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内,会计行业的人才结构将发生根本转变! 底层财会工作会被代理记账和机器人替代,初步预计有60%的普通财务会计将被迫面临失业或转行! 对于会计行业而言,传统会计理念已经被打破,会计人员如果不升级转型,很快便会被社会淘汰。企业所需要的是能够创造更多价值的会计,也就是拥有管理会计能力的会计。 面对世界经济增速减缓、结构转型、竞争加剧的后危机时代,同时,中低级财务会计人员将被管理会计人才取代。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如果你选择安逸,选择停滞不前,选择脱离时代,那么这个世界也会给你相应的惩罚。 当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地位不断提升的同时,他们的薪资待遇同样也水涨船高。 根据数据显示,大型企业财务经理或财务总监的月薪能够达到三、四万元左右,这是普通的会计人员所无法企及的,而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CMA认证来提升自己的价值。 IMA公布了最新全球薪酬调查结果,持有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认证的财务专业人士平均年薪为62005美元,平均总薪酬为77630美元,比非持证者分别高出45%和48%。据悉,目前国内的管理会计人才缺口已经达到了300万,预计未来中国的1200万财务从业人员里至少需要一半管理会计师。 在中国企业“管理会计”还是属于非常前沿、火热的一个概念。管理会计,既是会计,也不是会计。它对财务报表的要求求使得它是会计,它对决策的影响,使得它更偏向管理。 管理会计师是国内职场上带的稀缺人才,具备管理会计的岗位能力,可以改写职业生涯,掌握晋级筹码,获得知名企业的敲门砖。 在会计转型的过程中,不管是各个高校还是在职人员,不论是会计人员还是公司管理人员,管理会计都是首选。 管理会计能更好的从规划与报告,决策、运营和领导力各个方面提升我们的素质,从MACC管理会计中能更好的理清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通过管理会计的学习,不仅能让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具有很大的升职空间。 很多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技术,思想的改变,都是管理会计。 比如说福特的流水线作业、 比如说沃尔玛的物流、 比如说日本车商间的合作……现在大型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集团,都会建立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最基础的账务处理、报表编制和财务分析由这个组织集中完成,往往依靠ERP系统,效率非常高。 那么,中国的管理会计到底是做什么的呢?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又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呢? 清华于增彪教授为大家带来 《教你5小时学会管理会计》 于增彪 现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会计学教授、博导。 厦门大学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生(1987-1993),获厦门大学经济(会计)学博士学位。 兼任美国会计学会会员、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学术会员、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成本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总会计师学会副会长、财政部管理会计咨询专家;同时兼任青岛啤酒等多家公司独立董事、中国中信集团外部监事。 从事管理会计教学与研究超过35年,主要兴趣在成本管控、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与激励制度、战略管控机制设计、行为会计、会计教育,著述丰厚,多次获得学术奖励,并获得财政部“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 管理会计教学与科研的信条:中西贯通、知行合一、实证规范并举。 ·内容大纲 1、两个基本概念:企业成本与产品成本 2、为什么计算成本 3、传统计算方法:订单法与分步法 4、现代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 5、单位成本与总成本的意义 1、背景 A、管理无奈 B、理性运动 C、日标准工作量 2、单位单品材料耗用量 3、单位产品人工工时 4、窍门与精神革命 5、标准成本制度是传统但还有应用 1、 背景 A 、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比重上升 B 、传统成本管理方法有缺陷 2 、以作业成本计算法为基础 3、 用优化流程来优化作业,用优化作业来优化成本(剔除、压缩、共享与外包) 4 、按优化流程设计作业的绩效指标 5、新的发展:估时作业成本 1、丰田汽车的发现:成本2/8原则 2、研发成本的倒算 3、研发成本降低方向:价值工程 4、研发成本降低途径:替代原材料替代,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等 5、具有中国味道的改进成本 A、细节和主人翁 B、六西伽马、精益生产原来是成本管理方法 C、成本降低额与成本降低率 1、邯钢从绝望中崛起的智慧 2、成本倒算和工艺倒算:人人头上有指标 3、成本考核指标的权威性(还有其他指标) 4、中国管理智慧的结晶 A、甘亭活塞环厂与涿鹿化肥厂 B、从涿化到吉化,从吉化到鞍钢到天津自行车 5、责任成本管控对世界管理会计是贡献 1、所有成本管理的控制环节都是相同的 2、控制单位 A、美国是责任中心 B、中国是班组 C、日本也是班组,现在阿米巴也受国人追捧 3、控制方法 A、成本指标的数量勾稽 B、跟踪机制:结算中心或内部银行 C、奖惩(成本指标的权重) 4、按例外原则管理 1、本量利关系关键:固定与变动成本;边际贡献与边际贡献率 2、盈亏平衡点 3、目标利润点 4、利润规划 5、经营杠杆 6、亏本经营的价格限度 1、继续应用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概念 2、亏损产品是否停产(JL生产线) 3、特殊定价(产能过剩条件) 4、外购还是自制(与内包外包及价值链管理结合起来) 1、组织架构:成本、利润和投资责任中心 2、战略衔接与预算指标水平 3、技术要点 A、作为会计基础,供产销、人财物联动 B、作为组织基础,上下左右的组织单位联动 C、作为产品基础,产品的成本、收入、利润联动 4、业务衔接 5、奖惩衔接:连接与否、权重大小 1、费用预算编制是普遍性的难题 2、最先进的方法作业预算: 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的作业预算和绩效预算 3、实用案例:人力资源部门预算编制 A、将人力资源部门预算表中列示的资源项目分成固定项目和变动项目 B、从变动项目中找出数额较大或较为重要的,如培训费 C、为每个培训项目编制业务活动计划,并与人力资源部门预算中培训项目相衔接 D、通过业务活动数量控制成本数额 E、逐渐向作业预算过度 1、建立集中统一的监控机制 2、三个中心 A、会计核算中心 B、财务结算中心 C、投融资及债权债务中心 3、按例外原则管理 A、绩效评价(差异分析) B、反馈报告 1、资本预算是战略性决策——既影响当前,又影响未来 2、现金流预测 A、产品市场预测 B、要素市场预测 3、三个评价指标 4、非定量因素考虑 5、风险评估与应对 1、背景:信息时代、消费者市场、财务缺陷 2、纵向:四个维度与战略地图 3、横向:四个步骤 4、作用 A、绩效模板 B、转换工具 C、思维框架 D、预测基础 1、学会“算大账” A、经营目标,销售收入 B、固定成本(职工基本工资) C、新增价值 2、奖金库 A、劳资关系或企业与职工的关系 B、管理人员与普通职工的关系 C、职工之间的关系 3、业绩指标与奖金库挂钩 4、关注行为问题 1、数据化时代 A、大数据 B、智能化 2、管理会计智能化 A、财务会计软件,特别是财务共享服务 B、管理会计知识积累 C、软件公司 D、企业实际需要 3、管理会计智能化提升 ● 订阅常见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