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父亲 2

 博览529 2018-08-09

(接上)

第二节:卫立煌“荣升”陆军副总司令

按照卫立煌上将的设想,是将这支最早歼灭日寇、收复缅北滇西的部队整(这支部队是指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体带到抗日前线最紧张的战场去消灭日寇,因为受过最艰难的战争洗礼和最艰苦的训练,并且这支部队武器最好,他们是一群苏醒了的猛狮,战斗力、报复性堪称最盛。由于种种原因,卫立煌上将的这个想法破灭了未能实现。

重庆军委会任命中国远征军总司令卫立煌为陆军副总司令,这个命令卫立煌将军没有立即向下传达,也仅仅拖了两个月。

但这两个月,为中国远征军的伤病员的安置起的作用是其他部队没有的待遇。卫立煌上将对父亲说,这些轻重伤员都是为国家打仗才负的伤,他们是国家的功臣,我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给他们多些照顾,使这些伤员得到了较妥的治疗和安置。父亲知道,卫将军的话的道理,打了胜仗的部队对抚恤通常要放得松些,也就是说,对胜利了的部队伤员要有所照顾。

按照卫总司令长官命令及《军医与伤兵救助》的条文规定,父亲从中条山战役两年多的医院情况看到艰难,到中国远征军这些医院的医药物资的充足,指示和督促那些重点检查了那些卫生处掌握的重伤、陆军、后方、兵站等,对重伤者每天换药两次,轻伤者换药一次;伤兵的薪饷发放问题;伤兵成员关系到离开部队,如果薪饷不到位会造成纠纷;还得慰劳伤兵,作为中国远征军中长官司令部军医视察官的父亲带领下属,展开了对所管辖范围的20多所医院的轻重伤员进行甄别。相比之下,要放得宽松些。按照受伤合符轻伤,有自我生活能力的、没有自我生活能力的需要按照荣军条例转到后方医院继续医疗。总之,父亲都是按照卫立煌将军的命令和相关条例来执行,因此在滇西的野战医院转后方医院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其他战区的混乱。

卫立煌上将被明升暗降的方法,荣升为“陆军总司令长官”,重庆就把卫立煌上将的“中国远征军总司令长官”的兵权收了回去。在中国抗日战争最需要有卫立煌上将去运筹帷幄、冲锋陷阵的时候,却安排卫立煌上将去海外考察?

安照规定轻伤员发放安置费,重伤员该继续向后方转移的就转移,在滇西前线大部分的野战医院经过轻重伤员的处理安置后,经过半年左右的后撤。按照战时《军医与伤兵救助》的条文规定,父亲重点检查那些卫生处掌握的重伤、陆军、后方、兵站等,也是各个医院的医护人员的责任之一。

19458月,父亲这时奉命调云南沾益军委会联勤第八兵站后方医院任医务长。谁都知道:兵站是部队路过歇脚的地方,也有不少的军人来医院看病的,由于后方医院条件相对的比较地方的中医要好得多,所以当地的老百姓,尽管繁忙,也要来找军医院看病,军医院因为住在当地,也是热情地为他们服务。这里比较半年前在怒江流域的隆隆炮声中的野战医院轻松的多了。到了1945年下半年,日寇在中国战场上开始走下坡路了,那种在4245年上半年的气焰已经在消退。这时,的中国战场的日寇已经是秋后的蚂蚱……

868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两颗“原子弹”,苏联红军在19455月攻克德国希特勒的首都柏林后挥远东,89日直赴东北,迫使日本天皇在1945815日发布《停战诏书》,1945年在日寇战争罪人在东京湾的美国日本正式投降签约在东京湾战舰上。

19459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黄埔路陆军总司令部前进指挥所举行。受降席居中座的是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左为海军上将陈绍宽、空军上将张廷孟,右为陆军二级上将顾祝同、陆军中将萧毅肃。投降席上有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驻华日军总参谋长小林茂三郎、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等7人。盟军将领有美军麦克鲁中将、柏德勒少将,英军海斯中将等。         

上午9时整,何应钦将日军降书交付冈村宁次阅读签字。冈村宁次将降书一一阅读,签字时手微颤抖、签字盖章毕。96分,何应钦将蒋中正第一号命令送冈村宁次,冈材宁次签字盖章。      

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代表中美英苏接受日军投降书并签字。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并向中方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910分,中国战区日本受降仪式完毕后,何应钦发表广播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个日子,这是八年抗战艰苦奋斗的结果,东亚及世界人类和平与繁荣亦从此升一新纪元。随后划分16个受降区,接受日军投降.

第三节:父亲奉命调任最后一个野战医院任院长

经过抗战八年的南征北战,抗战终于取得了胜利,日寇被消灭。

1946年父亲奉命调渭南第一旅,这时候,父亲有资格带家属了。因此,父亲从云南沾益去西安途中回老家四川省荣昌县安福镇,回到老家,住在旅馆,由副官和卫兵(便装)在老家附近走访:得知战前1932年出生的大哥和1935年出生的二姐都死于贫穷和疾病,尽管日子艰难,母亲但仍旧替出川抗战的父亲侍奉着祖母。心情万分无奈和伤心。父亲也没有理由去责怪母亲,因为父亲是个明白道理的知识分子,在国破家亡的抗战时期。川军1937年出川,八年抗战共投入兵员350万,伤亡64万。这样支离破碎的家庭难道少了吗?父亲这个时候已经是有着十多年军龄的老军医了,这样的事情居然落在自己的头上,虽然伤心,然而,男人有泪不外流。拜别祖母和二伯母, 父亲将母亲从老家四川省荣昌县接到成都上飞机去兰州。

1946年初奉命调西安渭南第一旅野战医院任军医中校院长。

父母在西安没有过上多久的安定生活,战争又开始了……渭南第一旅首当其冲。谁知道这支“天下第一”的部队成为最倒霉的部队……1946922924日,仅仅两天……

既然一支嫡系中的嫡系部队在两天时间内被溃不成军,中将旅长黄正诚中将被俘。消息传到野战医院,父亲率领野战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起义。

第四节:父亲受陈赓、周希汗接见

1946925日,父亲受到陈赓、周希汗的会见。陈赓司令员比父亲长5岁,那时父亲才38岁,陈赓43岁。父亲见到陈赓还没有开口说话,陈赓开门见山地将父亲如何从川军出川成为中央军,由军医成为军医教官、野战医院院长、远征军军医视察官、军医中校等职务、军衔等就如同数家珍一样就倒了出来,基本上不假思索就引用了军医必须学习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内容。父亲根本没有想到到陈赓以这种方式打开了尴尬的谈话局面,气氛也就活跃起来了。父亲后来才知道陈赓将军是搞情报的顶级高手。因此多年后父亲在说道陈赓时,敬佩不已!

在太岳军区、太行军区学习了毛泽东主席的《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受到毛泽东主席思想教育,结合曾经在军医学校学习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仰赖医药神阿波罗,阿斯克勒庇俄斯,阿克索及天地诸神为证,鄙人敬谨直誓,愿以自身能力及判断力所及,遵守此约。凡授我艺者,敬之如父母,作为终身同业伴侣,彼有急需,我接济之。视彼儿女,犹我兄弟,如欲受业,当免费并无条件传授之。凡我所知,无论口授书传,俱传之吾与吾师之子及发誓遵守此约之生徒,此外不传与他人。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柬我的父亲是军医一切堕落和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与他人,并不作该项之指导,虽有人请求亦必不与之。尤不为妇人施堕胎手术。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凡患结石者,我不施手术,此则有待于专家为之。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尤不作诱奸之事。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尚使我严守上述誓言时,请求神只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光荣,我苟违誓,天地鬼神实共殛之。

因此,父亲奉命调山西潞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北方大学医学院”去当教员。

这所医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39年的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和第十八集团军卫生学校也叫白求恩医学部。随着时间和历史的进程:这个医学院1948年与北方大学医学院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医科大学”,1949年与天津陆军总医院合组为天津军医大学,1951年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1954年第一、第三军医大学合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1958年第一军医大学移交地方领导,定名为长春医学院,1959年更名为吉林医科大学,1978年恢复校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2000年与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成为新的吉林大学。

第五节:父亲回川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父亲以1932年毕业于军医学校。从军医少尉、军医中尉到军医上尉。从19379月随川军出川,从军医上尉到军医少校、军医中校,由军医、军医教官、野战医院院长、军医视察官、医务长,卫生大队长。从重庆出川,经湖北、湖南、河南、陕西、山西、云南、甘肃、又转陕西、山西、陕西回四川。纵横往返十多个省,其目的都是为了“中国领土完整,中华民族的生存”,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艰苦卓越的抗日战争。现在终于回到生他养他成长的四川大地。为了抗战,四川人从19379月在川军总司令刘湘;副总司令邓锡侯的带领下,扛着“死”字旗出川30多万将士。抗战八年,陆续派出新兵员300多万,成为抗日战争中四川省出人最多,出物资(财政)最多的省。也是牺牲最大的省,能够重新回到四川这片大地的抗战老兵确实不易。

早在西安解放之初,中共中央对贺龙以后的工作就已作过考虑。1949523日,毛泽东在部署各野战军向全国进军的电报中,明确指出:“一野(4个兵团35万人 )年底以前可能占领兰州、宁夏、青海,年底或年初准备兵分两路:一路由彭德怀率领位于西北,并于明春开始经营新疆;一路由贺龙率领经营川北,以便与二野协作解决贵州、四川、西康三省。”因此,在担任西安军管会主任期间,贺龙即与彭德怀等商量,从西北地区抽出地方干部4528人、军队干部1512人,集中在山西临汾,进行南下的准备工作。他又与李井泉商量,从晋绥分局、晋绥军区机关抽出一些干部,组成调查小组,化装成商人、老百姓,潜入西南,调查了解当地的军事、政治、经济情况,为向那里进军作准备。

父亲随贺龙的部队到成都后,由于多年抗日战争和后来的战争的转战南北,回到四川就病倒了,先后在解放军4648野战医院住院治疗。1949年在这种情况下回到原籍四川省荣昌县。

(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