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2)看见了“五盖”,你就看见了“法”

 天地虚怀xia 2018-08-11

看见了“五盖”,你就看见了“法”


翻滚吧“五盖”!

以下内容属复习分享,避免对已学忘失。知悉一些好朋友在家自己禅修精进可嘉,不过不太持久,我想起我旅行中自己闭关总是无效也不能持久,没有老师和道场原因很多,但“五盖”必然随着禅修生起没有应对,回想也是一个很主要的原因。

“五盖”和“五蕴”一样是禅修最基本的概念,最基本的教导之一。因为,初习禅时,我们不干别的,多只是在这五个障碍之中翻来滚去。它们是禅修第一层的障碍,也是一直伴随的伙伴,虽不是好名声的伙伴。学习跌倒,才能渐渐地成长。所谓的“无意识的无能”,到“有意识的无能”是一种成长。

对五盖理论的熟习,是个利器。如果你看见“五盖”,你就看见“法”。能以越来越有技巧的方式处理它;如果你不能看见五盖,它必然在习禅者背后产生强大且持久的干扰力。你会把他当做你自己的“本愿”顺从它,而不是当做禅修对境。它们是烦恼习气不舍得你“出离”它,而送来的5个奸细,遮蔽了整个心的清明。如果你忘记“五盖”,也就基本忘记了禅修方法。

首先名词解释下。为了避免对语言的习惯湮没了概念本身精微的含义,从巴利语和英语讲起(这个部分是IMC Day1的笔记,)再用中文解释。“五盖”的概念和“烦恼”的概念有一些重合,但“烦恼”体系研究心的反应模式, “五盖”是着重于禅坐经验中,心不能安住业处的扰乱因素。
五盖,巴利语Nivarana  英语通译Five Hindrances (斜体的是巴利语,不知道为什么Nivarana障蔽和Nirvana涅槃长得这么像)
1.    Lobha, Kama Tanha  —— Craving, Sensual Desire.
欲贪,对感官欲乐的渴求。特别指对一个不在场事物和意象产生的渴求。比方说打坐时想有一大块巧克力,一根水灵的黄瓜,这类散乱的目标。如果心认为——禅修这件事是他得不到需要的满足的障碍,他不会认为欲望是禅修之障碍,而认为禅修是欲望之障碍,而想要离开禅修的场所;
但更为有害的“贪”是对禅修经验、结果的渴求,对平静的渴求、对智慧的渴求(如果平静未生起,渴求平静就是贪。)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种“法贪”,但是贪的特质是会让心变紧,而非放松,不满,而非安住当下,趋向抓取不在的东西,从而失去心的安定平稳,有些禅病由此而生。欲望不能带我们到达智慧和解脱和灭苦。
 
2.   Dosa & Domanasa  ——Rejectioin, Resistance, Aversion, Anger, Ill will, &
Mental suffering 嗔和心的苦受。
一切不满都是嗔,都是苦。嗔的动作是,推开目标,抗拒目标,拒绝,对抗,厌恶,愤怒,产生恶念和恶意,嗔在当下即是心之苦受。反之观察到心的苦受,必然有嗔。如果消弭了这种抗拒,心的苦受也立即消失。
嗔是个粗心,障碍入禅、入定。不过把它当做障碍时,它是个魔障,我总是很绝望。但换在心念处的话,一切五盖目标也都可以入观,特别是嗔。身苦较易作壁上观,能客观观察心苦需要更强大的训练的觉知力。
巴利语有时是非常精微的语言, Domanasa作为心的受苦状态,区别于Dukkha身的受苦状态,在巴利语里,苦有两个词。
对这两种苦受作观时,都会慷慨的示现给你很多的法,在它生起时追踪并看见支持它后面的整个锁链关系,嗔后面几乎一定有恐惧,恐惧后面还有各种的慢,各种卑,你会发现很多东西隐藏其后令人惊异。和欲望一样,只要你认出他们,观察他们,不认同这是“我“我想”它的力量会渐渐消弱。你越是了解它,它控制你的力量就越弱。
要抹除净尽“嗔”几乎是一个不可完成的终极任务,为什么呢? 因为嗔里面有爱和保全的意图,它非常逼近终极。因此我们最好只是接纳它,带着爱与同情观察了解它,融化它。

3.    Thina- Middha 
Mental & physical sluggishness, Sloth, dull, Laziness; Sleepy. don’t want to practice anymore.
这是两个词,昏沉和睡意。身心都呆滞沉重,懒惰,心不想观察,失去兴趣,然后昏昏欲睡。
一个对昏沉和睡意的适当谴责是,“昏沉是一切无明之本,无明是一切再生与迷障的力量。”但是假若你不能从这句话中汲取力量的话。就回去好好睡一觉,休息好了再来好好的坐禅行禅好了。
我不会在禅坐时瞌睡也很少昏沉,我以为这是在第一个10日禅养下的习惯。但是我有时会消沉懒惰身心不适,会觉得“禅修不适合我,我应该去爬山,旅行,这里太闷了”等等,我会去做旅行计划,试图从悲惨的禅修经验中逃出去。然后我意识到,这恰是烦恼习气在代表我说话。当我意识到,它们就不在居于强势。对禅修的厌倦,有时只是因为在另外四个障碍里滚太久,滚到这里休息休息。
如果心在明觉中,总是会得到滋养,力量与清明。有一句话这么说,我很赞同,“不管禅修的经验再不好,也要继续禅修下去。”因为滚回习气中更不好,既然上路,就走下去。

4.   Uddhacca-Kukkucca
Agitate, Restless & Regrate, repents.
也是两个字:散乱和追悔。思想太多,太活跃,无法控制的思维兴奋、不安、搅动,及对刚刚所作的追悔不休。
旧译作“吊举”和“恶作”所指相同。(吊举,如吊着举着,图像化地描述一个人思绪不沾地忙乱、心不能安放在业处上的状况。)“恶作”,即发现做了不好的事自责悲哀忏悔。
散乱是大部分人开始禅修的状况。陈年烂谷子齐涌上心头。很少人一坐下就安静的看着呼吸或感受,而不跑开。
而追悔,我和很多朋友都犯过,譬如在看到嗔心之过患后,狂热地忏悔,真诚地忏悔,忏悔个没完,但是过去一些日子以后就淡了。忏悔作为惭愧是美善的心所,但是如果追悔没完是个恶心所,因为它不是在停止你做那件事,而是在强化那件事的影响力。只要知道,决心停止就好。

5.   Vicikiccha  ——Doubt , Diffidence
疑法。对自己、方法没有足够的信心,或有很多的疑虑,因而不能向前。踌躇。
Buddha said,  Don’t believe anything because Buddha said so, Don’t believe anything because teacher said so. You should doult it, check it, examine it, Experience it, Train it. Only when you do that, Then you we know it.
佛曾经说过,“不要相信任何事只是因为佛如此说;不要相信任何事只是因为老师如此说;不要相信任何事,因为经典如此说;你应质疑、检查、检验、锤炼、体验,只有当你这样做你才会了解它。” 唯有如此,你才能把别人的知识变成体验的自己的知识,别人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又一次,佛陀讲完课问舍利子,“我说的你都接受吗?”舍利子说,“不,我还不能接受。”佛就说,“好极了,好极了。”他总是鼓励弟子怀疑、然后用实践去检验,而不是只是认同,接受。

巴利词“疑”的大概意思是因为不能确定目标 ,因此不能向前移动。因为它伴随有对前途恐惧性的猜测,而不是对未知的兴奋,和前途光明的猜测,因此不能付出心力和行动。

当你的疑惑是障碍,你提出问题并寻求答案,当疑惑推动你寻求答案,它就是动力推动你走在寻求真理的路上。如果你不能获得答案,你还是无法向前。疑法的障碍就是指让你踌躇不前,停止努力和前进的“疑”,而不是你应该无条件接受你不理解不相信的东西,建立“强大”虚妄的信心那种信心是没有力量的,只有知道才是唯一真实的信心。

以上的“五盖”中,任何一种压倒你,你都会停止禅修。而它们通常都是不单独出现而是甚至五个一起令你无从分辨。贪和嗔像是一个天平的两边,昏沉和散乱是另一个天平的两边摇摆,疑则停止不前。当你渐渐了解这些心的习性如此,当它们减弱消除,剩下的就是中间巨大的舍。

止禅或观禅,都是一样有这五盖境界。如果你的目标是培育定力,只要坚持安住在业处,当五个禅支“寻、伺、喜、乐、舍”逐渐一一生起,五盖会逐个一一消失。定力与喜悦会充满。 如“喜心”生起,再强的“嗔”当下也无法存身而被强大的喜化为接纳和谅解。若禅定深入,五盖必然消失。“你甚至不用说,黑暗,你滚吧,光明来了。当光明来了,黑暗就会消失。”但在起初,还是需要了解黑暗,了解五盖,以便你不会被轻易卷走。

但是如果你想了解的是心的习性,从贪瞋等学到些什么,从开始就不必忽视它们,而是把它们纳入观察,要意识到五盖不是“我的”而是 “不可控制” “无我”一部分。葛印卡说:“如同沉默的局外人,坐在河岸边观察水波的流动。”而不会随其所动。
阿姜查如是这样说:“禅修并不是压抑烦恼获得假象的平静,而是以开放的态度面对自己的身心。当你清楚觉知烦恼的来去,而心不受干扰时,智慧便生起了。-亚瞳

                    南传佛教的专列---朗月

                                   
                                http://blog.sina.com.cn/u/219602798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