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祖宣运用抵当汤经验

 柴桂苓 2018-08-13
抵当汤由水蛭、虻虫、桃仁、大黄4味药物组成,方中水蛭直入血络,其作用与虻虫相似,逐恶血,行痰攻结,通痰破积,故两味常施;桃仁亦破血行痰,兼润燥滑肠,有祛痰生新之功;大黄荡涤热邪,推陈致新,导瘀下行。四味共组成行血逐痰之峻剂。
仲景于《伤寒论》“太阳”、‘‘阳明”两篇和《
金匮·妇人杂病》篇都用此方,此证运用范围甚广,据仲景所论,如其病机属瘀血内结,病深而重,全无下通之机,则不用重剂难起沉疴。四味相合,实有斩关夺隘之功,虽奇毒重疾,多能获效。对于病情较轻、不可不攻而又不可峻攻、其证势深而缓者,仲景灵活地减轻分量,改汤为丸而为缓攻之剂。由于其药物峻猛,医家慎用。
1健忘
健忘亦称喜忘、善忘、多忘、指记忆力减退,遇事善忘的一种病证。健忘之病因颇多,大多因思虑过度,脑力衰弱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精神渐衰,记忆减退亦常多见。仲景于蓄血证论述的喜忘一症,病机为宿瘀与邪热相合,心气失常而致喜忘。所以痰血是病源,喜忘是病症。
唐师则认为:“治喜忘用滋养心肾者较多,对于瘀血之证易被忽略。人身清阳之气和气血之精微皆上荣于头,今脉络瘀滞,浊邪填于清阳之位而致喜忘。抵当汤证之喜忘临床常兼见面色晦暗或紫黑,毛发干枯而少光泽,眼眶青紫,口唇紫绀,舌紫或有瘀斑,漱水不欲咽,脉多弦大,大便不爽者居多。只要有以上见症,对于便色漆黑有泽、少腹硬满之症不必悉具”。唐师用本方治喜忘阳事易举之症,服之多效。近年来用以治疗脑动脉硬化所致的善忘失眠之症,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案1:10年前治一已婚男青年,由于相火偏旺,阳事易举,房事过度,善忘失眠。服滋阴补肾药多剂无效,失眠日甚,喜忘加重。诊其面色晦暗,眼眶青紫,肌肤觉热,舌有瘀斑,脉象弦数,诊为瘀血之证,投抵当汤。服后泻下粘如胶漆之便,遂夜能成眠。后改汤为丸,服月余而愈。


2少腹硬满
少腹硬满系指脐以下部位坚硬胀满的症状。盖冲任奇经属少腹,大肠、小肠、膀胱以及妇女胞官都藏于此。若冲任不调,月经错杂,肠道失运,膀胱郁热,以及外邪内传,热与血结蓄于下焦,均可导致少腹硬满之症。潮热谵语、腹满绕脐痛而不能食者为阳明腑实,小便不利为蓄水。本方证的少腹满除有喜忘、发狂、小便白利的兼症外,临床还需掌握面垢不泽,或两目唇口暗黑,苔黄或燥,舌紫或有瘀斑,口干而不喜饮,但欲漱,大便干或不畅,脉沉涩或弦数等症。
本方治疗慢性阑尾脓肿所致的右少腹硬满,与薏苡附子败酱散合用,每取卓效。治结肠炎所致的少腹硬满加黄连、乌梅。治膀胱炎之少腹硬满或急结之状加金钱草。妇女经行腹痛、月经错杂等病所致的少腹硬满之症,只要辨准其确系热与血结之病机,投之能收异病同治之效。
案2:郭某,女,37岁,1983年8月14日就诊。患者有痛经病10余年。经前腹痛,连及腰背,经色紫暗,夹有瘀块,淋漓不畅,少腹硬满,脉象弦数,诊为气血瘀滞。治以调气活血、行瘀止痛,投血腑逐瘀汤,但未能见效。处方几经变化,病情仍无转机,请唐师诊治。辨其面垢唇黑,苔黄少津,质有瘀斑,小腹部硬满拒按,认为此瘀血重证,药用抵当汤:水蛭、大黄、桃仁各15g,虻虫4.5g。上方服后,下瘀紫之血,少腹硬满疼痛减轻,继服4剂,诸症好转。随访无复发。



3狂病
狂病以精神亢奋、狂躁不安、喧扰不宁、骂詈毁物、动而多怒为特征。抵当汤证的狂证与阴阳离决之燥扰不安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汤证的发狂乃瘀血所引起,临床常兼见面色晦暗或红赤,舌苔黄而少津,舌质紫绛或有瘀斑,大便干或不畅,脉多沉涩等症。
案3:张某,男,52岁,1981年8月12日就诊。患者有头痛眩晕病已十余年,血压经常持续在23.0~13.0/12.0~9.OkPa之间,头痛恶热,得凉稍减。病情时轻时重。经治疗效不佳。诊见:形体肥胖,面色晦暗,昏不知人,骂詈不休。舌黄少津,质有瘀斑,少腹硬满,疼痛拒按,大便不通,脉象沉弦。血压22.0/11.OkPa。头颅CT、MIU及其他辅助检查无异常。此素有血行不畅,又值暑热内侵,加之情志不舒,遂入血分,热与血结,瘀血攻心,致使神识昏迷。治宜通瘀破结,泻热通便。药用:酒大黄(后下)、桃仁、白芍各15g,水蛭12g,虻虫4.5g。上方服后,泻下硬而黑晦如煤之便,腹痛减轻,神志清醒。续服2剂,又泻下4次,血压降至19.0/9.5kPa,诸症好转,继以他药调治而愈。



4黄疸
发黄者,皮肤黄染之症也,脾胃湿热蕴蒸能引起黄疸;湿热发黄多有小便不利,尿黄而浊,色黄鲜明如橘子色,脉滑而数或濡数。本汤证之发黄则多兼见两目暗黑,形瘦面黄,黄色如熏,肌肤烦热,腹满食少,大便干燥或不畅,小便白利,尿色不变,脉象沉涩或沉结等症。以抵当汤治疗劳伤疾患见面黄如薰,证似正虚,而内挟淤血之疾者,用之多效。对于肝脏疾病见体表发黄,辨其属瘀热之证者,亦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案4:王某,男,47岁,1997年6月13日诊,患者半年前患传染性黄疸型肝炎。黄疸消退后,形瘦面黄,身黄如薰,肝功能提示:谷丙转氨酶9.1U/L,总胆红素3.3mol/L,直接胆红素1.6umol/L,间接胆红素1.7umol/L。用补益气血药多剂无效。诊见:两目暗黑,肌肤微热,五心烦热,失眠多怒,腹满食少,大便不畅,小便自利,时黄时清,脉沉涩,舌瘦有瘀斑。此瘀热于内,治宜化瘀泻热。药用:水蛭、桃仁、大黄各90g,虻虫30g,共为细末,蜂蜜为丸。每次3g口服,每日3次。上方初服泻下黑便,饮食增加,心烦止。继服,夜能人眠,身黄渐去,药尽病愈。
唐师认为,抵当汤之证治,仲景论述颇详,后世医家更有发扬。其症脉繁多。临床应用时既要合看,又要分辨。只要详细辨证,紧扣病机,可不受中西医各病种所限,投之能收异病同治之效。若一症突出时,应辨其病位之深浅,病情之轻重,用药亦灵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