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全生产危险源管理

 cxag 2018-08-10

第一章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

组成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

应急预案

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

重大危险源的监察

几个基本概念

危险: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危险源:指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职业病、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失的因素。

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重大危险源:

       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临界量:指国家法律和条例根据具体情况规定的一种或一类特定危险物质的数量,如果超过这个数量,设施或单元就被定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属于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概念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我国劳动部1995年发布的《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中,把重大事故隐患定义为: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事故: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重大事故:在重大危险设施内的一项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的,突发性的事故,如严重泄漏,火灾或爆炸,其中涉及到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并导致对工人、公众或环境造成即刻的或延期的严重危险。

重大危险设施:不论长期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类危险物质的设施(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

(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 :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的人体伤亡事故.

(2)车辆伤害: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使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 、下落 、 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 :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中发生的挤压、坠落物体打击和触电

(5)触电 :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7)灼烫 :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物理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8)火灾

(9)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10)坍塌 (11)冒顶片帮(12)透水 (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压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

(20)其他伤害

2.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1)厂址:

(2)总平面布置:

(3)道路及运输:

(4)建(构)筑物

(5)工艺过程

(6)生产设备、装置

(7)作业环境

(8)安全管理措施

(1)厂址:

           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等方面分析、识别。

(2)总平面布置

          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氧气站、乙炔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道路、储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3)道路及运输

          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运输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4)建(构)筑物

           从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从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5)工艺过程

a.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b.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可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及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识别

c.根据典型的单元过程(单元操作)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辩识

(6)生产设备、装置

      对于工艺设备可从高温、低温、高压、腐蚀、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等方面进行识别。

      对机械设备可从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等方面进行辩识

      对电气设备可从触电、断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等方面进行识别

      注意识别高处作业设备、特殊单体设备(如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

(7)作业环境

      注意识别存在毒物、噪声、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粉尘及其他有害因素的作业部位

(8)安全管理措施

      可以从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日常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识别

金属非金属矿山风险的特点:

1.极易导致事故且后果严重     

金属非金属矿山的生产每时每刻都处在变动之中,采矿、掘进、凿岩爆破等均随着生产的推进而不断变化,加上地址条件的变化莫测,风险难以控制,经常造成重特大伤亡事故,主要有:大面积坍塌和冒顶片帮、透水、中毒、窒息、火灾等。    根据统计资料表明,在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过程中60%以上的事故是冒顶片帮和坍塌事故,有效控制此类事故的发生是企业安全健康管理的重点。

2.高风险作业普遍   

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过程中大量存在高风险作业、高风险环境、高风险物料和高风险设备。如爆破作业、开采作业、开拓作业、支护作业、检修作业、安装作业、露天采剥作业、高处作业、雷管、炸药、有害气体、放射性,通风机,提升设备等。

3.操作人员资质要求高

     由于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生产过程的高风险特性,操作人员上岗资质要求较高,除一般工业企业生产中所需的资质外,还包括:爆破工、信号工、把钩工、矿井泵工、风机操作工、主提升机操作工、绞车操作工、尾矿工、安全检查人员等。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目的

(1)预防事故的发生。

(2)事故一旦发生,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在最低程度。

一、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1)是防止重大工业事故的第一步;

  (2)辨识的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及《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3)通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的标准,确定其是否为重大危险源;

1 贮罐区(贮罐)

贮罐区(贮罐)重大危险源是指贮存表1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且贮存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贮罐区或单个贮罐。

贮存量超过其临界量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贮罐区(贮罐)内有一种危险物品的贮存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

贮罐区内贮存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贮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

表1  贮罐区(贮罐)临界量表 

表2  毒性物质分级 

2 库区(库)

库区(库)重大危险源是指储存表3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且贮存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库区或单个库房。

储存量超过其临界量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库区(库)内有一种危险物品的储存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

库区(库)内贮存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储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 

表3  库区(库)临界量表 

3 生产场所

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使用表4中所列类别的危险物品量达到或超过其临界量的设施或场所。

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单元内现有的任一种危险物品的量达到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

单元内有多种危险物品且每一种物品的贮存量均未达到或超过其对应临界量,但满足下面的公式:

表4  生产场所临界量表 

4 危险房屋 

按《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已鉴定或确定为危险房屋,且建筑面积≥1000m2或者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30人以上伤亡。 

5 压力管道 

长输管道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1.6MPa的管道;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大于等于200km且管道公称DN≥300mm的管道

公用管道

中压和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200mm。

工业管道

输送GB5044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化气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 mm的管道;

输送GB5044中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50160及GBJ16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设计压力≥4MPa的管道;

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流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设计压力≥4MPa,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6 锅炉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

 蒸汽锅炉

  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0t/h。

 热水锅炉

  额定出水温度大于等于120℃,且额定功率大于等于14MW。 

7 压力容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

 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 

 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100MPam3的压力容器(群)。

8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

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使用、贮存场所

   放射性同位素指不包括作为核燃料、核原料、核材料的其他放射性物质; 

 射线装置的生产、使用场所

   射线装置指X线机、加速器及中子发生器 

9 煤矿(井工开采)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矿井:

高瓦斯矿井;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

煤层自然发火期≤6个月的矿井;

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及以上的矿井。

10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矿井:

瓦斯矿井;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

有自燃发火危险的矿井;

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

11 露天矿(含采石场)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矿山:

滑坡或地面变形会严重影响到周边重要工业设施或民用设施安全的矿山;

大型露天矿山(年产量大于200万吨/年的黑色冶金矿山,或年产量大于100万吨/年的有色冶金矿山、化学矿山、磷矿、硫铁矿等)。

12 尾矿库
全库容≥100万m3或者坝高≥30m的尾矿库。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根据危险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临界量标准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确认后,就应对其进行风险分析评价。

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2)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3)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

(4)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联合作用;

(5)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

1)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全面负责;

2)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

3) 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的首次安全评估应委托国家认可的有资质条件的中介机构评估; 

4)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在生产过程、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

5)生产经营单位应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6)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的实施方案;  

7)生产经营单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8)生产经营单位应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信息告知相关单位和人员;

9)生产经营单位应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10)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的检测,对重要的设备、设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测、检验,做好检测、检验纪录;

1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

12)对存在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整改,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并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1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制定相应的现场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救援预案的各项措施,每年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 

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生产经营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2)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地区的重大危险源应做好备案工作;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对重大危险源各类信息实施动态管理;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重大危险源存在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生产经营单位立即整改;在整改前或者整改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生产经营单位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难以立即整改的,要限期完成整改,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监控措施。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申报

申报登记工作的意义和依据 

 申报登记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重大危险源的申报范围和内容

 重大危险源申报表

1 申报登记工作的意义和依据 

意义:

           对重大危险源重点监督与科学管理,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实施“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科技兴安”和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的具体体现,对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转变工作方法,抓好事前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申报登记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申报登记工作的目标:

    实现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的科学化和制度化。

申报登记工作的任务:

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状况和分布,建立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评价、分级监察管理体系;建立省、市、区(县)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体系; 

指导存在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和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系统; 

建立国家、省、市、区(县)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信息管理网络系统。   

3 重大危险源的申报范围和内容 

重大危险源:

           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 

重大危险源申报的范围:

 贮罐区(贮罐)  压力容器 

    库区(库)         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  

    生产场所              煤矿(井工开采) 

    危险房屋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 压力管道              露天矿(含采石场) 

    锅炉                      尾矿库 

4重大危险源申报表  

填表注意事项

 重大危险源申报表

 重大危险源申报表填表说明 

4.1 填表注意事项 

重大危险源申报表格分为: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基本情况表。

填表时,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填写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以及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

      生产经营单位存在哪一类别的重大危险源填报相应的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每个重大危险源填表一份。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及其他可能给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后果的重大危险源应填写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基本情况表。 

重大危险源申报表的填报、图文资料,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按照规范填写,如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表格内容要认真逐项填写,无此项内容时填写无,因故无法填写的内容应注明原因。

 当重大危险源申报涉及保密数据时,应遵守有关保密规定。 

4.2 重大危险源申报表 

表1: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

表2-1:贮罐区(贮罐)基本特征表

表2-2:库区(库)基本特征表

表2-3:生产场所基本特征表

表2-4:危险房屋基本特征表

表2-5:压力管道基本特征表

表2-6:锅炉基本特征表

表2-7:压力容器基本特征表

表2-8: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基本特征表

表2-9:煤矿(井工开采)基本特征表

表2-10: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基本特征表

表2-11:露天矿(含采石场)基本特征表

表2-12:尾矿库基本特征表

表3: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基本情况表

4.3 重大危险源申报表填表说明 

填空类:

填写数值。如设计能力、实际产量、煤尘爆炸指数、矿井最大涌水量等等。数值填写要求准确,数值填写请按申报表中给出的单位填写。

数值以外的其它类型的数据,如名称、地址、日期、电话、型号以及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说明等。名称应写全称,地址应写详细,主要问题说明应抓住重点,简明扼要。 

选择类:

单项选择。针对填表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最合适的选项。

多项选择。对于某一项目,给出几种选择,如“矿山存在以下哪几种灾害类型”、“带式输送机有以下哪几种防火措施”等。

    考虑到现场实际情况比较复杂,在选择时可能没有特别合适的选项,可以选择“其它”,但必须写出具体的项目内容。

第三章、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法律要求

二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三事故应急预案的策划与编制

 四应急预案的演练.

一、《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第三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第六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第六十九条规定: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第八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二)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或者未进行评估、监控,或者未制定应急预案的;

二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

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包括: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环境破坏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l) 营救受害人员,保护其他人员。

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

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由于重大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应及时指导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必要时迅速撤离出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

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2)迅速控制事态,防止事故扩大

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及时控制住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

只有及时地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

特别对发生在城市或人口稠密地区的化学事故,应尽快组织工程抢险队与事故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及时控制事故继续扩展。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

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监测等措施,

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本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的状态。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的发生原因和事故性质,

评估出事故的危害范围和危险程度,

查明人员伤亡情况,

做好事故原因调查,

并总结救援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二)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

应急工作涉及的范围:

技术事故

自然灾害(引发)

城市生命线(水、电、煤气、油)

重大工程

公共活动场所

公共交通

公共卫生

人为突发事件等多个公共安全领域。

特点:1.不确定性和突发性  

不确定性和突发性是各类公共安全事故、灾害与事件的共同特征,

大部分事故都是突然爆发,爆发前基本没有明显征兆,而且一旦发生,发展蔓延迅速,甚至失控。

特点:2.应急活动的复杂性

应急活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

事故、灾害或事件影响因素与演变规律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的多变性;

众多来自不同部门参与应急救援活动的单位,在信息沟通、行动协调与指挥、授权与职责、通讯等方面的有效组织和管理;

应急响应过程中公众的反应、恐慌心理、公众过急等突发行为复杂性等。

较强的专业技术支持,包括:易燃、有毒危险物质、复杂危险工艺、矿山井下事故处置等

对每一行动方案、监测以及应急人员防护等都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支持下进行决策。

特点:3.后果易猝变、激化和放大

公共安全事故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后果一般比较严重,能造成广泛的公众影响,

应急处理不慎,就可能改变发生混乱和冲突,会使卷入人群数量增加和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后果加大,猝变、激化与放大,造成失控状态。

不但迫使应急呼应升级,甚至可导致社会性危机出现,使公众立即陷入巨大的动荡与恐慌之中。

因此,重大事故(件)的处置必须坚决果断,而且越早越好,防止事态扩大。

三、事故应急管理的过程

尽管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不只限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

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

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4个阶段:

预防

准备

响应

恢复

(一)预防

在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

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

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如加大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工厂选址的安全规划、减少危险物品的存量、设置防护墙以及开展公众教育等。

从长远看,低成本、高效率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二)准备

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

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包括:

应急体系的建立、

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的落实、

预案的编制、

应急队伍的建设、

应急设备(施)与物资的准备和维护、

预案的演练、

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

其目标是保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

(三)响应

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包括:

事故的报警与通报

人员的紧急疏散

急救与医疗

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

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和外部求援等。

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四)恢复

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

首先应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

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要求立即进行的恢复工作包括事故损失评估、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

在短期恢复工作中,应避免出现新的紧急情况。

长期恢复包括厂区重建和受影响区域的重新规划和发展。

在长期恢复工作中,应吸取事故和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开展进一步的预防工作和减灾行动。

四、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

(一)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

由于潜在的重大事故风险多种多样,所以相应每一类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措施可能千差万别,但其基本应急模式是一致的。

构建应急救援体系,应贯彻顶层设计和系统论的思想,以事件为中心,以功能为基础,分析和明确应急救援工作的各项需求,在应急能力评估和应急资源统筹安排的基础上,科学地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应急救援体系,保障各级应急救援体系的统一和协调。 

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由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法制基础和应急保障系统4部分构成,如图5-1所示。

1.组织体制

应急救援体系组织体制建设中的

管理机构

——是指维持应急日常管理的负责部门;

功能部门

包括:与应急活动有关的各类组织机构,如消防、医疗机构等;

应急指挥

——是在应急预案启动后,负责应急救援活动场外与场内指挥系统;

救援队伍

则由专业和志愿人员组成。

2.运作机制

应急救援活动一般划分为4个阶段

应急准备

初级反应

扩大应急

应急恢复

应急机制与这四阶段的应急活动密切相关。

应急运作机制主要由4个基本机制组成:

统一指挥

分级响应

属地为主

公众动员

统一指挥是应急活动的最基本原则。应急指挥一般可分为:

集中指挥与现场指挥,或场外指挥与场内指挥等。

必须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组织协调下行动,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统一号令,步调一致。

分级响应是指在初级响应到扩大应急的过程中实行的分级响应的机制。

属地为主强调“第一反应”的思想和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

公众动员机制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3.法制基础

法制建设是应急体系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开展各项应急活动的依据,与应急有关的法规可分为4个层次:

由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如紧急状态法、公民知情权法和紧急动员法等;

由政府颁布的规章,如应急救援管理条例等;

包括预案在内的以政府令形式颁布的政府法令、规定等;

与应急救援活动直接有关的标准或管理办法等。

4.保障系统

列于应急保障系统第一位的是信息与通讯系统,构筑集中管理的信息通讯平台是应急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建设。

应急信息通讯系统要保证所有预警、报警、警报、报告、指挥等活动的信息交流快速、顺畅、准确,以及信息资源共享;

物资与装备不但要保证有足够的资源,而且还要实现快速、及时供应到位;

人力资源保障包括专业队伍的加强、志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培训教育;

应急财务保障应建立专项应急科目,如应急基金等,以保障应急管理运行和应急反应中各项活动的开支。

(二)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机制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应根据

事故的性质

严重程度

事态发展趋势

控制能力

实行分级响应机制。

对不同的响应级别,相应地明确事故的通报范围、应急中心的启动程度、应急力量的出动和设备、物资的调集规模、疏散的范围、应急总指挥的职位等。

典型的响应级别通常可分为3级:

1.一级紧急情况

必须利用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的紧急情况,或者需要各个部门同外部机构联合处理的各种紧急情况,通常要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在该级别中:

做出主要决定的职责通常是紧急事务管理部门。

现场指挥部可在现场做出保护生命和财产以及控制事态所必需的各种决定。

解决整个紧急事件的决定,应该由紧急事务管理部门负责。

2.二级紧急情况

需要两个或更多个部门响应的紧急情况。

该事故的救援需要有关部门的协作,并且提供人员、设备或其他资源。

该级响应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来统一指挥现场的应急救援行动。

 3.三级紧急情况

能被一个部门正常可利用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

正常可利用的资源指在该部门权力范围内通常可以利用的应急资源,包括人力和物力等。

必要时,该部门可以建立一个现场指挥部,所需的后勤支持、人员或其他资源增援由本部门负责解决。

(三)事故救援响应程序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应急响应程序,按过程可分为:

接警

响应级别确定

应急启动

救援行动

应急恢复

应急结束

如图5-2所示。

1.接警与响应级别确定——接到事故报警后,按照工作程序,对警情做出判断,初步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响应关闭。

2.应急启动——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如通知应急中心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通知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包括应急队伍和物资、装备等)、成立现场指挥部等。

3.救援行动——有关应急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后,迅速开展事故侦测、警戒、疏散、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专家组为救援决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当事态超出响应级别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向应急中心请求实施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4.应急恢复——救援行动结束后,进人临时应急恢复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

5.应急结束——执行应急关闭程序,由事故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

(四)现场指挥系统的组织结构

重大事故的现场情况往往十分复杂,且汇集了各方面的应急力量与大量的资源,应急救援行动的组织、指挥和管理成为重大事故应急工作所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应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①太多的人员向事故指挥官汇报;

②应急响应的组织结构各异,机构间缺乏协调机制,且术语不同;

③缺乏可靠的事故相关信息和决策机制,应急救援的整体目标不清或不明;

④通讯不兼容或不畅;

⑤授权不清或机构对自身现场的任务、目标不清。

对事故势态的管理方式决定了整个应急行动的效率,为保证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对事故现场的所有应急救援工作实施统一的指挥和管理,即:

建立事故指挥系统(ICS),形成清晰的指挥链,以便及时地获取事故信息、分析和评估势态,

确定救援的优先目标,决定如何实施快速、有效的救援行动和保护生命的安全措施,

指挥和协调各方应急力量的行动,高效地利用可获取的资源,

确保应急决策的正确性和应急行动的整体性和有效性。

现场应急指挥系统的结构应当在紧急事件发生前就已建立,预先对指挥结构达成一致意见,将有助于保证应急各方明确各自的职责,并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更好地履行职责。

现场指挥系统模块化的结构由5个核心应急响应职能组成 :

指挥

行动

策划

后勤

资金/行政

如图5-3所示。

1.事故指挥官


事故指挥官负责现场应急响应所有方面的工作,包括:

确定事故目标及实现目标的策略,批准实施书面或口头的事故行动计划,

高效地调配现场资源,落实保障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措施,管理现场所有的应急行动。

事故指挥官可将应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信息收集与发布,与应急各方的通讯联络。分别指定相应的负责人,如信息负责人、联络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

各负责人直接向事故指挥官汇报。其中:

信息负责人负责及时收集、掌握准确完整的事故信息,包括事故原因、大小、当前的形势、使用的资源和其他综合事务,并向新闻媒体、应急人员及其他相关机构和组织发布事故的有关信息;

联络负责人负责与有关支持和协作机构联络,包括到达现场的上级领导、地方政府领导等;

安全负责人负责对可能遭受的危险或不安全情况提供及时、完善、详细、准确的危险预测和评估,制定并向事故指挥官建议确保人员安全和健康的措施,从安全方面审查事故行动计划,制定现场安全计划等。

2.行动部

行动部负责所有主要的应急行动,包括:

消防与抢险

人员搜救

医疗救治

疏散与安置

所有的战术行动都依据事故行动计划来完成。

3.策划部

策划部负责、收集、评价、分析、发布事故相关的战术信息,

准备和起草事故行动计划,并对有关的信息进行归档。

4.后勤部

后勤部负责:

为事故的应急响应提供

设备、设施、物资、人员、运输、服务

5.资金/行政部

资金/行政部负责:

跟踪事故的所有费用并进行评估,

承担其他职能未涉及的管理职责。

(四)现场指挥系统的组织结构

事故现场指挥系统的模块化结构的一个最大优点是允许根据现场的行动规模,灵活启用指挥系统相应的部分结构,因为很多的事故可能并不需要启动策划、后勤或资金/行政模块。

需要注意的是,对没有启用的模块,其相应的职能由现场指挥官承担,除非明确指定给某一负责人。

当事故规模进一步扩大,响应行动涉及到跨部门、跨地区或上级救援机构加人时则可能需要开展联合指挥,即由各有关主要部门代表成立联合指挥部,该模块化的现场系统则可以很方便地扩展为联合指挥系统。

第二节 事故应急预案的策划与编制

一、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

事故应急预案在应急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

事故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及其影响和后果的严重程度,为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的各个方面所预先做出的详细安排,是开展及时、有序和有效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行动指南。

1.事故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 

(1) 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有据可依,尤其是培训和演习工作的开展。

(2) 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3) 是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可以针对特定危害编制专项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措施、进行专项应急准备和演习。

(4) 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上级应急部门的协调。

(5) 有利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2.策划应急预案时应考虑的因素 

策划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下列因素:

(1)重大危险普查的结果,包括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重大事故隐患情况等。

(2)本地区的地质、气象、水文等不利的自然条件(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及其影响。

(3)本地区以及国家和上级机构已制定的应急预案的情况。

(4)本地区以往灾难事故的发生情况。

(5)功能区布置及相互影响情况。

(6)周边重大危险可能带来的影响。

(7)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

应急预案可分为3个层次,如图5-4所示。

对应急预案合理地划分层次,是将各种类型应急预案有机组合在一起的有效方法。

(一)综合预案

综合预案相当于总体预案,从总体上阐述:

预案的应急方针、政策,

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应的职责,

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等。

通过综合预案,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应急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及预案的文件体系。

更重要的是,综合预案可以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和“底线”,对那些没有预料的紧急情况也能起到一般的应急指导作用。

(二)专项预案 

专项预案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如危险物质泄漏、火灾、某一自然灾害等的应急而制定的。

专项预案是在综合预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某种特定危险的特点,对应急的形势、组织机构、应急活动等进行更具体的阐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三)现场预案

现场预案是在专项预案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而编制的。它是针对特定的具体场所(即以现场为目标),通常是该类型事故风险较大的场所、装置或重要防护区域等所制定的预案。

如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预案下编制的某重大危险源的应急预案等。

现场应急预案的特点是:

针对某一具体场所的该类特殊危险及周边环境情况,

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应急救援中的各个方面做出具体、周密而细致的安排,

因而现场预案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对现场具体救援活动的指导性。

现场预案的另一特殊形式为单项预案。

单项预案可以是针对一大型公众聚集活动(如经济、文化、体育、民俗、娱乐、集会等活动)或高风险的建设施工或维修活动(如人口高密度区建筑物的定向爆破、生命线施工维护等活动)而制定的临时性应急行动方案。

随着这些活动的结束,预案的有效性也随之终结。单项预案主要是针对临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预先对相关应急机构的职责、任务和预防性措施作出的安排。

三、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

不同的应急预案由于各自所处的层次和适用的范围不同,因而在内容的详略程度和侧重点上会有所不同,但都可以采用相似的基本结构。

如图5-5所示的“1+4”预案编制结构,是由一个基本预案加上应急功能设置、特殊风险管理、标准操作程序和支持附件构成的。

(一)基本预案

基本预案是应急预案的总体描述,主要:

阐述应急预案所要解决的紧急情况、应急的组织体系、方针、应急资源、应急的总体思路,

并明确各应急组织在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中的职责以及应急预案的演练和管理等规定。

(二)应急功能设置

应急功能是指针对各类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中通常采取的一系列的基本应急行动和任务,如:指挥和控制、警报、通讯、人群疏散与安置、医疗、现场管制等。

(三)特殊风险管理  

特殊风险指根据某类事故灾难、灾害的典型特征,需要对其应急功能做出针对性安排的风险。

应说明处置此类风险应该设置的专有应急功能或有关应急功能所需的特殊要求,明确这些应急功能的责任部门、支持部门、有限介入部门以及它们的职责和任务,为制定该类风险的专项预案提出特殊要求和指导。

(四)标准操作程序 

各应急功能的主要责任部门必须组织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为应急组织或个人提供履行应急预案中规定职责和任务的详细指导。

标准操作程序应保证与应急预案的协调和一致性,其中重要的标准操作程序可作为应急预案附件或以适当方式引用。

(五)支持附件  

支持附件主要包括:

应急救援的有关支持保障系统的描述及有关的附图表,如:

危险分析附件,

通讯联络附件,

法律法规附件,

机构和应急资源附件,

教育、培训、训练和演习附件,

技术支持附件,协议附件,

其他支持附件等。

从广义上来说,应急预案是一个由各级文件构成的文件体系,它不仅是应急预案本身,也包括针对某个特定的应急任务或功能所制定的工作程序等。

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可包括4级文件体系:

预案、程序、指导书、记录

 四、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包括下面5个过程:

(1)成立由各有关部门组成的预案编制小组,指定负责人。

(2)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

辨识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风险,并进行影响范围和后果分析(即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和风险分析);

分析应急资源需求,评估现有的应急能力。

(3)编制应急预案。

根据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的结果,确定最佳的应急策略。

(4)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预案编制后应组织开展预案的评审工作,包括:

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以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与实际情况的符合性。

预案经评审完善后,由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并按规定报送上级有关部门备案。

(5)应急预案的实施。预案经批准发布后,应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如:

开展应急预案宣传、

教育和培训,

落实应急资源并定期检查,

组织开展应急演习和训练,

建立电子化的应急预案,

对应急预案实施动态管理与更新,并不断完善。

五、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所需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其核心内容如下:

(1)对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及其后果的预测、辨识和评估。

(2)规定应急救援各方组织的详细职责。

(3)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

(4)应急救援中可用的人员、设备、设施、物资、经费保障和其他资源,包括社会和外部援助资源等。

(5)在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发生时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的措施。

(6)现场恢复。

(7)其他,如应急培训和演练,法律法规的要求等。

应急预案是整个应急管理体系的反映,它不仅包括事故发生过程中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而且还应包括事故发生前的各种应急准备和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恢复,以及预案的管理与更新等。

因此,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按相应的过程可分为6个一级关键要素,包括:

①方针与原则;

②应急策划;

③应急准备;

④应急响应;

⑤现场恢复;

⑥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一)方针与原则

应急救援体系首先应有一个明确的方针和原则来作为指导应急救援工作的纲领。

方针与原则反映了应急救援工作的优先方向、政策、范围和总体目标,如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

方针与原则还应体现事故损失控制、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以及持续改进的思想。

(二)应急策划 

应急预案的对象可能是某一类或多类可能的重大事故类型。

应急预案的制定必须基于对所针对的潜在事故类型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评价,识别出重要的潜在事故类型、性质、区域、分布及事故后果,同时,根据危险分析的结果,分析应急救援的应急力量和可用资源情况,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在进行应急策划时,应当列出国家、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作为预案的制定、应急工作的依据和授权。

应急策划包括3个二级要素:

危险分析、资源分析、法律法规要求

1.危险分析

危险分析的最终目的是:

要明确应急的对象(可能存在的重大事故);

事故的性质及其影响范围、后果严重程度等。

为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减灾措施提供决策和指导依据。

危险分析包括:

危险识别

脆弱性分析

风险分析

危险分析应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危险分析的结果应能提供:

(1)地理、人文(包括人口分布)、地质、气象等信息。

(2)功能布局(包括重要保护目标)及交通情况。

(3)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及主要危险物质种类、数量及理化、消防等特性。

(4)可能的重大事故种类及对周边的后果分析。

(5)特定的时段(如人群高峰时间、度假季节、大型活动等)。

(6)可能影响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

 2.资源分析 

针对危险分析所确定的主要危险,明确应急救援所需的资源,列出可用的应急力量和资源,包括:

①各类应急力量的组成及分布情况;

②各种重要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情况;

③上级救援机构或周边可用的应急资源。

通过资源分析,可为应急资源的规划与配备、与相邻地区签订互助协议和预案编制提供指导。

3.法律法规要求

有关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是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前提保障。

应急策划时,应列出国家、省、地方涉及应急各部门职责要求以及应急预案、应急准备和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文件,以作为预案编制和应急救援的依据和授权。

(三)应急准备

应急预案能否在应急救援中成功地发挥作用,不仅仅取决于应急预案自身的完善程度,还取决于应急准备的充分与否。

应急准备应当依据应急策划的结果开展,包括:

各应急组织及其职责权限的明确

应急资源的准备

公众教育

应急人员培训

预案演练

互助协议的签署等。

(四)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包括应急救援过程中一系列需要明确并实施的核心应急功能和任务,这些核心功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相互之间又密切联系,构成了应急响应的有机整体。

应急响应的核心功能和任务包括:

接警与通知,

指挥与控制,

警报和紧急公告,

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

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与安置,

医疗与卫生,

公共关系,

应急人员安全,

消防和抢险,

泄漏物控制。

(五)现场恢复

现场恢复也可称为紧急恢复,是指事故被控制住后所进行的短期恢复,从应急过程来说意味着应急救援工作的结束,进人到另一个工作阶段,即将现场恢复到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

在现场恢复的过程中仍存在潜在的危险,如余烬复燃、受损建筑倒塌等,所以应充分考虑现场恢复过程中可能的危险。

该部分主要内容应包括:

宣布应急结束的程序;

撤离和交接程序;

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现场清理和受影响区域的连续检测;

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等。

(六)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应急预案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文件,具有法规权威性。

所以应当对预案的制定、修改、更新、批准和发布做出明确的管理规定。

并保证定期或在应急演习、应急救援后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针对实际情况以及预案中所暴露出的缺陷,不断地更新、完善和改进。

第三节应急预案的演练

应急预案的演练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其重要作用突出体现在:

可在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

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包括人力和设备等),

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协调,

增强公众应对突发重大事故救援的信心和应急意识,

提高应急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

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

提高各级预案之间的协调性,

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一、演练的类型

可采用不同规模的应急演练方法对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周密性进行评估,如:

桌面演练

功能演练

全面演练

(一)桌面演练

桌面演练是指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及其标准工作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行动的演练活动。

桌面演练的特点是对演练情景进行口头演练,一般是在会议室内举行。

其主要目的是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

桌面演练一般仅限于有限的应急响应和内部协调活动,应急人员主要来自本地应急组织,事后一般采取口头评论形式收集参演人员的建议,并提交一份简短的书面报告,总结演练活动和提出有关改进应急响应工作的建议。

桌面演练方法成本较低,主要为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做准备。

(二)功能演练

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举行的演练活动,

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

功能演练比桌面演练规模要大,需动员更多的应急人员和机构,因而协调工作的难度也随着更多组织的参与而加大。

演练完成后,除采取口头评论形式外,还应向地方提交有关演练活动的书面汇报,提出改进建议。

(三)全面演练

全面演练指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

全面演练一般要求持续几个小时,采取交互式方式进行,演练过程要求尽量真实,调用更多的应急人员和资源,并开展人员、设备及其他资源的实战性演练,以检验相互协调的应急响应能力。

演练完成后,除采取口头评论、书面汇报外,还应提交正式的书面报告。

确定采取哪种类型的演练方法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应急预案和响应程序制定工作的进展情况。

(2)本辖区面临风险的性质和大小。

(3)本辖区现有应急响应能力。

(4)应急演练成本及资金筹措状况。

(5)有关政府部门对应急演练工作的态度。

(6)应急组织投入的资源状况。

(7)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颁布的有关应急演练的规定。

无论选择何种演练方法,应急演练方案必须与辖区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的需求和资源条件相适应。

二、演练的参与人员

应急演练的参与人员包括:

参演人员

控制人员

模拟人员

评价人员

观摩人员

这5类人员在演练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演练过程中都应佩戴能表明其身份的识别符。

(一)参演人员

参演人员是指在应急组织中承担具体任务,并在演练过程中尽可能对演练情景或模拟事件做出真实情景下可能采取的响应行动的人员,相当于通常所说的演员。

参演人员所承担的具体任务主要包括:

(1)救助伤员或被困人员。

(2)保护财产或公众健康。

(3)获取并管理各类应急资源。

(4)与其他应急人员协同处理重大事故或紧急事件。

(二)控制人员

控制人员是指根据演练情景,控制演练时间进度的人员。

控制人员根据演练方案及演练计划的要求,引导参演人员按响应程序行动,并不断给出情况或消息,供参演的指挥人员进行判断、提出对策。

其主要任务包括:

(1)确保规定的演练项目得到充分的演练,以利于评价工作的开展。

(2)确保演练活动的任务量和挑战性。

(3)确保演练的进度。

(4)解答参演人员的疑问,解决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保障演练过程的安全。

(三)模拟人员

模拟人员是指演练过程中扮演、代替某些应急组织和服务部门,或模拟紧急事件、事态发展的人员。

其主要任务包括:

(1)扮演、替代正常情况或响应实际紧急事件时应与应急指挥中心、现场应急指挥所相互作用的机构或服务部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些机构或服务部门并不参与此次演练。

(2)模拟事故的发生过程,如释放烟雾、模拟气象条件、模拟泄漏等。

(3)模拟受害或受影响人员。

(四)评价人员

评价人员是指负责观察演练进展情况并予以记录的人员。

其主要任务包括:

(1)观察参演人员的应急行动,并记录观察结果。

(2)在不干扰参演人员工作的情况下,协助控制人员确保演练按计划进行。

(五)观摩人员

观摩人员是指来自有关部门、外部机构和旁观演练过程的观众。

三、演练实施的基本过程  

由于应急演练是由许多机构和组织共同参与的一系列行为和活动,因此,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建立应急演练策划小组(或领导小组)是成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的关键。

策划小组应由多种专业人员组成,包括来自消防、公安、医疗急救、应急管理、市政、学校、气象部门的人员,以及新闻媒体、企业、交通运输单位的代表等;

必要时,军队、核事故应急组织或机构也可派出人员参加策划小组。

为确保演练的成功,参演人员不得参加策划小组,更不能参与演练方案的设计。

综合性应急演练的过程可划分为演练准备、演练实施和演练总结3个阶段,各阶段的基本任务如图5-6所示

四、演练结果的评价

应急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的效果做出评价,并提交演练报告,详细说明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按照对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将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为:

不足项

整改项

改进项

(一)不足项

不足项指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应急准备缺陷,可能导致在紧急事件发生时,不能确保应急组织或应急救援体系有能力采取合理应对措施,保护公众的安全与健康。

不足项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纠正。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确定为不足项时,策划小组负责人应对该不足项进行详细说明,并给出应采取的纠正措施和完成时限。

最有可能导致不足项的应急预案编制要素包括:职责分配,应急资源,警报、通报方法与程序,通讯,事态评估,公众教育与公共信息,保护措施,应急人员安全和紧急医疗服务等。

(二)整改项

整改项指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单独不可能在应急救援中对公众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应急准备缺陷。整改项应在下次演练前予以纠正。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整改项可列为不足项:

一是某个应急组织中存在2个以上整改项,共同作用可影响保护公众安全与健康能力的;

二是某个应急组织在多次演练过程中,反复出现前次演练发现的整改项问题的。

(三)改进项

改进项指应急准备过程中应予改善的问题。

改进项不同于不足项和整改项,

它不会对人员安全与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视情况予以改进,不必一定要求予以纠正。


联系人:迟元诚 

18661995667/137309971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