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门地名的沙地文化烙印

 连云港海之阔 2018-08-10

海门是泥沙沉积形成的陆地,先形成一个个沙洲,再逐渐连接形成陆地。居民都是移民,所以移民文化在镇名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姓氏类镇名:

海门的姓氏类镇名在镇名中占比最多,那是经商者捷足先登的记印,茅家镇就是其中的一个。据说因茅氏首先在这里开设踏子板(农贸市场)而得名,悦来镇是由杨悦来首先来此经商而得名。三和镇则是由徐、杜、沈三姓首先来此经商而得名,意为徐、杜、沈三姓和气生财的意思。其他如三阳镇(即姚、张、祁三家“向阳门弟春常在”的意思)、宋季镇(今属海门镇)、陈家镇(今万年境内)等等也由此而产生。

二、 盐垦类镇名

海门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盐垦史,由盐业而诞生,因垦殖而兴旺。因此许多镇名打上了盐垦的烙印:李灶镇(今余东镇)、王灶河镇(今王浩镇境内)、六甲镇(今刘浩镇)、六匡镇(今属悦来镇)、二匡镇(今属常乐镇)等等都是和盐垦有关的镇名。“灶”是用来烧盐的,所以一些镇由“灶”而得名,余东的煮盐业据说起源于吕洞宾的指点,所以有人又称余东为“吕灶”。“甲”和“匡”都是河网化式垦殖土地的结果,在海门北部称“甲”,南部称“匡”,于是也就产生了以“甲”和“匡”命名的集镇。

三、 传说类镇名:

海门在清代重涨后最先形成的沙洲是天补沙,据说第一批先民在天补沙筑堤围垦时,风浪数次冲决堤坝,无法筑堤,后来从潮水中冲来了一口烧盐的大铁锅,正好补在决堤处,于是堤坝就顺利筑成了,这就有了天补沙和天补镇。

传说类的镇名还有青龙港镇(今属三厂镇)、麒麟镇、狮子镇(今麒麟镇境内——已废)、凤凰桥(今属树勋镇)等,这些动物大都是传说中的镇邪吉祥的动物,表达了移民们的一种美好愿望。

四、崇启海同名镇

海门的移民线路在群众中有这样一种传说:“崇明搬海门(包括启东),上沙(海门)搬下沙(启东)”。也许崇、启、海三地相同的镇名正是这种说法的体现。如海门的汤家镇(今属三厂镇)和汲滨镇(属临江镇),据说是崇明汤家镇(属新村乡)和汲滨镇(属汲滨乡)的移民。又如崇、启、海三地的三星镇有五个:分别在崇明三星乡、建设乡(称下三星镇),海门三星镇,启东兆民镇和北星镇,另外在张家港沙地人地区有三兴镇;大新镇有四个:分别在崇明大新乡、海门三厂镇和海门镇、启东大新镇,张家港也有大新镇;朝阳镇也有四个:分别在崇明陈家镇乡,海门德胜镇,启东民主镇和寅阳镇。至于两地相同的镇名那就更多了,如崇明和海门二地都有的新河镇(海门属树勋镇、崇明属新河乡)、长兴镇(崇明属鳌山乡、海门属常乐镇);海门和启东二地都有的常乐镇(海门有常乐镇、启东属惠萍镇)、圩角镇(海门属海门镇——已废,启东属汇龙镇)。当然这些同名镇是不是对口移民的结果还有待考证,但可以说明崇、启、海三地有相同的文化源头。

据笔者查证,张家港也有许多地名与崇启海地区相同,如凤凰镇(树勋镇境内以前有凤凰桥),大新镇(海门、启东、崇明均有),万年村(海门有万年乡)等等。另外从一些生活习惯看,最典型的是把吃午饭叫做吃点心,只有崇启海沙地人和南沙县(包括现在的张家港和江阴、常熟的部分地区)人有此相同习惯。有人考证崇启海沙地人就是来自古时候的南沙县也许不无道理,一些沙地人自称南沙人也就不奇怪了。

更有意思的是,沙地人所在地区的地名中,有些字出现频率很高:

如丰、星、兴、新、余等

五、 象形类镇名:

海门在陆地形成之前,是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小沙洲,移民到这些无名沙洲后,有的就根据沙洲的形态给集镇起了名,于是就出现了各种象形类集镇。磨框镇(今属德胜镇)的沙洲形成时似三角状,像人们磨面用的磨框一样因而得名磨框镇;褡裢镇(今属海门镇),褡裢是古时人们褡在肩膀前后的钱袋,褡裢沙好似二块褡裢一样连接而得名。

象形类镇名还有拳头镇(今刘浩境内——已废)、大脚镇(今三和境内——已废)、癞巴镇(今麒麟境内——已废)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