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园林之美|浪温细腻,意韵深远

 陈正兴 2018-08-11

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如天开 虽然苏州园林是由人工创作而成,但是呈现给游客和观赏者是一种自然的合成,仿佛没有人工的雕琢,这便是苏州园林自然的本质。景观设计师朱弘博对此也曾有一番解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对自然的理解在古典园林中浪漫而细腻的表达。

帘波风舞

园林之美|浪温细腻,意韵深远

小波

苏州网师园内的月到风来亭三面环水,取意宋人诗句“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帘波风舞,亭子被湖波温柔的托起,这是来自大自然的浪漫,也是园林之亭的文人雅意所在。

园林之美|浪温细腻,意韵深远

亭与湖

临风赏月的最佳时节自是金秋,中秋之日,一轮皓月已移上东南面的“云端”。此时与数友共享良辰,或一人独赏美景,皆为雅事。由此,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造景能力。

移步易景

园林之美|浪温细腻,意韵深远

窗与景

窗乃园林之眼,除了漏窗本身是一景之外,透过漏窗的不同角度看去,呈现出的景色也完全不同。佳景借窗飘然而至,空间中产生了一种隔而不阻的美妙气息,是窗户的通透,也是心性的通快。

园林之美|浪温细腻,意韵深远

李渔认为“开窗莫妙于借景”,“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未设之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透过漏窗,我们可以欣赏园林美景;借助漏窗,我们能够窥测古人的审美意趣。

藏珑云海

园林之美|浪温细腻,意韵深远

园林中的太湖石象征的是浓云,波浪形的围墙象征远方的云浪,二者结合,营造出身处云海仙境,云浪涌动的意境。

园林之美|浪温细腻,意韵深远

太湖石是由石灰岩遭到长时间侵蚀后慢慢形成,五代时开始有人赏玩,唐代时已特别盛行,到宋代达到高峰。北宋末年,由“花石纲”引发了农民起义,当时运送的就是太湖石。

风吹水皱

园林之美|浪温细腻,意韵深远

湖水

风吹水皱,吹动的不止是水,还有桥,因此,中国园林中的桥,除了通行作用外,桥本身就构成了一道风景。

园林之美|浪温细腻,意韵深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