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教授副业开服装店,做色彩搭配一年收益百万余元

 了明y 2018-08-09

元鸿有正式职业,在大学里教国际贸易,开店是副业。一开始,元鸿在经营项目上并不确定,碰巧有好朋友经常带团到尼泊尔旅游,可以帮她捎东西,于是,就把尼泊尔和印度服装作为自己的主打,但因为这个小区的女孩子比较时尚,慢慢又增加了一些中式服装,或者把现代服装加上自己的手工,还有书和碟片,后来又增加了一些画和装饰品。

元鸿给小店取名“蝶庄”,缘自“庄子梦蝶”。元鸿和男朋友投资了10万元,装修花了2万5,剩下的钱都用来进货。此前,元鸿从没有开过店,她做的最坏打算是“只要不赔,给自己留个静静看书的地方”。去年,小店开张了,她们没做什么宣传,有的人会往住户门里塞传单,但元鸿反感这种方式,“很多人是半年后才知道我们的,还以为这是家美容店呢。”尽管没怎么声张,但开业一周就势头不错,10天的流水突破6000元,平均每天600元。

元鸿算过一笔账,像她这个店,流水在250到300元之间达到盈亏平衡,多了就是赚了,今年3月份曾经达到一个高峰,日流水将近800到1000元,平均下来,每天流水大概在300到400元,淡季为200元。对于收支,元鸿有自己的“二八”原则,比如说,如果挣了100元钱,她会把不超过80元滚动进去,留下20元,这80元再滚出100元来,再留出20元,其余的再滚进去,这样,一部分滚成货,另一部分变成少量的积蓄,以备需要,比如到秋天要进一些皮草,投资比较大,就需要动用积蓄。

一开始,店里全都是尼泊尔服装和中式服装,卖得不好,元鸿意识到,如果没有现代服装,将很难吸引年轻人,去年,她们自己设计、手工缝制了几件外套,可以两面穿,里面是用油画绘制的,价格虽然不便宜但卖得很好。现在,店里的货,除了尼泊尔和印度那边最新季的东西,还有她们原创的,也有一些再创造的,不管是什么,都是越有个性的越好卖。

虽然现在小区里又开了4、5家服装店,但风格和蝶庄完全不同,都是买成批量的东西,元鸿说自己肯定不会走大批量的路子,会坚持自己的个性,“如果走批量的话,我们竞争不过商场,每回商场搞活动,对我们都有冲击,因为小区里面的人,消费是一定的。”所以,逢节庆的时候,她们也会搞一些适度促销,但不会像商场那样大甩卖。闲暇时,元鸿爱到周围的大商场去转转,一方面是进一些商场没有的东西,另一方面就是关心价格,“如果是和商场一模一样的东西,我的价格一定要比商场低,千万不能你也有我也有而我的比别人价格高,像尼泊尔、印度等别人没有的服装,在定价上我们会稍高一点。”元鸿已经注册了“蝶庄”的商标,未来想把“蝶庄”做成一个私家衣橱,从上衣到裤子再到鞋、包以及首饰的搭配等,下一步还会进口一套软件,在电脑上给顾客做一些形象设计,做色彩搭配工作室。如今她的蝶庄办的有声有色,一年收益在120万元左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