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摩擦:取柴胡9g、黄芩9g、陈皮9g、砂仁3g、木香9g、大腹皮9g、焦山楂9g,用水煎汤后饮服,再将药渣装入布袋内,摩擦胃脘和腹部。主要用于胁肋胀闷不舒,食少纳呆,大便不爽。 (2)矿泉浴:取单纯性温泉、食盐泉、硫酸盐泉、重碳酸钠泉、氡泉作矿水浴。每次30~60分钟,每日1次,1个月为1疗程。主治各型慢性胆囊炎及胆石症。 (4)贴脐: ①取川朴、大黄、黄芩各6g,山楂、麦芽、神曲各10g,柴胡、番泻叶各3g。共为细末,用凡士林膏调和,团成莲子大团粒,放于4.5cm×4.5cm的橡胶布上,贴至脐中,周围固定;8~10小时取下,每日1次,洗净局部即可。主治胆囊炎引起的腹胀、少食纳呆等症。 ②取葱白、豆豉各5g,风化硝、车前草各10g,砂仁1.5g,田螺1个,冰片0.2g。先将冰片放于脐中,余药共捣如泥,摊贴在纱布上覆盖脐部,并用纱布固定,每次敷贴30~60分钟。一般用药15~20分钟,可出现肠鸣矢气,腹胀随之而解,必要时可留置肛管内以利排气。 (5)熨烫:取乌药10g、青皮10g、木香10g、干姜10g、茴香10g、青盐250g,将药放在锅内炒热,装入布袋里,将药袋放在脘腹部,亦可上下推擦。每次10~20分钟,每日2次。袋内药可反复炒用。主治:腹冷痛或腹胀,大便清稀。 (2)头针:取头部胃区(以瞳孔直上的发际处为起点,向上作平行于正中线长2cm直线)。用毫针中度刺激,每次运针5分钟,留针20~30分钟,隔5分钟行针1次,快速捻转,每日针刺1次。 (3)耳针:取肝、交感、神门等穴。每次2~3穴。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每日1~2次。 (4)点挑:取肝俞、脾俞、三焦俞、足三里、胆俞等穴。采用挑筋法或挑提法,每次取3~4穴,1~3日挑1次,5~10日为1疗程。临床上可根据病情辨证取穴。如有健康疑问,可到全球医院网公众号(webQQYY)咨询。(责任编辑:黄春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