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始皇的亲爹到底是谁?终于明白了

 零壹贰012 2018-08-07

作者:问路茶馆

秦始皇到底是谁的种?是秦庄襄王的儿子还是吕不韦的儿子?

秦始皇的亲爹到底是谁?终于明白了

千古一帝的亲爹到底是谁?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说是秦庄襄王的大有人在,说吕不韦的也是言之凿凿,理论依据一套一套。

长篇累牍的历史论文咱们就不去唧唧歪歪复述了,我们就以离事发时间最近,记载最可靠的历史文献——《史记》入手,在最简单的几个方面来梳理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在叙述秦国历史的《史记——秦世家》里,一口咬定:“五月丙午,庄襄王卒,子政立,是为秦始皇帝。”(秦庄襄王五月丙午那天,庄襄王挂了,儿子嬴政做了秦国的君王,就是秦始皇帝。)

在《秦始皇本纪》开头,也交代了秦始皇老爹是谁: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秦朝的始皇帝啊,是秦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在赵国做人质的时候,认识了吕不韦的一个小老婆,很喜欢她,于是就娶了她,生出一个儿子,就是秦始皇。这小子生于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的时候,出生地在邯郸,出生的时候取名字“政”,因为当时在做人质,处境很微妙,所以没有跟老爹的姓,姓赵,叫赵政。)

嗯,这不是司马迁一锤定音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吗?时间地点人物事情都相当清晰明确,人家老爹是秦庄襄王!

嘿嘿,对不起,这个就是老狐狸司马迁大大狡猾的地方了。人家这句话是有相当重要的信息包含在里面,司马迁也承认:秦始皇的亲妈,曾经是吕不韦的小老婆!

先秦时候的婚姻制度,完全不同于宋元明清以后死板的夫妻制度。女人地位低,两个男人关系很好,相互可以赠送财物,甚至可以赠送大小老婆。所以当年做人质的秦庄襄王,喜欢上好朋友吕不韦的小老婆,于是好朋友为了加深两人的友谊,送自己的小老婆给秦庄襄王。这个事,在当时看起来很正常,并没有后世这么想象地出格。

问题就在这里了。吕不韦送小老婆(秦始皇他妈)的时候,有没有怀孕呢?

《史记》的《秦始皇本纪》和《秦世家》都没有写,只有在《吕不韦列传》里,有以下记录:“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吕不韦曾经娶过邯郸城一个善于跳舞的绝色女子做小老婆,而且知道她已经有了身孕。有一天吕不韦跟做人质的庄襄王一起喝下午茶,不小心被庄襄王看到了这个美貌的小老婆,于是庄襄王喜欢上了这个女的,想跟吕不韦要过来。吕不韦一开始很不高兴,后来念及自己在庄襄王身上下了大本钱,现在也不在乎一个小老婆,于是就送这个小老婆给庄襄王。这个女的嫁给庄襄王的时候没有告诉庄襄王自己已经怀孕了,到“大期”时候,生了嬴政,于是庄襄王立这个女的做正牌夫人。)

真相到底是那个?司马迁本人,就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史记》里,《秦世家》和》《秦始皇本纪》的地位,好比是行政当局给的历史教科书,很“严肃”,很“严谨”,必须体现“正能量”,要求读者做到“不传谣,不信谣”,所以是不能出现嬴政身世问题。

而《吕不韦列传》,地位相当于野史,可以记录各种相对有依据的流言轶事,作为对正史的合理补充,供后人参考,以揭示历史真相。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司马迁本人,倾向于嬴政是吕不韦儿子的说法,所以在《吕不韦列传》里,特地把听来的故事详细记载了,作为对正史的必要备注。

这个就是吕不韦偷天换日买一送一的故事,也就是吕不韦是嬴政亲爹故事的来源。

故事情节生动,条理清晰,感觉当年司马迁就是吕不韦和庄襄王的一个亲密朋友,完全亲身经历这个事情一样。而且这里出现一个词语“大期”,非常重要。后人解释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十二个月,也就是嬴政晚产了整整两个月。于是很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庄襄王没有疑心小老婆肚子里,不是自己的种。

就是因为这里记载太详尽,所以这个故事更像传言。试想,这么机密的事情,顶多只有两个半人知道:策划者吕不韦、实施者吕不韦小老婆,另一个当事人庄襄王是个糊涂虫,儿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都未必清楚,所以只能算半个。就算当时其他人,比如给秦始皇接生的接生婆,顶多知道某年某月某日,秦国人质那里生了个男孩,不可能知道这个男孩在他妈肚子里呆了八个月还是十个月甚至十二个月。

司马迁是西汉时候的人,是一百多年后的人,这么可能把这个事情知道得如此清楚?唯一的可能性,是他听到过流传出来的流言,并且记载下来。

说了半天,吕不韦是秦始皇他爹的说法,很可能只是司马迁道听途说的一个留言?

对!本掌柜认为,《吕不韦列传》里的说法,按照现在公安破案的证据来看,只有人证,而且这个人证是类似街头大妈们跳广场舞时候流传出去的流言,谎话编得特别好,特别完美。就是这么机密的事情被广场舞大妈们知道得如此详尽,故事如此完美真实,所以反而未必可信!

小二:掌柜的,那么按照你说的,嬴政不是吕不韦的儿子,是秦朝嫡系的血统类?

秦始皇的亲爹到底是谁?终于明白了

不对!剧情还得反转。历史是被后人修饰过的,尤其是秦始皇这样的独裁者,肯定会把对他不利的历史说成“历史虚构”,采取各种高压政策进行抹杀。所以我们要学会拨开历史的迷雾,从各种故意的历史误导中寻找真相。

从我们能见到的资料来看,当事人的反应,可以找到这个问题的蛛丝马迹。尤其是《史记——吕不韦列传》里有一句话,更是点到历史真相的关键

话说嫪毐造反失败,吕不韦受牵连,被免去相国职务,发配到河南封地去闭门思过。秦始皇怕吕不韦在河南串通其他国家来反对自己,特地写了一封诏书给吕不韦。

诏书的原意,是让吕不韦不要老了失节,跑去其他国家再就业,想把吕不韦发配到大后方四川去充军。诏书是这么写的: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秦国封你河南十万户的封邑!你跟秦国有什么亲戚的血缘关系,让我叫你“仲父”!你和你一家老小给我乖乖滴滚到四川充军去!)

这段话不长,但是含义深刻,写的人和看的人都看懂了诏书后面的意思。

说实话,吕不韦给秦国做相国半辈子,为秦国开疆拓土,建立对关东六国的战略优势,功劳不小,秦国封赏河南十万户封邑,也不算太过分。何况对于一个年迈的老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这么卸磨杀驴上屋抽梯地斥责,秦始皇过分了,这一点吕不韦心里不好受,外面溜达一圈散散心回来,也不跟臭小子计较了。

真正让吕不韦心惊胆战的,是后面那两句: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

吕不韦执政的时候,为了向秦国标明自己的权威,让年幼的秦始皇叫自己“仲父”。

有人说“仲父”是指干爹。其实不是,根据《释名·释亲属》的解释:“父之弟曰仲父……仲父之弟曰叔父。”所以“仲父”,是父亲的大弟弟,大叔父的意思。嬴政能这么叫吕不韦,是为了拉拢感情,当然是王族外的吕不韦所得到的无上荣耀。

历史上另一个有名的“仲父”,是管仲,齐桓公为了表示对管仲的尊敬,特地叫出来的。

如果这个问题让齐桓公去责备管仲,人家管仲只会不屑一顾:姜小白同学,我跟你毛血缘关系都没有,“仲父”是你自愿叫我的,爱叫不叫!

可是责问吕不韦,可以说戳到他的致命点上去了。自己跟秦国什么(血缘)关系?!跟秦始皇嬴政什么关系?!让嬴政叫自己“仲——父”?这里面的故事,是做贼心虚的吕不韦一时半会可以解释清楚的吗?

这里面水太深了,手握秦国行政资源的嬴政到底知道了多少底细?当年自己的小老婆,后来的太后,到底告诉过嬴政多少秘密?吕不韦想到这个问题,心里非常发虚,如果听任嬴政把自己发配到四川,然后会有什么样的下场,自己是非常清楚的。

于是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酖而死。”(吕不韦感觉自己开始被威胁欺负了,怕被秦始皇杀头,于是喝毒酒自杀)

乖乖,要东窗事发了,老子英雄一世,临到头,不能搞得身败名裂,死无全尸。赶紧的,自我了断,一杯毒酒,万事大吉!

呵呵,小二,你说吕不韦到底是不是秦始皇嬴政的亲爹呢?

小二:嗯,嗯,听说秦始皇焚书坑儒,也是为了掩盖历史记载,有这么回事情吗?

掌柜:“呵呵,秦始皇不是秦朝正统血脉的说法,估计当时就有流传,不然司马迁也听不到这个传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不是出于掩盖自己出生的目的,我不回答,因为这个你懂的。而且要知道,凡是给天下洗脑,禁锢天下言论的,看起来可以把历史修改到美好和谐,可是实际上这叫做掩耳盗铃,欲盖弥彰,后人看历史,还是可以从蛛丝马迹中找到破绽,然后把他一层层虚伪的外皮拨下来,露出一个光溜溜的屁股。”

秦始皇的亲爹到底是谁?终于明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