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和父亲必须死一个,女子做出选择,流传出一成语,现却为贬义!历史其实是个反复无常的东西,越是年代久远,越是让人捉摸不透,甚至会产生180度的大翻转。历史上有很多成语也是这样,在漫长的岁月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渐渐与它的本意背道而驰了。 在春秋早期,郑国在郑庄公的带领下,先平定共叔段,再经过繻葛之战击败周桓王,从而让郑国成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小霸。然而,郑庄公病死后,太子忽即位成为郑昭公,由于政治斗争,流亡国外,祭足与宋国盟约改立公子突为郑厉公。 左传桓公十五年记载,郑厉公时期,国家大政悉皆依赖于祭足,引起了国君的猜忌,并成为了郑厉公的心头之患。如何才能消灭这个隐患呢?郑厉公认为,只有死人才是最安全的,于是,他决定派人去杀了他,永绝后患。国君杀权臣是常有的事,这倒不奇怪,可奇就奇在郑厉公派去杀祭足的人,竟然是祭足的女婿雍纠 可是就在计划安排的时候,却被雍纠的老婆雍姬所察觉了,一边是自己深爱的老公,另一边却是自己父亲,她到底要选择谁呢? 雍姬很是迷茫,父亲跟丈夫究竟该怎么抉择,于是雍姬回家问了自己的母亲,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因为这句话雍姬就做出了选择,把这件事情跟着自己的父亲祭仲说了,祭仲知道后,里面就派人杀了自己的女婿,而雍姬也被后世之人称之为“孝女”。 郑厉公眼见事败,心知自己斗不过老祭,慌忙驾车出逃。临行之前,他还不忘将雍纠的尸体弄进尾箱。急驰在逃亡的路上,郑厉公还不忘发表感慨:“雍纠啊雍纠,这种大事居然与女人共谋,真是死得活该啊你!”当年夏天,郑厉公流亡至蔡国。 “人尽可夫”这个词在这里应该算是从传统孝道出发的,丝毫根本没有奇淫的意思。现在却为贬义,形容生活作风不检点的女子,可以和所有的男人产生不正当关系,当自己的丈夫看待 |
|
来自: 昵称18154423 >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