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说6AT变速箱比双离合的好,为什么大多中高端的车用的是双离合而紧凑级是6AT?

 昵称18154423 2018-08-09

这个问题问得有失偏颇,实际上目前世界上的中高端车除了大众以外,基本上都不用双离合!或者说,世界上除了大众(奥迪、保时捷)以外的中高端车都用AT变速箱!

下面列举一下市场主流中大型车所采用的变速箱

  • 德系:奔驰E级:9AT,宝马5系:8AT,奥迪A6:DSG双离合
  • 美系:凯迪拉克CT6:8AT,别克君越(2.0T):9AT
  • 日系:这个不说了,日系很少用双离合,日系的中高端产品大都用AT,低端用CVT。

由上面可以看出,目前只有大众、奥迪这些车型主推双离合,之所以大众这么强力的推双离合实际上是与大众的战略布局有关。

目前,世界上自动变速箱液力变矩器等专利技术掌握在日本爱信和德国zf等少数厂商手中,大众为了完善其产品线,不再受制于人,同时也为了降低成本,为了规避专利壁垒,从2000年以后开始推出DSG(双离合变速箱),实际上双离合早在二战期间就被发明,并不是大众首创,只是当时由于控制逻辑以及材料技术等方面限制没有大面积推开,到现在早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大众在历经了多次的召回、改进,再召回、改进,在中国广大的汽车用户帮助测试下,双离合变速箱终于变得稳定了。

最开始,大众的双离合变速箱只应用在大众车系,奥迪车系一直是使用AT或者CVT的,为了挽救、提升DSG的形象,加上DSG的稳定性也真的有所提升,于是大众早期开始在其奥迪的一些产品线上小批量的测试,后来大批量配置。

双离合固有的顿挫感只能降低,不可能完全消失!

双离合变速箱通过两组嵌套的离合器片互相切换动力,一个离合器片负责奇数档,另一个负责偶数档,在升档时利用提前挂入档位的办法,避免传统AT的换挡间隙动力中断,从这个角度来说双离合省油,但是在低速低档位时,由于档位间减速比差比较大,必须要使用两组离合器半联动状态才能防止换挡顿挫(这和手动挡1档2档换挡顿挫是一个道理),解决办法只有延长半联动状态,而半联动状态是靠摩擦片摩擦获得的,而延长半联动状态就意味着摩擦产生大量的热,这就给双离合变速箱的散热带来了压力!于是早期各种因为散热问题导致大量双离合变速箱故障。

由于双离合在升档时提前挂入,比如,当前K1离合器挂入1档时,K2实际上已经就位,到达响应速度时只需要切换到K2即可,这加快了升档速度,但是双离合在需要降档时就要慢多了,比如,当前是2档行驶,此时K1离合器挂入3档就位,但是当大脚油门加速的时候,按照变速箱的逻辑需要降档,于是就需要先分离3档,再挂入1档,这就需要一定时间,但此时发动机转速已经在人为控制下升高了,就会导致发动机在高转数时由2档切换到1档,这就产生了顿挫,目前这种顿挫还没有更好的逻辑可以解决。

而目前主流中高级车还是以AT变速箱为主,大量的主流中高级车普遍配置的是8AT、9AT,AT变速箱由于有液力变矩器的存在,可以缓冲换挡顿挫,因此,在平顺性方面要比双离合强很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