分享

高校人气教师暑期提升必看——TED演讲策略

 NA小米926 2018-08-07


TED是一个致力于思想传播的非营利性组织,以简短、有力的演讲而广为人知。其字母TED分别指技术(Technology)、娱乐(Entertainment)和设计(Design),代表其最初的演讲领域。不过,该组织自1984年建立以来,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其主题已经涵盖了几乎所有领域。


从其观点与思想传递的有效性来讲,TED演讲被认为是较为成功的典范。而这种有效传递观点与思想的方式对于课堂讲授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原因在于,这两者存在较多契合点,表现为:


其一,就其活动属性而言,两者本质上是同一种活动,都是为了向他人传递知识经验和思想观点。由于活动场合的不同,分别是基于稳定师生关系的讲授法和基于即时受众的演讲法。


其二,就其活动形式而言,两者均以口头讲解为主,都是口耳相传的活动。


其三,就其活动规范而言,两者都是比较正式的传递方式,都追求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传递更多的内容,其有效性的做法具有共通之处。



1.研究对象。TED演讲可按照主题划分为科技、娱乐、设计、全球问题、科学、商业等6大类别。本研究从这些类别中各选取10个浏览次数最多的视频,剔除3个非演讲视频后,将剩下的57个视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编码和分析。


2.研究方法。本研究以视频分析为主要方法,以TED总裁克里斯安德森在其著作《TED TALKS:演讲的力量》中所提炼出的四个原则作为基本维度,即“调动观众聆听的兴趣”“使自己的思想被观众所理解”“使所讲内容对观众有意义”以及“具有明确的主题与主线”。前两者侧重于演讲的具体内容与展现形式,后两者侧重于演讲的主题、主线以及整体设计,其基本内涵如表1。

本研究的流程是:分析克里斯·安德森的著作《TED TALKS:演讲的力量》中所提到的演讲原则→制定视频观察框架→选取样本视频→制作视频观察量表→进行视频观察→统计视频中所运用的策略及频次→做出分析和结论。



TED演讲策略的整体特征


在所分析的样本视频中,所涉及的演讲策略共24条。将其与上述分析框架对比可发现:第一,这些策略均可归入这四个维度之中,即TED演讲策略在各个维度上均有一定的分布。第二,在每个维度所包含的策略中,都有一个或多个策略被半数以上的演讲者所采用(见表2)。



在每个维度所包含的策略数量方面

使自己的思想被观众所理解”这一维度所包含的策略最多

“使所讲内容对观众有意义”和“具有明确的主题与主线”则较少


TED演讲策略在各维度的特征



“调动观众聆听的兴趣”策略特征

第一,注重综合运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等来调动观念的兴趣

第二,设法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第三,巧妙运用导入激发观众的兴趣

这一维度的众多策略都旨在建立观众与演讲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只有与受众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有效地阐述思想、展开课程内容。具体策略包括使用恰当的幽默、分享个人故事、与受众互动、激发受众兴趣等。此类策略的成功使用将打破演讲者与受众之间的壁垒,建立起情感纽带,为后续的讲授铺平道路。

“尽量使自己的思想被观众所理解”策略特征



第一,注重运用信息技术等直观手段。策略主要包括运用直观的视、听觉材料和真人、实物演示等。在前一种策略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提升了演讲的直观效果,有利于听众理解。在后一种策略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以技术展示为核心,展示创新产品或技术的创新性运用。


第二,借助多种实例阐释其观点。主要包括正例、反例和类比等方式,运用观众所熟悉的实例来帮助其理解。同时,借助相关的故事等,以生动直观的案例来使抽象的观念具体化。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是“通过所举正例说明核心观点是什么(采用率为70.18%)”,在所有24条策略中频率排名第四。



第三,注重以问题引导观众理解。表现为:一是通过提问来唤醒观众已有的经验,建立新旧观念间的联系,以促进理解(采用率为33.33%)。二是以问题为核心,引导观众逐步探索问题的答案,与之一起建构相应的理解(采用率为49.12%)。部分演讲者甚至会用全部的演讲时间讲述某个问题的发现、探索与解决过程。


第四,将观点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上。有38.60%的演讲者采用了数据图表等形式呈现某项研究或调查的数据,并对数据加以解读,以增强其观点的说服力,并降低观众理解的难度。


第五,善于运用逻辑推理。演讲过程中会注重以问题的探索过程为线索有逻辑地将材料进行组织。无论是演讲还是课堂讲授,让受众充分理解讲述的内容都是核心目标。因此这是TED演讲策略最为丰富的维度。


除综合使用不同的说明方法进行阐述之外,TED演讲者还注重使用不同的信息传递手段。如使用信息技术辅助、使用直观的实物演示或将肢体语言与口头语言紧密结合。多种信息传递渠道的综合使用为受众提供了理解内容的多种角度,有利于演讲目标的最终达成。


“使所讲内容对听众有意义”策略特征

 第一,注重运用个人鲜活的经验。


第二,注意演讲内容的新颖性。


第三,注重演讲内容的启迪性。


“具有明确的主题与主线” 策略特征


TED演讲策略对有效讲授的启示



1.教师需要在特定原则的指导下创造和运用讲授策略


前文数据已经表明,样本视频中的TED演讲者所使用的策略几乎可全部归入四大演讲原则之中,且每个原则之下的策略都得到了演讲者的高频使用。


这可能一方面反映了演讲策略的创造有其规律可循,另一方面也表明有意识地以这些规律来指导演讲具有重要意义。


实际上,自2001年克里斯·安德森接任TED以来,他也正是依据这四个原则来对大多数的TED演讲者进行培训的,而这些演讲的成功也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遵循正确原则的重要性。



 2.教师应注重建立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纽带


无论是演讲,还是讲授,目的都是要向他人传递一定的知识或思想。而有效的传递,必须以建立起与接受者的之间的信息通道为前提。TED演讲者十分注重建立与听众之间的情感纽带。哪怕时间非常短暂,他们也会不遗余力地运用相关的策略来做到这一点。


比如,通过走到台下去接近与听众的距离,通过适当地暴露个人的情况获得听众的信任等。教学上来看,建立情感纽带在“亲其师,则信其道”的古老规训即已体现。



3.教师应灵活运用鲜活的个人经验


演讲者通常是在讲述自己的感悟、发现和发明等,即使这些内容是基于前人的知识而产生,也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进行的独特领悟,是融入了其生命的个人知识,是有血有肉的知识。只有这种令其生命有所感动的知识,才会使听众有一种代入感,从而触动其心弦。这种触动,来自于人们对于生命改变的一种渴求,是一种需要用生命体验唤醒的渴求。


然而,在课堂讲授中,很多教师只是在转述他人的知识。学生难以从深层理解这些知识的意义,也难以领悟这些知识如何转化为其内在的个人知识。高校课堂讲授的变革必须扭转这种情况。


4.教师应重视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


演讲与讲授都是要向他人传递自己所知道的知识。


TED演讲者似乎都深谙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规律,即“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因此,他们在演讲中往往并不急于传递自己所知道的内容,而是运用诸多策略去唤醒听众所知道的内容。其方法要么是通过举例、类比的方式唤醒听众熟悉的生活常识,要么是逐渐深入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像苏格拉底所用的“产婆术”一样,带着听众回顾自己已经知道的相关知识,从而最终从熟悉的码头摆渡过去,直至演讲者所要呈现的观点,最终完成自己所需要的传递。




5.教师应不断优化传递信息的手段


与课堂讲授比较类似,TED演讲者用以传递信息的常见手段主要有三种:一是口头语言;二是肢体语言;三是媒体素材。


也许是因为TED的每场演讲通常都限定在15分钟左右,所以演讲者会想方设法将这些手段运用到极致,以便更有效地传递信息。


比如,在口头语言方面,他们会充分运用幽默、自嘲、例子、比喻等多种方式来增强其效果;在肢体语言方面,他们会关注每个细节,使每个动作都能传递其态度和倾向,增强其感染力;在媒体素材方面,细察这些视频可发现,演讲者特别擅长于借助信息技术直观地呈现照片、数据、图表、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素材,以增强其视觉冲击力。


从TED演讲来看,要提高其讲授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尽量压缩其讲授的时间,优化各种讲授的手段,提高其讲授的效率。



(原文刊登于

(原文刊登于《江苏高教》2018年第7期第55-59页。本文作者:毛齐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中小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