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担心取栓后出血?看到这个征象就危险了!

 老赵0717 2018-08-07

研究背景

再灌注出血是机械取栓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患者预后极差。目前已知的与再灌注出血相关的因素包括DWI影像显示的较大梗死体积、CTP影像显示的较长血流达峰时间(Tmax)以及较低的脑血容量。然而这些危险因素均需通过额外的磁共振或CTP检查才能评估,临床实践中难以广泛应用。来自斯坦福大学神经影像与介入学科的研究团队发现了取栓术后DSA影像显现的早期脑静脉征(ECV)与再灌注出血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2018年7月的STROKE杂志。


早期脑静脉征(ECV)定义为机械取栓术后经颈内动脉DSA造影上动脉晚期之前出现的脑静脉造影剂充盈。


图示:一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取栓再通后在动脉晚期即可观察到静脉显影(C图左侧),并且持续充盈至脑实质期(C图右侧)。术后患者发生再灌注出血(D图)。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取栓后发生脑实质型出血并发症的病人更容易出现ECV征象(83.3%vs17.2%, P<0.001);通过roc曲线分析,单独依据ecv征象预测症状性脑实质型出血的灵敏度为0.83 (95%="" ci,0.5–1.0),特异度亦为0.83="" (95%="" ci,="" 0.72–0.91);此外,如果有两个独立评估者均认为出现了ecv征象时,预测症状性脑实质型出血的特异度高达0.93(95%="">


总结

术后DSA显现的ECV征象是取栓术后症状性脑实质出血有效的预测因素。ECV的出现或许提示我们应加强术后血压的控制及延迟抗栓药物的应用。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张颖影组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广编译,上海长海医院张永巍教授审校,《神经介入资讯》主编、上海长海医院脑卒中中心兼神经介入中心主任刘建民教授终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