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杂谈)痧和瘀血要分清

 文汇秋雨书馆 2018-08-10

蓝月提示:

健康靠自己 生命属于你  

检查不成病 千万别侥幸

异常小指标  生病慢悄悄

耐心学一点  减少大风险

劝君提升健康管理学习意识

耐心看一篇完整的健康科普

这对大家都好!

蓝月健康管理时间1221 来自蓝月听友会 00:00 29:35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用器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使经络穴位处充血,可活血化淤,改善新陈代谢,激发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刮痧起源于民间,也流传于民间,似乎不登大雅之堂,却一代代沿用至今。

百病皆可出痧 “离经之血”是毒素
刮痧能让皮肤出现充血现象,毛细血管张开,破裂,皮肤很快会出现痧痕和细沙粒(出血点),以出痧的形式将体内毒素排出体外。“百病皆可出痧”,有经验的医生可以通过出痧来判断体质和疾病。
民间刮痧师李湘授认为,针灸、推拿的适应证都适应于刮痧,但只有刮痧会在身上留下痧痕。痧是渗出血管之外,存在于皮下组织之间的“离经之血”,是人体代谢的产物,一般认为是毒素。一般来说,红斑颜色的深浅通常是病症轻重的反映,痧的颜色越深表示疾病越重,由于风、寒、湿越重,经络阻滞不通,因此“痧”就出得多,颜色深。如果病情较轻,“痧”出得少,颜色也较浅,没有疾病的一般不出痧。皮肤上的“瘀血”会在3-5天内逐渐消退,1周左右恢复正常。痧退的过程称“自家溶血”现象,这一过程不会损害皮肤,还可活血化淤,加强局部的血液循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刮痧适用的具体病症,对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关节炎、腰扭伤等疼痛性疾病有效,对高血压、糖尿病、哮喘、中风偏瘫等慢性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从背部开始 全身皆可刮痧
在针灸、拔罐、刮痧等传统疗法中,“一板在手”的刮痧疗法最为简便,可以作为家庭保健方法。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研究所所长朱抗美教授认为,家庭保健刮痧比较适合寒证、痛证、血液循环不畅、脾胃欠畅等症,尤其对风寒型感冒效果显著。刮拭颈项部位的风池、风府、大椎等穴位后,通过摩擦生热,加速血液循环,使体表的毛孔张开,热邪、寒邪就被逼出体外。一般热性感冒不主张刮痧。
关于刮痧部位,全身均可,但以背部为多。人体的背为阳,腹为阴,人最重要的是保护阳气,因此要注重保护背部。一般寒气都是从背部侵入,所以在刮痧时也要从背部开始。 背部脊椎正中有一条督脉,旁开1.5寸处是两条足太阳膀胱经,刮拭这两条经脉可以振奋阳气,驱逐寒气。
一些痧性体质的人,隔一段时间就要刮痧,腰背痛可在腿部委中穴位刮痧,高血压等阴阳失调的症状可在手臂曲池穴位刮痧。一些人面部有红血丝或者痤疮、色斑,都是血液循环不畅,也可以通过刮痧使血液通畅。

痧和离经之血的区别

首先,痧和瘀血出现的原因不同。皮下出血的原因:由于各种外力因素导致血管损伤破裂,使血管中的正常血液渗漏到皮下形成瘀血。而刮痧时出痧部位的毛细血管并没有破裂,特别是刮板所到之处并不都会出痧,只有在疼痛部位,而且是有血脉瘀滞的疼痛部位才会出痧。这是因为脏腑功能减弱,代谢产物潴留,致微循环障碍,使血液流动速度减慢,血管腔扩张,致毛细血管通透性紊乱。在这些部位刮痧,刮痧板的压力会使含有体内毒素的血液从通透性紊乱的毛细血管壁渗漏出来,痧的颜色也会因代谢产物的多少而深浅不一,所以痧是含有体内毒素的离经之血。第二,当皮下血管因外部暴力损伤破裂出血时,会血流不止,只有肌体会启动身体的凝血系统,调动了血小板、凝血因子等协同作用,才能使皮下出血停止。而刮痧出痧时,由于血管没有损伤,出痧后血管自身的弹性回缩会使出痧即刻停止,所以只要停止刮拭立即就不会再继续出现痧了。第三,痧和瘀血出现疼痛的时间不一样。瘀血会导致疼痛,皮下出现瘀血后,因血液压迫周围组织和神经,在瘀血消散前,出血局部一直会有触痛,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疼痛的程度。刮痧会减轻和使疼痛消失,刮痧后原有的疼痛部位在出痧后病痛会随之缓解,尤其是对如腰痛、颈、肩等疼痛性疾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更能说明痧和瘀血有明显区别的是,外伤瘀血会使运动自如的肢体因疼痛而导致运动障碍,而刮痧后却使原先因疼痛运动障碍的肢体,疼痛消失后而运动自如。综上所述,刮痧的痧虽与皮下出血外观相似,但实质却完全不同。十余年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了刮痧的电影故事。当人们了解刮痧的科学性后,相信中医国粹刮痧 是世界共同的财富,会给全人类带来健康。

蓝月提示:健康无小事 无病别侥幸 你为自己健康都做什么了?

一天学一点,疾病离得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