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三百首,一天学一首——《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齐鲁甄人 2018-08-10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名词解释

1.终南山:又称南山,秦岭山峰之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唐时士子多隐居于此山。过:拜访。斛(hú)斯:复姓。山人:隐士。

2.碧山:指终南山。下:下山。

3.却顾:回头望。所来径:下山的小路。

4.苍苍:一说是指灰白色,但这里不宜作此解,而应解释苍为苍翠、苍茫,苍苍叠用是强调群山在暮色中的那种苍茫貌。翠微:青翠掩映的山峦深处。此处指终南山。

5.相携:下山时路遇斛斯山人,携手同去其家。及:到。田家:田野山村人家,此指斛斯山人家。

6.荆扉:柴门,以荆棘编制。

7.青萝:即女萝,攀缠在树枝上下垂的藤蔓。行衣:行人的衣服。

8.得所憩:得到休息之所,指被人留宿。

9.挥:举杯。

10松风:古乐府琴曲名,即《风入松曲》,此处也有歌声随风而入松林的意思。

11.河星稀:银河中的星光稀微,谓夜已深。一作“星河稀”。

12.陶然:欢乐的样子。忘机:道家语,忘记世俗的机心。此指心地旷达淡泊,与世无争。机,机巧之心。


知人论世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他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李阳冰《草堂集序》、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新唐书》本传,都说他是凉武昭王李暠(hào)九世孙。这样他就与唐皇室属于同一世系。但这一说法存在许多矛盾。《新唐书·宗室世系表》没有李白这一支家族的名字。唐玄宗曾下诏甄(zhēn)序皇室族属,李白也未曾入籍。于是学界遂产生种种异说。陈寅恪提出李白为胡人。詹锳、(日)松浦友久证成其说。胡怀琛提出李白是“突厥化的中国人”。周勋初从李白家人的名字寓意、夷夏观念、丧葬习俗、异端思想诸方面,也对李白的文化背景提出了种种疑问。此外,尚有李白是隋末凉王李轨之后 、陇西李氏丹阳房始祖李伦之后、李陵之后、李建成之后、李抗之后、太祖李虎侄子达摩之后、太祖曾侄孙之说。而关于李白的出生地则有条支(在今阿富汗喀布尔与加兹尼一带)说、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说、长安说、蜀说。大约在李白五岁的时候,随家从碎叶迁居至蜀之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李白说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可知他早期曾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李白少居蜀中,读书学道,青年时四处漫游。曾奉诏供奉翰林,不久遭谗去职。安史之乱时参加永王李麟幕府,被牵连,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病逝于安徽当涂。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以浪漫的笔法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他的诗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清新自然,风格豪放雄健,有“诗仙”之称。


整体赏析

首句“暮从碧山下”,点出时间,已是夜幕降临时分,并引出下面的“山月随人归”句,明月有情,伴随我一同归去。

第三句“却顾所来径”,写出诗人对终南山的余情,用回头环顾来表达对山的留恋之情,虽然不是正面描写,却是情中有景。

第四句正面写山景:山林小径苍茫一片,笼罩着青翠的山气。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这二句简单几笔就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偶遇、相邀、同归、迎客,用词精炼、准确。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写出了田家庭园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羡慕之情。清幽的小路旁边翠竹交错,青萝低垂拂弄着行人衣服。在这样的美景下,“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诗人为偶遇知音而兴致高涨,欢言笑谈,美酒共挥。一个“挥”字写出了两人畅怀豪饮的神情。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酒醉情浓,放声吟唱一曲,不觉已群星疏落,籁寂更深。

末句“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写出了“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快意,美景、佳肴、知音当前,人生的许多不如意、世俗的心机等等都一扫而光,诗情也显得淡泊而恬远。

李白的这首诗歌表面上是写田园生活,可是联系他当时所处的时代和境遇,不难看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羡慕正是因为他施展不了自己的宏图大志,所以写出“陶然共忘机”这种超然物外的诗句,也是他对政治失望的表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