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精粹】肺炎系列5——“典型”肺炎链球菌大叶性肺炎不典型

 火炎森林 2018-08-09

一名68岁典型大叶性肺炎的患者,在致病菌明确的前提下,先后应用多种广谱抗菌药物体温不降,原因何在?临床工作中应警惕感染过程中宿主免疫炎症反应过度的可能。


患者68岁,男性,农民,2015年10月15日因“发热伴咳嗽、咳痰4天”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入院。

酗酒48年,约1斤高度白酒/日;嗜烟48年,约40支/日

患者10月11日受凉后出现发热,最高达39.1℃,伴畏寒、无寒战,间断咳嗽、咳少许白色粘稠痰,感头疼,乏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10月15日就诊于医院急诊科,肺CT(图1)示“右下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大泡”;血常规示WBC 1.32*109 /L,Neu 63.7%; PCT 56.8ng/ml,急诊予比阿培南抗感染。

肺CT(图1)

①年龄>65岁,酗酒嗜烟,是耐药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②无基础病、痰少、右下肺炎伴间质性改变;

③起病伴流感样症状。我们考虑肺炎链球菌合并非典型病原菌感染可能性大,不除外病毒感染,入院后给予比阿培南联合莫西沙星抗感染、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

  • 入院当天查血气分析示I型呼吸衰竭(吸空气条件下,PO2 56mmHg)

  • 第二天查肺炎链球菌尿抗原为阳性,支持肺炎链球菌肺炎的诊断;查PCT 降至47.63ng/ml, CRP,D-二聚体,ESR,铁蛋白均显著升高

  • 入院第五天(10月19日)患者仍高热,复查肺炎链球菌尿抗原仍阳性,提示肺炎链球菌肺炎诊断无误,复查肺CT提示右下肺炎症范围较前进展(图2)。 

复查CT(图2)

但CRP, PCT 持续下降。入院72h内连续送痰培养 药敏,结果阴性,血培养阴性。根据新版CAP指南,该患者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方案单用莫西沙星即可,在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情况下,联合比阿培南,存在治疗过度可能。当时我们认为患者高热4天合并呼吸衰竭,给予重锤猛击控制感染后可行降阶梯治疗,但后来在明确致病菌的前提下,我们也未能及时进行降阶梯治疗,反因治疗无效,考虑耐药肺炎链球菌感染,停比阿培南,换用替考拉宁抗球菌治疗。同时考虑抗感染治疗无效,可能存在感染后继发性机化性肺炎,遂行支气管镜TBLB检查,但病理无机化性肺炎征象。

转归更换替考拉宁后,患者体温峰值较前下降,PCT继续下降,但10月24日体温再次升至39.5 ℃,遂加用甲强龙40mg,体温第二天降至正常,未再反复。后口服激素出院,随访中复查肺CT提示右下肺病灶逐渐吸收好转(图3.4);再行支气管镜TBLB检查,病理仍无OP征象。

(图3)

(图4)

经验教训:对于CAP患者,应按照指南选择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方案,避免治疗过度;在致病菌明确的情况下,应及时降阶梯治疗;如抗感染治疗无效,应想到宿主免疫炎症反应过度的可能,激素治疗可能会缩短病程,改善预后。但激素应用时机及疗程尚不统一,值得进一步商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