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络养生】足太阳膀胱经的功效及主治病症(视频配图)

 了无一客 2018-08-09



足太阳膀胱经

经络走向


膀胱:是人体废水“排放师”,膀胱好,排得才畅快。

膀胱和膀胱经的作用

      膀胱是水液会聚之处,经肾的气化作用、人体代谢的废物可以通过出汗和小便的形式排出。
膀胱经的警告信号
经络症:怕风怕冷,流鼻涕,打喷嚏,沿经脉循行所过的项、背、腰、小腿部疼痛及运动障碍。
脏腑症:小便不利,遗尿,尿浊、尿血。膀胱气绝则遗尿,目反直视。
亢进热症:尿频,前列腺炎,后背肌肉强直酸痛,脊椎骨酸痛,下肢痉挛疼痛,额头与后头痛。
衰弱寒症:尿液少、生殖器肿胀,后头与背部肌肉胀痛,四肢倦重无力、眩晕,腰背无力。

太阳膀胱经的养生保健

常按睛明穴眼睛明:(眼睛输送气血的第一要穴

        睛明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缓解治疗迎风流泪、目赤肿痛、眼睛疲劳、眼部疾病、近视、夜盲,色盲等作用,睛明穴位于眼部内侧,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位于人体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作用功效】降温除浊

1、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等。
2、缓解治疗迎风流泪、结膜炎、目赤肿痛、睑缘炎、眼睛疲劳、眼部疾病、近视、夜盲,色盲等。
3、舒缓急性腰痛等。
4、治疗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
5、明目、通络

眼部疾病早治疗--攒竹穴:(制止呃逆,立竿见影

       攒竹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清热明目、祛风通络的作用,攒竹穴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即是。

【作用功效】清热明目、祛风通络
【主治病症】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等;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近视、泪囊炎、面肌痉挛等。

眉冲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宁神通窍、止痛通络、通窍省神、祛风明目等作用。

        眉冲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攒竹穴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穴与曲差穴连线之间。

【主治病症】头痛、眩晕、目赤、鼻塞、癫痫、目视不明等。
【作用功效】利目窍、散风清热、镇痉宁神。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眩晕、三叉神经痛、鼻窦炎、结膜炎等。

按摩曲差穴位治疗头痛、鼻窦炎:

       曲差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缓解治疗头痛、眩晕、鼻塞、咳喘等作用,曲差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内1/3与中1/3交点。

【作用功效】通窍明目、清絷降浊

【主治病症】头痛、眩晕、鼻塞、咳喘等。

按摩通天穴治疗头晕、鼻塞:

        通天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清热祛风、通窍止痛等作用,通天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

【主治病症】头痛、眩晕、头重、鼻塞、鼻渊等。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头晕、鼻塞、鼻出血。

按摩玉枕穴解决脱发,治疗头痛、目痛:

       玉枕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有缓解治疗头痛,目眩,目痛,鼻塞,癫痫等作用;玉枕穴位于人体的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

【作用功效】清热明目、通经活络
【主治病症】缓解治疗头痛,目眩,目痛,鼻塞,癫痫等。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解决脱发,治疗头痛、目眩、视神经炎、青光眼。

颈项僵硬按天柱穴:(常按天柱,无落枕之忧

       天柱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有缓解治疗后头痛、肩背痛,行气止痛等作用。

       天柱穴位于后颈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

【主治病症】清头明目,强筋骨。

1、治疗颈椎酸痛、睡扭了脖子(落枕)、五十肩、肩背病等
2、治疗头痛、项强、鼻塞、癫狂痫、目眩、热病等
3、治疗高血压、提高性欲、提神醒脑、缓解眼睛疲劳等。

【日常保健】按摩“天柱穴”可以防中暑。将大拇指贴住天柱穴(在颈肌外侧缘入发际处),把小指和食指贴在眼尾附近,然后头部慢慢歪斜,利用头部的重量,压迫拇指,来按摩天柱穴。


 大杼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有清热散风,强筋壮骨,宣肺定喘的功效。

      大杼穴在背部当第一胸椎脊突下,旁开1.5寸。简便取穴法:先找到大椎穴(低头,颈背部交界处有一高突并能随颈部左右摆而转动者即是第七颈椎,其下为大椎穴),由大椎穴再向下推一椎骨(即陶道穴),旁开两横指处是大抒穴。

【主治病症】胸腹胀满,颈项强急,落枕,偏头痛,半身不遂,腰腿疼痛,脚气,及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

风门穴:治疗一切外风所致的疾病

风门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伤风咳嗽、头痛发热、胸背痛等作用。

 风门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在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旁开1.5寸(或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

【主治病症】治疗头痛发热、伤风咳嗽、胸背痛、项强等。

【临床应用】头项强痛、背痛。

按摩肺俞穴 止痰,治疗咳嗽气喘:(养肺散热之要穴、常灸肺俞穴祛散风寒

        肺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止痰,治疗咳嗽气喘、吐血、支气管炎、皮肤瘙痒等作用,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二指宽)处。

【作用功效】

1、止痰,缓解治疗咳嗽气喘、吐血、盗汗等。
2、缓解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炎等。
3、缓解治疗皮肤瘙痒等。

按摩厥阴俞穴 克服懦弱性格,治疗咳嗽、失眠:

        厥阴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咳嗽、呕吐、心率不齐、失眠等作用,厥阴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作用功效】

(1)缓解治疗咳嗽、呕吐、胸闷等
(2)缓解治疗心跳过速、心率不齐、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等
(3)克服懦弱性格,缓解治疗失眠、肋间神经痛等
【临床应用】现代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外膜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胃炎,齿神经痛等。

心俞穴:关爱心脏的健康

心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有宽胸理气、通络安神等作用。

心俞穴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病症】

1)缓解治疗心痛、心悸、失眠、健忘、心烦、癫痫、癫狂、等
2)缓解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心绞痛等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肋间神经痛、精神分裂症、癔病等。

膈俞穴:活血行血,补血养血

膈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养血和营、理气宽胸、活血通脉等作用。

膈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背过手,可以摸到在肩胛骨和脊椎骨之间凹陷,这个地方就是了,而且左右各有一个)。

【主治病症】

(1)缓解治疗鼻出血、牙龈出血、吐血、咳血等各种血症。
(2)缓解治疗呕吐、呃逆、噎膈、胸满、胁痛、胃痛、癫狂、贫血、脊背痛等。

【临床应用】现今常用于治疗神经性呕吐,胃炎,胃溃疡,肝炎,肠炎,肠出血,心动过速,心脏肥大,心内外膜炎,食道癌,胃癌,食道狭窄,淋巴结结核,胸膜炎,哮喘,支气管炎,贫血,慢性出血性疾患,膈肌痉挛,荨麻疹,小儿营养不良。

胰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上,定位在足太阳膀胱经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膈俞穴与肝俞穴之间。

【主治病症】胃脘痛,呃逆,口苦咽干,大便不调,多饮多尿,消食,盗汗遗精,肢体无力,肌肉酸楚。

按摩肝俞穴位治疗胃肠病、老人斑、失眠:(改善心情,保护肝脏

       肝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胃肠病、脊背痛、皮肤粗糙、老人斑、失眠等作用。肝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脊椎旁,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或第九胸椎凸骨下,左右旁开1.5寸)。

【作用功效】肝俞穴,疏肝理气、降火退热、益肝明目、行气止痛等
1、缓解治疗胃肠病、胸痛腹痛、脊背痛等。
2、缓解治疗皮肤粗糙、黄疸、老人斑等。
3、缓解治疗肝病、失眠、吐血、目眩等。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结膜炎、夜盲症、近视等。

胆俞穴:保护胆囊,祛除口苦

胆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胆囊炎、肝炎、风湿性关节炎、口苦、呕吐、失眠等作用。

胆俞穴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病症】

1、缓解治疗胆囊炎、肝炎等
2、缓解治疗坐骨神经痛、肋痛、风湿性关节炎等
3、缓解治疗黄疸、口苦、呕吐、失眠等
【临床应用】现代又多用以治疗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胃炎、食道狭窄、胸膜炎、淋巴结结核、肋间神经痛等。

脾俞穴:脾脏散热除湿之要穴

        脾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脘腹胀痛、胃出血、消化不良、贫血、月经不调、肾炎等作用。

脾俞穴位于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病症】

1)缓解治疗消化性溃疡、脘腹胀痛、 胃下垂、胃炎、胃出血、消化不良、泄泻、痢疾、肝炎等。
2)缓解治疗胸胁支满、呕吐噎膈、便血、带下、糖尿病、贫血、月经不调、肾炎等。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胃溃疡、胃炎、胃痉挛、神经性呕吐、肠炎等。

按摩胃俞穴位治疗消化不良、呕吐、失眠:(理胃之最佳穴位

胃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胃炎、糖尿病、失眠等作用,胃俞穴位于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功效】和胃健脾,理中降逆。

【主治病症】消化不良、胃脘痛、呕吐、翻胃、腹胀、腹泻、痢疾、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肠炎、糖尿病、失眠等。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胃炎、糖尿病、失眠等。

调理三焦俞 利水强腰:

三焦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有缓解治疗腹胀、肠鸣、小便不利、水肿等作用,三焦俞穴位于腰部,在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即:当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

【作用功效】调三焦、利水强腰

(1)缓解治疗腹胀、肠鸣、小便不利、水肿等。
(2)发烧、腰痛、精力减退、青春痘、赘疣、糖尿病、呕吐、遗尿等。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记忆力减退、发烧、失眠、肾炎、腹胀、青春痘、糖尿病、遗精。

肾俞穴滋阴壮阳、治疗腰背痛之要穴

肾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补肾助阳、调节生殖功能,缓解腰痛、肾脏病、高血压等作用。

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首先人要直立或者是正坐,然后吸气,我们先摸到我们的肋骨的下缘,在侧腰部,沿着肋骨的下缘画一条水平线,交叉在我们的腰两旁的肌肉上,这就是肾俞穴。)

【主治病症】

缓解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
2、缓解治疗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等。
3、补肾助阳、调节生殖功能。

【临床应用】按揉肾俞穴对治疗腰膝酸软也有一定的效果。肾俞穴有调补肾气的作用,

1、增强肾功能,双手拇指点按肾俞穴50次,以感觉胀痛为宜。

2、突发心绞痛时,只要用右手拇指按揉疼痛侧肾俞穴,便可迅速止痛。 

气海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腰痛、下肢瘫痪、月经不调、痛经等作用。

        气海俞穴位于人体腰部,当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病症】腰痛、下肢瘫痪、 肠鸣腹胀、月经不调、痛经、痔漏下血等。

大肠俞穴:保持肠道卫生的“清道夫”

大肠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腹痛、腹胀、便秘、肠鸣、坐骨神经痛等作用。

大肠俞穴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病症】
1)运动系统疾病:腰痛,骶髂关节炎,骶棘肌痉挛;
2)消化系统疾病:肠炎,肠鸣、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肠梗阻,泄泻;
3)外科系统疾病:阑尾炎,肠出血;
4)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腰脊痛、坐骨神经痛;
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肾炎,淋病。

【临床应用】现今常用于治疗腰痛,骶髂关节炎,骶棘肌痉挛,肠炎,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阑尾炎,肠出血,坐骨神经痛,遗尿,肾炎,淋病。


关元俞穴有治疗腰痛、腹胀、痢疾、膀胱炎、遗尿、消渴等。

关元俞穴位于腰部,当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病症】腰痛、腹胀、痢疾、遗尿、膀胱炎、小便频数或不利、消渴、泄泻等。

小肠俞穴有治疗小腹胀痛、遗精、遗尿、疝气、盆腔炎等。

小肠俞穴位于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一骶后孔。


按摩膀胱俞穴位治疗便秘、腹泻、肠炎:(调理小便的保健穴

       膀胱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腹泻、遗尿、小便不利、便秘、腰脊强痛等作用,膀胱俞穴位于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后孔。

【主治病症】主治夜尿症、膀胱肾脏疾病等。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腹泻、遗尿、小便不利、便秘、肠炎、坐骨神经痛、腰脊强痛等。

白环俞穴 益肾固精、调理经带:

       白环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有益肾固精、调理经带,治疗腰部疼痛、疝气、遗精、白带、月经不调等作用,白环俞位于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4骶后孔。

【作用功效】调理经带、益肾固精。

【主治病症】遗精,疝气,白带,血崩,月经不调,大小便不利;腰髋痛、腰骶痛、坐骨神经痛,子宫内膜炎,肛门诸肌痉挛,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瘫痪,尿潴留等。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子宫内膜炎、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瘫痪等。


上髎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腰痛、大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遗精、阳痿等作用。

        上髎穴位于骶部,当髂后上棘与中线之间,适对第1骶后孔处。

【主治病症】大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遗精、阳痿、阴挺、带下、腰骶疼痛、下肢痿痹等。

按摩次髎穴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驱走妇科疾病,认真呵护女性

       次髎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腰痛、月经不调、痛经、遗精、下肢痿痹等作用,次髎穴位于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

【作用功效】补益下焦,强腰利湿。

【主治病症】腰痛、疝气、月经不调、痛经、遗精、小便不利、下肢痿痹,及坐骨神经痛,盆腔炎。并可用于催产,引产等。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腰骶神经痛、腰骶关节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性功能障碍、泌尿系感染等病证。


中髎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腰痛、便秘、月经不调、小便不利等作用。

        中髎穴位于骶部,当次髎下内方,适对第3骶后孔处。

【主治病症】腰痛(腰骶痛)、便秘、泄泻、月经不调、带下、小便不利等。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泌尿感染等病证。

下髎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腰痛、腹痛、便秘、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作用。

        下髎穴位于骶部,当中髎下内方,适对第4骶后孔处。

【主治病症】腰痛、腹痛、便秘、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疝痛,阴痒、小便不利、腰骶痛等;还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盆腔炎、下肢瘫痪等。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盆腔炎、泌尿系感染、性功能障碍等。

按摩会阳穴 治疗痔疮、阳痿、便血:

       会阳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痔疮、痢疾、便血、阳痿、阴部神经性皮炎等作用,会阳穴位于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

【功效作用】清热利湿、理气升阳。

【主治病症】泄泻、阳痿、痔疮、便血、痢疾、带下等;现在多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淋病、阴部神经性皮炎等。

臀部减肥按承扶穴:(利尿保健奇穴、强化阴道收缩力

       承扶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通便消痔、舒筋活络等作用,承扶穴位于臀部横纹线的中央下方。(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作用功效】通便消痔、舒筋活络
1)按摩承扶穴对大腿部的内侧到阴部的疼痛与僵硬、肌纤维损伤、持续长久的痔、排便或排尿困难等有效果;
2)提高性欲、缩阴、提臀、治疗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腰背疼痛、小便不利、胞宫寒冷、臀部下垂等。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根炎、下肢瘫痪、痔疮等。

按摩殷门穴治疗腰脊疼痛、坐骨神经痛:

        殷门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腰脊疼痛、坐骨神经痛、腰部扭挫伤、下肢麻痹等作用,殷门穴位于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

【功效作用】舒筋通络、强膝状腰。

【主治病症】腰脊疼痛、腰部扭挫伤、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等。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股部炎症等。

【日常保健】治疗腰背疼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敲打殷门穴效果显著,立竿见影。经过简单的辅导以后既可以自行操作,用小木槌等器物均可。患者站立,用小木槌轮换敲打殷门穴各300次,力度适中,很多患者当场要背疼痛明显改善,坚持敲打一个月左右,椎间盘突出症及慢性腰背疼基本治愈,症状消失。平时坚持敲打还可以积极预防腰突症的发生。

治疗便秘、急性胃肠炎按浮郄穴:

        浮郄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急性胃肠炎、便秘、麻木等作用,浮郄穴位于人体的腘横纹外侧端,委阳穴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作用功效】清热降温、舒筋通络。

【主治病症】急性胃肠炎、便秘、麻木、股腘部疼痛;髀枢不仁、霍乱转筋、下肢麻痹等。

【临床运用】现代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便秘,膀胱炎,尿潴留,髌骨软化症,腓肠肌痉挛等。

委阳穴:祛湿利水要穴

委阳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腰脊强痛、腹满、小便不利等作用。

委阳穴位于人体的腘横纹外侧端,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主治病症】腰脊强痛、腹满、水肿、小便不利、腿足挛痛、下肢挛痛、腓肠肌痉挛等。

委中穴:补肾壮阳、舒筋通络、缓解腰背痛

        委中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缓解治疗头痛、小便不利、腰背痛、遗尿、提高性欲、丰胸美乳等作用,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膝盖后面的直线中间叫做委中穴)

【主治病症】头痛、恶风寒、小便不利、腰背痛、遗尿等。提高性欲、丰胸美乳。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中暑、腰背痛、急性腰扭伤等。

按摩附分穴位治疗颈项强痛、肩背拘紧:

       附分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颈项强痛、肩背拘紧、肋间神经痛、感冒、肺炎等作用,附分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功效】舒筋活络,疏风散邪。

【主治病症】颈项强痛、肘臂麻木、肩背拘紧;颈椎病,颈部肌肉痉挛;肋间神经痛、感冒、肺炎等。

【临床运用】现代用于治疗颈椎病,颈部肌肉痉挛,肋间神经痛,副神经麻痹,肺炎,感冒。

按摩神堂穴位治疗脊骨疼痛、胸闷、咳嗽气喘:

       神堂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脊骨疼痛、胸闷、咳嗽气喘、胸腹胀满等作用,神堂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功效】外散心室之热、宽胸理气、宁心安神。

【主治病症】脊骨疼痛、胸闷、胸腹胀满、咳嗽、气喘等。

按摩膈关穴治疗胸闷、呕吐、脊背疼痛:

        膈关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胸闷、嗳气、呕吐、脊背强痛等作用,膈关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功效】宽胸理气,和胃降逆。

【主治病症】胸闷、嗳气、呕吐、呃逆、噎膈、脊背疼痛、及肋间神经痛等。

【临床运用】现代用于治疗肋间神经痛,膈肌痉挛,胃出血,肠炎。


魂门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呕吐、泄泻、背痛等作用。

         魂门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病症】胸胁胀痛、背痛、呕吐、泄泻、食不化等。

【临床运用】现代用于治疗:肝炎,胆囊炎,胃炎,胃痉挛,食道狭窄,消化不良,肋间神经痛,神经症,癔病,心内膜炎,胸膜炎,肌肉风湿病。

调理肠胃按摩阳纲穴:

        阳纲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疏肝利胆、调理肠胃,缓解治疗腹痛、肠鸣、肝炎、胆囊炎等作用,阳纲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功效】疏肝利胆、健脾化湿
【主治病症】腹痛、消化不良、消渴、泄泻、肠鸣、黄疸、肝炎、胆囊炎等。
【临床应用】现今常用于治疗胃炎,消化不良,胃痉挛,肝炎,胆囊炎,心内膜炎,肌内风湿病,蛔虫性腹痛。

意舍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缓解治疗恶心、呕吐、腹胀、肠鸣等作用。

         意舍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病症】恶心、呕吐、腹胀、肠鸣、泄泻、饮食不下等。
【作用功效】健脾化湿、和胃利胆
【临床应用】现今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肠炎,胃扩张,肝炎,食道狭窄,腹直肌痉挛,胸膜炎,糖尿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按摩胃仓穴治疗腹胀:

       胃仓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益气壮阳,缓解治疗腹胀、水肿、胃溃疡、习惯性便秘、脊背疼痛等作用,胃仓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功效】和胃健脾,消食导滞。

【主治病症】腹胀、水肿、胃脘痛、胃溃疡、肠炎、习惯性便秘、小儿食积、饮食不下、背脊疼痛等。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痉挛、胃炎、溃疡病、习惯性便秘、乳腺炎等。

按摩肓门穴缓解治疗便秘:

      肓门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积脂降浊的功效,缓解治疗腹痛、便秘、乳疾等作用,肓门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功效】理气和胃,清热消肿。

【主治病症】腹痛、便秘、乳疾、痞块等。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痉挛、胃炎、溃疡病、习惯性便秘、乳腺炎等。

按摩志室穴缓解治疗耳鸣耳聋:(保养肾脏、抵制衰老的老年保健穴

        志室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耳鸣耳聋、头晕目眩、腰脊强痛、阳痿早泄、小便不利等作用,志室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通常寻找志室穴时都是采用俯卧的姿势,志室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方,左右五厘米处(或左右旁开3寸)。

【作用功效】志室穴,益肾固精,清热利湿,强壮腰膝。

【主治病症】耳鸣耳聋、头晕目眩,腰脊强痛,小便不利、阴中肿痛、阳痿、遗精、前列腺,肾炎等。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膀胱炎、尿道炎、心功能障碍、肾炎等。

按摩胞肓穴治疗便秘、腹胀、腰脊强痛:

       胞肓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腹胀、肠鸣、便秘、腰脊强痛等等作用,胞肓穴位于人体的臀部,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通常寻找胞肓穴时都是采用俯卧的姿势,胞肓穴位位于身体臀部,平第二骶后孔,督脉旁开3寸处取穴。

【作用功效】通利二便、补肾强腰

(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缓解治疗膀胱炎、睾丸炎、尿道炎、大小便不利等;
(2)消化系统疾病:缓解治疗腹胀、肠鸣、便秘等;
(3)其他:缓解治疗坐骨神经痛、腰脊强痛等。


秩边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便秘、痔疮、小便不利、坐骨神经痛等作用。

        秩边穴位于人体的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主治病症】便秘、小便不利、痔疮、腰骶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阴痛。
【作用功效】舒经活络、强健腰膝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中风偏瘫、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梨状肌综合征等。


合阳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月经不调、疝气、腰脊强痛等作用。

         合阳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当委中穴与承山穴的连线上,委中穴下2寸。

【主治病症】
1) 妇产科系统疾病: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炎.
2)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睾丸炎,前列腺炎。
3) 其它:腰脊强痛、下肢痿痹、脑血管病后遗症,肠出血,疝痛,腓肠肌痉挛。

按摩承筋穴位治疗便秘、小腿痛、急性腰扭伤:

        承筋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便秘、急性腰扭伤、小腿痛等作用,承筋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当委中穴与承山穴连线上,腓肠股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

【功效作用】舒筋活络,强健腰膝,清泄肠热。

【主治病症】便秘、腰背痛、小腿痛、下肢麻痹、坐骨神经痛、痔疾、腰腿拘急疼痛、急性腰扭伤等。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便秘、急性腰扭伤、小腿痛。

腿脚有力不抽筋——承山穴:

       承山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理气止痛、舒筋活络等作用,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就是承山穴的位置。

【作用功效】

1、缓解治疗小腿肚抽筋(腓肠肌痉挛)、脚部劳累、膝盖劳累、腰背痛、腰腿痛。
2、治疗便秘、脱肛、痔疮等。
3、理气止痛、舒筋活络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痔疮、脱肛等。

【日常保健】小腿肚上的“承山穴”,就是一个有效的“解乏穴”。经常按压此穴,可舒筋活络、壮筋补虚,对缓解腰背疼痛、腿疼转筋、小腿痉挛等效果良好。在缓解肌肉紧张的同时,消除疲劳感。此外,经常按摩此穴还能舒畅同一条经络上的经气,散寒祛湿,对痔疮、便秘等肛门部疾患也有功效。

按摩飞扬穴位治疗头痛、脚气:

       飞扬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头痛、腰膝酸痛、癫痫、脚气等作用,飞扬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外侧,当外踝后,昆仑穴直上七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处。(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七寸,当腓骨后缘处)。

【功效作用】清热安神,舒筋活络。

【主治病症】头痛、目眩、颈项痛、腰膝酸痛、癫痫、脚气等。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头痛、腰膝酸痛、癫痫、脚气。

跗阳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脚气、头痛、外踝肿痛等作用。

        跗阳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

【主治病症】头重、头痛、腰骶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脚气、脚腿痛等。

【作用功效】退热散风、舒筋活络。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脚气、头痛、外踝肿痛。



常按昆仑穴腿不疼:

        昆仑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有清热安神、舒经活络等作用,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足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作用功效】清热安神、舒经活络

1、缓解治疗头痛、高血压、眼疾、目眩、项强、鼻衄等
2、缓解治疗腰痛、怕冷症、肩背拘急、、脚跟肿痛等
3、缓解治疗小儿痫证、难产、癫痫、腹气上逆、肠结石、下痢等。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踝关节炎、神经性头痛等。


仆参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脚气、足跟痛、膝关节炎、踝关节炎等作用。

        仆参穴位于人体的足部外侧,外踝后下方,昆仑穴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病症】脚气、足跟痛、腰痛、下肢痿痹、膝关节炎、踝关节炎、癫痫等。

【作用功效】强壮腰膝、舒筋活络。

既可驱寒又能增加耐性的贴心穴申脉穴

申脉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失眠、头痛、腰腿痛等作用。

申脉穴位于人体的足部外侧,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主治病症】失眠、头痛、眩晕、腰腿痛、足踝关节痛、下肢痿痹、目赤肿痛等。经常按摩申脉穴还可以治疗祛寒症、增进耐性。

金门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头痛、眩晕、腰膝痛、外踝痛等作用。

         金门穴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

【主治病症】头痛、眩晕、腰痛、腰膝痛、小儿惊风、下肢痿痹、外踝痛等。

【作用功效】疏导水湿、补阳益气。

按摩京骨穴位 治疗头痛、癫痫、腰痛:

       京骨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头痛、项强、癫痫、腰痛等作用。

       京骨穴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作用功效】清热止痉,明目舒筋。

【主治病症】头痛、目翳、项强、癫痫、腰痛、踝关节痛等。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落枕、腰肌劳损等。

束骨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头痛、目眩、项强、腰腿痛等作用。

束骨穴位于人体的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病症】头痛、目眩、目赤痛,耳聋,项强、癫狂、痈疽,腰背腿痛、下肢后侧痛等。

【临床运用】现代又多用以治疗神经性头痛、落枕、腓肠肌痉挛、癫痫等。

足通骨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治疗头痛、目眩、鼻出血、项强等作用。

        足通谷穴位于人体的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病症】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癫狂等。

【作用功效】清热安神,清头明目。

【临床运用】现今常用于治疗头痛,哮喘,精神病,癫痫,颈椎病,慢性胃炎,功能性子宫出血。

至阴穴对孕妇胎位不正有转胎顺产的作用:(预防和纠正胎位不正

       至阴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缓解治疗头痛、目痛、鼻塞、鼻出血、胎位不正等作用。

       至阴穴位于人体的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作用功效】开窍苏厥、散热生气、理气活血、正胎催产、清头明目。

【主治病症】头痛、昏厥、目痛、鼻塞、鼻出血、胞衣不下、胎位不正、月经不调、难产、滞产等。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胎位不正、难产,胎盘滞留,脑溢血,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后遗症,尿潴留,遗精,眼结膜充血,角膜白斑,鼻塞等。艾灸至阴矫正胎位,成功率较高。

保养膀胱经的最佳方法和时间

       申时(下午15~17点)气血流注膀胱。申时是保养膀胱经的最佳时间。敲打背部能够有效刺激膀胱经,同时对背部肌肉、筋骨也是很好的锻炼。

圣原九清温通按摩膀胱经排毒辅助手法

商城购物或注册流程操作指南

★ 用产品保健者,请选择“优惠顾客注册

★ 加盟代理推广者,请选择“经销商注册”

商城购物或注册操作流程步骤介绍 》》》点此进入

交流互动微信Q1362266389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