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認識多年的好友-Jacky,他的能力非常卓越,過去10多年來的豐功偉業多不勝數,我約莫在今年6.7月時跟他吃飯時聊到一個關於管理上的話題。 Jacky:「帶一個在飛快成長中的團隊真的不容易,你要同時兼顧公司的目標,也要同時關注團隊裡的狀況,我的team從本來的4-50人,在三年內成長到7-800人,每天都像在打仗一樣,這邊顧好換另一邊有狀況,有時候都恨不得自己一天能有25小時。」 gipi:「哈哈,一天25小時應該不夠,我看要48小時。」 Jacky:「一年前,我也有過類似的想法,覺得一天要48小時才夠,但現在我覺得要25小時,我進步了23小時。」 gipi:「哦?這23小時怎麼省下來的,傳授一下,我想我也有需要學習。」 Jacky:「其實沒什麼,就是頓悟了一些事情。以前看書本上說主管應該把手綁起來,不要凡事想自己來,當下雖然能體會,但實踐上確實不容易,因為看著團隊無法把事情做好自己總是會不禁想要出手幫忙,問題雖然會被解決,但團隊成員也因此失去一個最好的成長機會,這樣的問題反覆出現,但我心裡還是不斷說服自己,公司的步調不能緩下來,沒辦法一直等待其他人成長,該我出手的時候我還是要出手。」 gipi:「嗯。」,聽的當下我正在反覆咀嚼這段話的意思。 Jacky接著說:「當團隊面臨問題時,負責該工作的owner來找我求救,他們所提的問題多半我都能很快的給予可行的答案,包含資源的調整、問題的分析思路,甚至連可能的解答我都能給,剛開始我還自得意滿於自己能解決這些問題,但後來發現部屬們愈來愈習慣將這些問題丟給我,我深深的體會到猴子爬到身上的痛苦,剛開始我團隊只有4-50人時我還能承受,但當團隊擴編到3-400人時我發現我每天的時間都花在解決這些問題上,而不是專注於我該處理的事務上,我把90%的時間花在處理部屬們該解決的問題,而為了把自己本身的工作做好,我又額外花了更多的時間,導致我每天都很疲憊,覺得每天上班都是一種痛苦,因為有一堆煩人的事情等著我處理。」 gipi:「我能體會,我有時也有這樣的感覺,後來是怎麼解決這些問題的?不然應該撐不到今天。」 Jacky:「嗯,是有一天跟一個業界的前輩聊到這件事,他跟我分享了一個故事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Jacky:「上面這個就是那位前輩跟我講的故事。」 gipi:「嗯嗯,然後呢?別賣關子,接下來應該才是精彩的地方。」 Jacky:「接下來那段真的讓我耳目一新,也解決了我一些長久以來的管理問題。」,Jacky喝了口咖啡笑著說,我感覺的到他的如釋重負。
gipi:「真是當頭棒喝!」 Jacky:「對啊,不想承認,但他說的確實點中了我的要害,我仔細想想,絕大多數我決定的事情都不用我來決定,因為這些問題應該是我的部屬就能決定,最少以前我在那個位置上時,我就能搞定這些事,不用麻煩到我主管。」 gipi:「所以你這一年來真的落實了他所提的作法?」 Jacky:「對啊,剛落實三個月就看到效果,當然期間有些無法接受這種要求的主管求去,但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三個月的時間,團隊開始煥然一新,大家更多的討論解法與問題發生的原因,而不是問題本身。其中最顯著的改變是很多事情不再需要我參與才能推進,我需要解決的瑣事與參與的會議也愈來愈少,我能空出更多的時間來做我本來該做的事情。」 gipi:「嗯,當每個人認清到自己才是解決問題的owner時,他才會認真的去思考每個決定背後可能的問題,也唯有開始思考才能促使他們成長,而唯有提起勇氣去做可能錯誤的決定,並承擔犯錯的後果才能使他們更加茁壯,前輩的這段分享真的很受用,我剛好也遭遇了一樣的問題,這頓飯真的物超所值。」 Jacky:「呵呵,當我這樣要求我的一線部屬時,他們也開始如此去要求自己的部屬,整個團隊的氛圍就開始變動了起來,大家的自主性與ownership都愈來愈強,到現在這已經成為團隊文化的一部分了。」 (本文出自游舒帆部落格,原文請點此) 延伸閱讀 /1. 弄清楚Leader的角色,才帶得好團隊!領導者要做的5件事2. 部屬能力不足,主管該把他教到會,還是讓他走?圖片來源 / We have moved! Please visit /highwaysengland via flickr, CC licens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