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胆囊炎是细菌性感染或化学性刺激引起的胆囊炎性病变,是胆囊的常见病。在腹部外科中,其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常见于35~55岁的中年人,尤其是中年的肥胖女性。专家提醒,预防胆囊炎要规律饮食。 肥胖的女性更容易患上胆囊炎 胆囊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苦胆,形状像梨,它是贮存和浓缩胆汁的脏器。人们吃进食物以后,通过神经反射,使胆囊收缩,使胆汁通过胆道流入十二指肠,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如果身体过于肥胖,或是有代谢紊乱、神经内分泌调节障碍、胆结石等,胆汁就不容易从胆囊流出而滞留在胆囊里,胆汁里的水分逐渐被吸收,使胆盐浓度增高,而胆盐会刺激胆囊黏膜发炎。一开始还是无菌的,随着细菌乘机侵入,便由无菌性胆囊炎开始转变为感染性胆囊炎。 40岁左右的中年人,由于工作的压力、生活方式的改变,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调节和代谢障碍,影响胆囊的正常收缩和舒张,使胆汁的排泄不通畅。慢慢发胖的中年人,由于脂肪代谢紊乱,更容易刺激胆囊强烈收缩。如果同时有感染、消化不良、结石就更容易诱发胆囊炎发作了。而绝经期前的中年妇女,因为内分泌改变的关系,常常影响胆汁的分泌和调节,所以患胆囊炎的机会要比同年龄的男子更多一些。 营养治疗胆囊炎 营养治疗的总目的,是通过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疼痛和预防结石的发生。急性发作期的重症患者应禁食,可静脉补给各种营养素;当能进食时,应禁食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短期可食用含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饮食。随病情逐渐缓解,可给予低脂半流质或低脂少渣软饭。 每日应少食多餐,仍须限制肉及含脂肪多的食物。慢性胆囊炎应给予充足热量的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和适量限制脂肪的饮食,同时要有丰富的维生素。 要有足够热能,方能保证患者的需要。如果患者体重过重,应给予低热能饮食,使患者体重减轻。低热能饮食中含脂肪量也要少,以适合对胆囊病患者限制脂肪的要求。 对慢性胆囊炎患者,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增进食欲、促进胆囊收缩利于胆囊排空,应尽可能提高饮食中蛋白质比例。但要避免随着蛋白质摄入过量的胆固醇。如有健康疑问,可到全球医院网公众号(webQQYY)咨询。(责任编辑:shmily)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