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夷岩茶是什么茶?它为什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醉酒老翁9tqvvp 2018-08-09

大家好,我是头绿身不绿的“绿豆芽”。致力于将好玩、有用、能看的常识、知识、好物分享给大家。往期内容关于茶文化和茶知识的内容请在我的头条号中观看:

既然被称为岩茶,自然与岩石有所关系,早期的武夷野生茶树便是生长在岩石缝隙中。武夷岩茶是半发酵的茶,属乌龙茶(青茶)品种。结合了不发酵的绿茶和全发酵的红茶的优点,不仅有绿茶的清香扑鼻,也有红茶的醇厚口感,在乌龙茶中,武夷岩茶尤为优秀,可以说是乌龙茶的代表品种。

至于武夷岩茶的起源,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又没有现实准确的记载,自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传说。相传,武夷山的茶是由山中的仙人种植的。曾有一位老人,久住山中,以采集草药和给山民治病过活,善良淳朴有医德,常常免费为困难人家治病,远近闻名,深受大家爱戴,虽然日子过得艰苦一些,却在乐在其中。有一年夏季,天气极为炎热,大批动物牲畜死亡,引发了瘟疫,传染迅速,老人便在武夷山寻找可以治病的草药,在悬崖峭壁中游荡,采药时不慎滑落山谷,昏死过去。生命垂危之时,突然阵阵清风吹过,一位仙人随风而来,将老人带去一处山洞医治,待老人康复之后,又将洞中的一株仙树赠于老人,嘱咐道此树树叶捣碎后让病人服下,可救命。老人回村之后遵照仙人的指示,村名们果然开始痊愈,为了感恩,便在第一株茶树生长的那个山洞外岩石上刻下“茶洞”两个大字。

制作由来:

总的来说,武夷岩茶等乌龙茶的制作,相对比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绿茶的制作,看似仅仅多出了萎凋一步,但这一步足以发生巨大的变化。武夷岩茶的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至清朝发展至顶峰。传统制作流程共可为晾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归堆、定级、筛号茶取料、拣剔、筛号茶拼配、干燥、摊凉、匀堆、成茶装箱、最后包装等十几步极为繁琐的工序,这也是武夷岩茶独有。在2006年6月,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采摘:

武夷岩茶春茶在谷雨后立夏前进行采摘,夏茶在夏至前采摘,秋茶则在立秋后采摘。采摘尤为讲究,跟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别的先采集嫩芽的茶不同,武夷岩茶要求采摘的茶芽不要太嫩也不能太老,这点对最后成茶的质量非常有影响。每天的上午九点至下午两点是最佳采摘时间,而且“雨天不采、烈日天不采、有露水的时候不采”。

“还阳”萎凋:

萎凋的好坏决定着是否能形成岩茶香气。岩茶的萎凋方法有两种,日光萎凋和加温萎凋。萎凋时要注意“宁轻勿过”,就是说操作时的手法一定要轻,不可将茶芽损伤,这样在萎凋时有利于恢复茶芽一部分的弹性,那俗称“还阳”就是据此而来。

做青:

做青也是武夷岩茶的特有工序,这一步是形成“三红七绿”的关键。这一步耗时长、要求高、操作细、变化多。做青的时候并没有一套标准的流程,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要随时变化,青变则变,气候变则变,需要变则变。具体根据品种,萎凋程度,做青时的气温、湿度而采取不同的处理。

品茶:

武夷岩茶干茶外形紧结壮实,同一批大小均匀,颜色为褐绿色,润滑亮丽。冲泡后,茶汤的颜色呈现出深橙黄色,叶底软亮,茶芽边缘呈现朱红色,茶芽的叶心呈现淡绿带黄。滋味自然带有绿茶的清香,也带有属于红茶的醇厚味道。香久益清,味久益醇。

种类:

武夷岩茶可以不是单单一种茶的茶名,而是一个分支,有着很多茶种。这些茶种的特殊均不同,辨别时需要从茶树的枝、干、叶,还有成茶的形、色、味、香等进行。当前的主要茶种有:大红袍、肉桂、水仙、佛手和奇种等。

水仙:

水仙茶树是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高大直立,叶大的发芽较早,叶老的发芽较迟,该茶树叶面平滑略微泛些绿油光,叶边缘呈锯齿状。水仙茶树的花期比较早,花期一到,花又大又多,不容易结果实。

水仙干茶外形紧结肥壮,扁而宽。颜色呈现乌绿色,油润光滑,有些干茶的背部可以见到沙粒。香味似兰花,冲泡后茶汤颜色呈现金黄色,味道醇厚鲜爽有回甘,叶底软亮,朱砂颜色的红边较为明显。水仙比较耐泡。

肉桂:

肉桂是武夷岩茶中最具代表的茶种之一,茶树的树冠大、枝干粗,茶树可以生长到1.6米左右的高度,枝繁叶茂。

肉桂干茶外形紧实,颜色呈现青褐色,浓香阵阵,有比较明显的桂皮气味,比较好的会有一些乳香。冲泡后的茶汤呈现橙黄色,清澈明亮,滋味同样醇厚,鲜爽有回甘,不过略带有一些刺激性。叶底大小均匀明亮,颜色呈现淡绿底红色的镶边。肉桂十分耐泡,可冲泡多次,仍有“岩韵”。

乌龙:

乌龙属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可以分为高脚乌龙和底脚乌龙。高脚乌龙又叫大叶乌龙,其枝干略为弯曲,茶叶的脉络细小而隐秘,叶尖较钝,叶面厚实嫩脆,花期较晚,不容易结果实。

矮脚乌龙又叫小叶乌龙,枝叶较为平展,颜色浓绿,却又没有光泽,叶尖较钝,叶面的主脉络非常明显。低脚乌龙开花时,花朵非常小,呈现红白颜色。

乌龙干茶外形紧结较细,颜色呈现为墨绿略带些褐色,有一股水蜜桃香,非常浓郁,冲泡后的茶汤呈现金黄色,品尝起来入口甘爽润滑,醇厚却又不浓,叶底软亮,其叶面上有许多红点。

佛手:

佛手是武夷岩茶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也是外来品种,佛手的原种植地在泉州的永春县。茶树不仅长得高大,树冠的生长也极为茂盛庞大,枝干较软脆,树叶又大又厚,主叶脉粗壮明显。树叶呈现一种蓝绿色,富有光泽。花朵会结果,但是不一定结果。

佛手干茶颜色呈现褐绿色,有股明显的雪梨香味。冲泡后茶汤颜色呈现深橙色,有些泛红,叶底泛黄,有着鲜艳的红色边,叶的背面有沙粒状,十分明显。滋味浓厚甘爽,入口润滑。

奇种:

奇种又叫做“菜系”,是武夷岩茶所有的茶种中历史最为久远的一种。之所以叫这两个奇怪的名字,是因为奇种茶树非常矮小,枝干也又软又细,只能靠种子有性繁殖,花期极为茂盛,可结果,而且数量极多,播种起来很简单。

奇种干茶外形紧结,颜色呈现绿褐色,油亮润滑,有一股天然的花香,但是不浓郁。冲泡后茶汤颜色呈现橙黄色,清澈明亮。

武夷岩茶总的特点便是外形粗壮紧结乌润,冲泡之后的叶底呈现“绿叶红镶边”。

需注意:

保存是个大问题,武夷岩茶容易吸取异味,同时也非常怕潮湿、高温和光照。所以在储存时需要注意:

1、不要放置在潮湿处,也要避免放入冰箱中保存,应放于干燥通风处保存;

2、不可接触高温,保存茶叶最适宜的温度在0度至5度,这个温度可以保持茶叶原本的色、香、味;

3、避免阳光直射,阳光的照射会加快茶叶变质,成为陈茶;

4、防氧化,密封保存时,要注意塑料袋的使用,有些塑料袋的异味很重,建议用锡箔材料袋子;

5、防止吸附,远离有味道的食物、物体等,与有味道的东西放在一起,茶叶会吸取其味道。

满足以上五点,茶叶保存1至2年都是可以的。

我国传承千年的茶文化,在近代的硝烟和贫困中被百般摧残,真正的茶文化是什么模样,大部分人已经说不出个究竟。弘扬传播中国茶文化,是门崭新的学问,我们需要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对茶文化进行梳理。承艺,希望与大家一同学习,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感兴趣的伙伴请关注我的头条号“绿豆芽”。

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我们正面临一个新的危机,文化需要传承,技艺需要延续。承艺文化,希望与大家一同传承延续我国传统文化,一同传播探讨。

好茶,承艺希望与大家一同品鉴。

承艺文化的黄山毛峰,西湖龙井,茉莉花茶,茉莉龙珠,手工绿茶刚开始起步,感兴趣的茶友建议来短暂观赏。

直接搜“承艺 茶叶”即可,望大家支持。承艺,不断传承创新,只做最好的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