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如黄金的“泥”

 老翁好书 2018-08-09

原标题:一两黄金一两泥:一盒印泥的前世与今生

源于传统的农耕文明,中国人之于泥土一直有着母亲一般的眷恋,甚至将之神化为“后土”。在篆刻艺术的天地里,也离不开那一盒小小的印泥。秦玺汉印、皖浙流派、满白细朱,印学的大千世界,都由这一盒印泥而化身千百、活色生香。作为传达艺术的媒介物,印泥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印章艺术所表达的效果。此外,印泥还可以成为书画鉴定的重要手段。从前画坛泰斗张大千模仿石涛之作已到了出神入化、真假难辨的地步,连黄宾虹等国画大师也难以分辨,但终因为“印泥颜色不对”而被人识破……

欲知印泥的今世,当知其前身。严格来说,现今常用的朱红色印泥并非真正的泥土,而是用朱砂、艾绒加油调和而成的泥状物。而最早的印泥,抑或其“前身”,则是真正的泥土。

贵如黄金的“泥”

传统美术和传统工艺的结合点

作为一百多年来的印学研究重镇,西泠印社所制的“西泠印泥”可谓是当今印泥工艺的代表,也已成为国家非物质遗产项目。

西泠印泥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西泠印社创始人丁辅之、王福庵、叶为铭合作制成,比西泠印社创社(1904)还早。后来经过西泠印社社员韩登安、茅大容等几代印人的不断改进,终成行业内公认的上品。如今,掌握西泠印社古法印泥制作技艺的人极少,西泠印社印泥制作研究中心负责人曹勤是其中的佼佼者。曹勤18岁进入西泠印社,跟茅大容先生学习金石篆刻、书法,随后得到他关于印泥制作的独秘真传,成为他唯一亲传弟子。在曹勤心中,西泠印泥是传统美术和传统工艺的一个结合点。传统美术即金石篆刻,印泥、钤印、拓边款、印谱制作等则属于传统工艺。“印泥要与篆刻的刀法、线条、章法相契合,让篆刻家的理想效果一次性呈现出来。”

此前,西泠印泥经过韩登安等前辈的改良,改变了以往使用半不干性油的配方,让印泥不有渗油之弊。而曹勤又在此基础上,在印泥中增加了几味药材,让印泥钤盖后可以速干。几代人的努力,才让西泠印泥有了如今的高度。

曹勤介绍西泠印泥的特点:“色泽古雅沉着、质地细腻,夏不渗油、冬不凝冻,钤出的印文色泽沉着、经久不褪,能让篆刻清晰传神到纸上,呈现微凸的立体感。通常连钤几十方印,印文字口依旧清晰。即使水浸、火烧,字迹仍清晰存在。”

如今,西泠印泥的品种已多至30余种,比如最有名的古法纯手工朱砂、朱磦印泥,古法宫廷、宣和等印泥,其古法纯手工宫廷印泥的技艺是在传统西泠印泥的基础上,研究古代宫廷制泥法,融入黄金入泥的特殊古法技艺,创造出国内外独一无二最顶尖的印泥。印泥种掺入纯金后,肉眼很难发现,只有在高倍放大镜下,才能看到密布的金屑。因此,这种印泥具有特殊的“防伪”功能。

贵如黄金的“泥”

一抹嫣红背后的门道

印泥的品级,取决于原材料和制作工艺。制作印泥的原料,里面就有很多门道。比如印泥色泽的来源——朱砂。朱砂原为矿物,化学成分为硫化汞,上好的朱砂矿石会呈红宝石般的澄净晶体。朱砂矿经过传统的“水飞”工艺,会发生上下分层。下层的矿物呈深红色,最接近朱砂的本色。用这种矿物制成的印泥,适合钤盖先秦古玺一类的风格;上层浮起的矿物,称为“硃磦”,色泽略偏黄,亮丽雅致,沉着稳定,适合用于汉印一类的风格。稍次一级的朱砂,则是用硫黄与汞人工合成。“这种朱砂经过‘水飞’后,只能称为‘银朱’和‘黄磦’,而非‘硃磦’”。

印泥的基质是艾绒,原料是艾草。曹勤为此亲自去湖北采集质量上乘的野生单瓣艾草,“单瓣艾草质地坚韧,茎叶粗壮。对印泥有着明显的凝固作用。” 制作印泥前,艾草需要在阳光下反复晾晒,并去除粗梗。接着,将这些艾草用布袋包好,放入锅内蒸煮。然后洗净,在烈日下晾干即可。最后,艾草还要进行人工挑拣,根据长短分成不同的质量等级。“越长的艾草质量越好,更适合用来制作印泥。”

制印泥用的蓖麻油取自蓖麻种子,是一种微黄色的黏稠液体。制作印泥时,新鲜的蓖麻油并不是上选,一般要经过3~5年的天然氧化。“越是上好的印泥,蓖麻油需要氧化的时间也就越长。时间越长,油的颜色越深,但格外澄明”。西泠印泥所用的蓖麻油往往是5年以上的伏油,甚至是15年以上的陈油。

如此原料精工制成的印泥,方可称得上有“一两黄金一两泥”。曹勤说,西泠印泥目前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比如如何把朱砂矿研磨得更加精细等等。关于印泥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贵如黄金的“泥”

西泠古法手工黄金朱磦印泥

贵如黄金的“泥”

蓖麻油

贵如黄金的“泥”

朱砂矿石

封泥上的秦汉痕迹

印泥的前身,是起源于战国秦汉时期的“封泥”。先秦的官方文书主要是简牍文书,即写在竹简、木板上的文书,需要把文书玺印加盖在“封泥”上,如果没有这种封泥玺印,文书则不能生效。“封泥”这一称呼最早见于《后汉书·百官制》, “东汉少府属官有守宫令一人。掌帝用笔墨文具及尚书省财用诸物和封泥”。可知当时封泥已是一种专门的文具耗材。

使用封泥的大致步骤是:取较宽大的单片木牍一块,文字写在牍片凹面,然后在文字上加一块板,像盖子一样,这叫做“检”,相当于文书封面,其宽度、长度与牍下凹部分相同。检盖在牍上后,文字既不外露,又得到了保护。“检”上一般有三道绳槽,用于系捆,其中中道绳的绳槽处再凿一方槽,称为“印巢”,用一丸黏土按于“印巢”内的绳结处,趁湿软时将印玺按压于泥上,待干后绳结随之牢固(封泥的背面,往往还留着当时绑扎绳子的痕迹)。简言之,封泥的原理是把印章按捺在软泥上,形成镜像的立体印文,为木质的信件起到保密、凭证的作用。

据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建咸阳宫,其中一处名章台,秦始皇曾在这里“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于是,中央各公卿机关、全国各郡县的奏章便向这里源源汇集。一本奏章就是一捆竹简或木牍,上奏官员要将之糊上封泥,钤上自己的玺印,然后放在火上烧烤,促其干硬。奏章被送到章台,值守吏要呈送秦始皇亲自验查,封泥完好,确未被奸人私拆偷阅,才敲掉泥封壳御览。

“蜜里调油”的漫长竞争

两晋以后,纸张、绢素的应用日益广泛,逐步代替了竹木简,也促使印章的使用起了显著的变化,封泥逐渐废止,而印色逐渐通行。封泥与印色交替的过渡,在南北朝已经完成。这一脱离了封泥之后,印章的使用进入了蘸色按捺于绢纸的时代,直至今日。

当时,纸书致信时,常将印章蘸墨或朱色,直接钤盖在书卷上。朱色的来源是朱砂矿石,具有色泽红艳、不易褪色的优点。古人就将朱砂矿石研磨成粉,再以液体调和,这就是原始的制泥方式。宋元之前,印泥的工艺尚未成熟,曾出现过“水印”、“蜜印”等调朱手段。

“水印”即用白芨水调出的印泥。白芨是一种植物药材,先之置于水中煎煮后,遂成黏稠的白芨水,冷却后与朱砂充分搅拌至颜色均匀,就可以使用。因为白芨水具有较好的黏固性,所以水印印泥很快就得以推广使用。但水印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渗透性,会造成印文字口不清晰、遮盖力差等问题。

于是,人们逐步采用蜂蜜代替原来的白芨水调制印泥。印泥发展阶段进入“蜜印”阶段。蜂蜜较白芨水更为黏稠,且具有更好的凝固性。制作时也不用煎煮,直接同朱砂搅拌均匀即可使用。效果良好、制作便利使蜜印迅速代替水印推广开来。但无论是蜜印还是水印,都很难达到使印文字迹清晰、历时不晕的效果。

元代以后,人们开始以蓖麻油调朱砂。到明清时期,油印已经完全取代了蜜印。这一番“蜜里调油”的竞赛,终于有了获胜者,印泥工艺也走向了成熟。

贵如黄金的“泥”

汉代封泥和木牍

贵如黄金的“泥”

《兰亭序》冯承素摹本中的唐中宗“神龙”半印②元项元汴“神品”

贵如黄金的“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