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 金匮真言论 空山:这篇应该是很多缺简。 空山: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看看这句,自古通天者,和生之本,本于阴阳,我感觉中间缺了字。 空山:天地之内,六合之间,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这个更是,天地六合之内,九州九窍,那么什么和五脏?什么和十二节?肯定有缺字。 wzz:怪不得!有些地方感觉语气断续不连贯,再口语化也不应该是这样的。 空山:内经很多这种情况,所以要会脑补,你自己的境界越高,脑补越准确。 wzz:好吧!古文化就是这样。外国估计也是。 空山:自古通天者,生气也。生气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内,六合之间,九州九窍,五方五藏,十二月十二节,其气皆通乎天气。这是我的理解。 靖:1、生气通天,生机生发之气通达(畅)于天; 2、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自上古开始能通达通晓天道者,迸发生机的本质在于阴阳二气; 3、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天地六合意指宇宙苍穹包罗万象,其气是指四气的本原之气,无极之始; 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是映射到人身的各个环节,与天地六合相呼应, 意指包罗万象范围广大;皆通乎天气,都是跟天气相通相连的; 4、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其,意指上面所讲的本原之气,原气演化生成五种象,木火金水土;气三,就是阴阳气和中气三种;违背五象和三气的运行规则,就会被邪气所伤; 5、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顺,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 苍天之气与自身阳气是相通达的,天气清净就是阴阳二气明朗,阳气显,阴气敛, 阴阳各行其道,这样阳气就会坚固强壮,就算有贼邪也不用担心,因为阳气就是门神, 贼邪就是小偷,所以不用怕;阴阳各行其道的清净态,是因为自己运转遵循了时间特性, 就是遵循了春发夏长秋收冬藏的运道规律;失之则等等,讲的是反面案例; 6、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阳气就像苍天和太阳,失阳折寿,阳弱就不彰,不彰指不清晰不明朗,阴阳混淆,混乱纠缠; 7、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因此天道运转就要像日光一样明朗清晰,阳气也是一样,应该显而易见的容易分辨;所以阳气要在上面或者说外面,起到外层保护的作用; 8、因于寒、因于暑、因于湿、因于气,烦劳、大怒,此等都是失阳的反例说明; 9、故风者,百病之始也。 为何风是百病之始?春风夏火秋气冬雪,风对应的是春天,是少阳的生发之气,是四气轮转的开始,开始错了,百病丛生,告诫我们要开好头; 10、抛去专业术语,通篇都是在论阳气,以及阳气的功能和失阳的现象,为什么?因为阳生阴长,阳是始,是生机的原点,教导我们做事要理清头绪,找好本源,开好头才能走正道。 空山:@07-靖不错。 刘:@07-靖为何风是百病之始?春风夏火秋气冬雪,风对应的是春天,是少阳的生发之气,是四气轮转的开始,开始错了,百病丛生。以前总不理解为什么风是百病之始,现在解惑了。 青老师:这个确实解的很好。内经说的很多东西,都是象,要找出象后面的东西。 靖:是咱们这个群的气场强大,生发之机也是昨天看到群里谁说的,突然想通了。 珠:借东风…… 刘:一阳生后借东风,甲势出,开始新的轮转。 青老师:内经是一本人体使用手册,很多语言,是古人对自己身体了解到极致写出来的,是实证后写出来的,所以,有些东西看不懂,很正常。丹道功夫修到一定层次,能知道经络穴位怎么走,能内窥到五脏六腑的人,看内经,会比我们容易很多。 青老师:所以,我们不要太在意一些看不懂的语言,只需要把握大意,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我们自身去领悟就行了。 秋:个人理解,内经是中医理论基础,开篇没讲怎么治病,而是以对话形式来先讲述自然道,阴阳,四时五行。这样就给中医一个根本上的理论框架。 天为阳,地为阴,太阳能量照射地面,地面万物感受能量产生不同事物反射。 太阳、地球其本身都是自转,能量照射地面需要时间过度期,不是照射后马上就有反应,这中间的过度期就形成了地面事物气候的四时,二十四节气。 所以每天天黑时不冷,而是要推迟到八九点左右才冷。 皇帝和岐伯对话,感觉岐伯知道的太多了,应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 一直在围绕着阴阳讲,反复在自然、天地、形神,越来越细化,讲述人应顺天地自然规律生活,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神,感觉是思想和行为要一致,神不乱想,才能形体不劳累,有了好的想法就要去认真完成做好,身心一致,才符合阴阳,符合形神,两者相互共存。 四时,春夏秋冬,讲生长收藏,是四季气候变化规律,人应顺应四季来耕作休息。逆之则生病。四时对应五行,没说土,难道地球为中土,还是相交后为土,这个搞不懂? 总感觉阴阳中还有个什么东西,不然怎么相交合化,不懂? 空山:天气速,地气迟,人气更迟。 空山:所以季节转换容易生病。
未完待续…… |
|
来自: 真诚快乐c9ehmt > 《学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