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所有的细微活动都了了分明了,你已经走在解脱道路上

 天地虚怀xia 2018-08-10

心所有的细微活动都了了分明了,你已经走在解脱道路上


         有人问甘澎老师为何选择隆波甘恬作老师,甘澎老师说: 
 (1)隆波甘恬的体验不是从记忆而来,他的体验对我有吸引力。
 (2)他叫我去「作」,而不是叫我去「想」。
 (3)他作我的榜样。
 (4)他从不生气,有些事情让我觉得生气,但是他不生气;靠近长老时我内心感觉很清凉。
-----------------------
隆波甘恬开示: 
        佛陀的最根本教育是四念处,即观照身、受、心、法。
动中禅乃是以身念处为基础,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身体的一举一动开始训练觉性。等功夫日深,觉性增强后,其余的受、心、法三念处将自然地被观照到。我们要培养觉性,才能跟随佛陀的脚步到达涅槃。
 
    练习此法,智慧自然开展。要很放松,不要紧张地从头到尾都去觉知,动一次知道一次。一套动作完成,共觉知了十四次。觉知不是用肉眼去看,而是用心眼去观,意即停的时候知道停,不必去计数。

   
 觉性增强后,可以观照出思想的细微动作,何处生,何处灭,慢慢地心与我就会分开,不再执着。

   练习动中禅越轻松,觉性越容易增强;反之,若越紧张,则觉性越不明显。不要有任何负担。

      觉性的形成与增强是用身心去体会的,不是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去告诉自己什么是觉性。那是不牢靠的,是证不到名色分开的境界。觉性必须由自己建立,让身体的动作引导你,不必加上任何思考,让觉性自然显现。此时若有妄念,妄念自然消落,不会干扰我们。但是,这并不表示要去堵住妄念,不让妄念生起。运用觉性起观时,要切记自己是个绝对的旁观者:不管现前有任何感受、情绪、妄想,只要永远保持冷眼旁观,这些境界也会自然消失,不再干扰。

    所谓的内心清净,乃是指心的所有活动都知道得很清楚,念头来了,念头是念头,觉性只是旁观者。一个修行者的真正意义,就是知道当下的一切身心活动,旁观当下的一切身心活动,如此而已。功夫日深,自然会朝解脱之道前进。修行是阶段性的。现在只要方向对了,不必急着求成果,成果会渐次呈现,自己会知道。

  开发觉性必须修到连睡眠状态都能保持在观的作用下。现代人知识发达,妄念特别多,更必须开发觉性。

      简单地说:不用眼睛看而能知道自己的手的位置,就是觉知。


   在觉性的观照当中,随着功夫日深,会从身的移动,观到念头的起伏、感受的生灭,进一步体会到无常的道理以及无我的境界。

     觉性用它来观照时,让所观的对象不断地进行,不要去思考它。观照就像文章中的逗号一样,并不会去妨碍文章的进行。

     这种加强觉性的训练方式,比集中注意力而达“止”境的训练方式较困难。因为修“止”通常会觉得舒服有趣,而修“观”却必须非常勤奋地观照当下所发生之事而不能中断,所以较困难,也较不易被人们所喜欢。但是,不修观不能生起智慧,修止仅能使心平静而已。修止一旦离开定境,心又会回复到原来的无明状态;修观者,越修觉性越强,最后必可破除无明、贪、嗔、痴等。
====================
 问:为何要睁开眼睛练习?
  答:动中禅强调自然。日常生活中眼睛是睁开的。睁开眼睛练习是为了便于在日常生活中仍能保持觉性。此外就是可以避免昏沉。闭眼练习容易贪图舒服,开眼较精进。当然,这是对初学者而言,如果,觉性强到某种程度,睁眼闭眼已无分别

问:要练习到何时才有觉性?如何使之生活化?
答:老实做下去就对。刚开始的觉性是想出来的,不够明显,只要踏实练习,自然就会转强。以行禅而言,平均每小时可以走四千步,意即可以达到每小时四千次的觉念;如此功夫日深,如吃饭、穿衣、脱鞋均是。并不是只有从动中禅的动作中得来的觉性才能拿到生活中去用。这套动作是为了让觉性萌芽茁壮。觉性未开发前,生活中只有“痴”,随着觉性渐增,痴心会渐减。
 
7、 问:觉性是否先于动作出现?
答:初练习时不要去分别,于动作前提起也好,于动作之后才发生作用也没关系。等觉性够强时,我们自己会知道觉性在动作的何时发生作用。

问:平时在马路上练习行禅,是否易发生交通事故?
答:觉性不应只在眼前而已,。必须训练到如太阳一般,能同时照到四面八方,所有动静都要知道,自然不会发生意外。

问:觉性与念佛有何关系?
 答:没有觉性,就不是在修行,。念佛而无觉性,并非佛陀真实的跟随者,无法得解脱。

问:修习毗婆舍那一定以舍摩它定为基础吗?
 答:修习毗婆舍那和修舍摩它没有任何联系。-隆波甘恬(泰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