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不韦自保之路,将嫪毐推给帝太后,3大奇招功败垂成

 春秋砚 2020-06-30

吕不韦可以说是古今中外最成功的商人,别人买卖货物、购地收租牟利,他却搞了政治投资。

吕不韦在邯郸见到了秦国太子的儿子子楚,立即认为"奇货可居",便和自己的父亲有了一段传于史册的对话:

"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战国策》

其中的得失吕不韦岂会不知,他只是还没下定决心。毕竟,将"子楚"推上国君之位的回报固然无数,但成功的可能性也是茫然。完全可能是竹篮打水。

历史证明,在商人的外表下,吕不韦还是经世的奇才。通过精妙的谋划,审慎而强有力的执行,公元前249年,庄襄王即位。他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洛阳十万户为食邑。

三年后,庄襄王病故,吕不韦又拥戴嬴政即位,被拜为相邦,尊称"仲父"。他也没有辜负两任国王的信任,对外继续开疆拓土,对内平定成峤、嫪毐叛乱,将权力平稳地转给嬴政。

位极人臣,物极必反。聪明如吕不韦在操劳国政之余,也开始为自己寻求退路

一、与太后的关系是颗"雷"

吕不韦做了仲父,进入后宫更方便了。他与太后的关系一直不清不楚。秦王嬴政登基时13岁,对男女之事即将开蒙,一旦过了20岁亲政,说不定就会因此疯狂报复。

这是会让君王恼羞成怒的事,吕不韦决定未雨绸缪,斩断这一情缘。但不到30岁的寡居太后,却不是他想断就可以甩的,吕不韦选择了健美的嫪毐,使手段令太后对其发生兴趣。

嫪毐将受宫刑,太后暗做安排,将其拔去胡须,伪装成宦官,进宫随侍太后。太后很快迷上了小鲜肉,吕不韦得以暂时摆脱了烦恼。

但赵太后对嫪毐的痴迷超出了吕不韦的想象。太后怀孕,为掩人耳目搬往雍城。在太后的授意下,嫪毐被封为长信侯,参与国政,大小事务都由嫪毐决定,太后给予全力支持。嫪毐的权力有了凌驾于吕不韦之势,一时间权势熏天,门客争相投靠。

秦王亲政后,有人举报了嫪毐:

"始皇九年,有告嫪毐实非宦者,常与太后私乱,生子二人,皆匿之。与太后谋曰'王即薨,以子为後'。"《史记·吕不韦列传》

嫪毐见事情败露,想先下手为强,发动叛乱。被秦王镇压后,嫪毐被五马分尸、灭三族,与太后的两个私生子被摔死,太后被逐出咸阳。

嫪毐之变,是吕不韦为自己避祸而引发的意外事件。毐曾是其门客,故此,他并不能推脱责任。可见,这一避祸计划并不完美。

二、《吕氏春秋》,国家未来的走向

战国末代,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招贤纳士、门客众多,广有声誉。这不仅是名声的大小,也关乎各国间人才的争夺

吕不韦认为自己不能输给战国四君子,因此也广招贤才,对门客礼遇有加,给予厚待。他主持数千门客编纂了《吕氏春秋》,以黄老思想为核心,结合儒、墨、名、法等各家所长,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

《吕氏春秋》反应了吕不韦的治国理念。他编纂此书,除了自己留名于世,还有一大诉求:希望能为秦国的发展指明方向。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一直贯彻法家的路线。嬴政偏好法家,并以此治国。但国家即将迎来统一,一个新的时刻,和平的大一统时代,需要有新的治国理念、指导思想。吕不韦希望这本书给即将亲政的秦王以执政的借鉴。

可惜,秦始皇一直没有改变,否则也许就不会二世而亡。《吕氏春秋》的思想在后继的汉初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以致出现了中国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吕不韦没能使秦王认同他的治国之道。道不同不相与谋,大政方针的迥异,使得秦王放弃了吕不韦。

三、暧昧的秦王嬴政血统

吕不韦的一生始终绕不开赵太后。后世刘邦入关,萧何第一时间就接管了秦档案,因而司马迁应该看过秦国的史料,但史料一定不会记载"嬴政是吕不韦私生子"的传言。

司马迁在《史记》中的相关记述应该来自民间的传言,不过他并未给出确证,而是给出了不同的说法:

1、嬴政是吕不韦与赵姬之后

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子异字)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史记·吕不韦列传》

上面的陈述内含漏洞:吕不韦与赵姬都知道其怀孕,时间当在两个月以上,而赵姬又足月顺产,岂非自相矛盾。

2、嬴政是子楚与赵国富家女之后

我们再来看看司马迁的另一段记载:

"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史记·吕不韦列传》

这句话表明:子楚娶的是赵国富豪之女,不是舞姬,她与其子赵政(后来的嬴政)在邯郸之战时,险些被杀,凭借着母家的保护才存活下来。而秦在灭赵之后,秦王嬴政还报复了当时的仇家。

"十九年,……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阬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从太史公的论述看,秦始皇的母亲是豪家女的可能性更大。子楚为了自己的未来,也不会以吕不韦的舞妾为妻,因其低下的身份不仅无助于自己的雄心,反而可能成为政敌的把柄。

"嬴政是吕不韦私生子"广为传播,有可能是吕不韦后期故意怂恿、散播的谣言,其目的:①、表明自己不是敌人。②、淡化其与太后的不当关系。③、让秦王有所顾忌。

结语:

吕不韦是历史上的奇人,庄襄王即位,将几乎的不可能变成现实。作为智者,他将权力平稳地移交给秦王嬴政,并预先为自己安度晚年铺好道路。

他早早地与赵太后脱钩,又为秦国统一天下后的长治久安指出了方向。在前两个行动未能取得效果后,甚至不惜散布嬴政出身的谎言,用以自保

秦王嬴政因为吕不韦功劳太大,不忍进一步处罚,让其回到食邑,安度余生。事情至此应该就结束了,但吕不韦犯了一个错误。

可能是在高位上习惯了,不适应清冷的生活,他没有闭门谢客

"岁余,诸侯宾客相望于道,请议信侯。王恐其为变,乃赐不韦书日: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炉。君何于秦,号称仲父。与家属徙处蜀。"《史记·吕不韦列传》

公元前235年,吕不韦饮鸩自尽。至此,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