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九章研讨

 火岩山 2018-08-13

《道德经》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同道注解:

再大的容器也有装满溢出的时候,与其溢出白白浪费掉,不如当初就别不停地徒劳地往里装。即便把容器的边沿延展变薄加高装入更多的东西,也高不过天,最终还是会轰然倒塌,反而什么也没留下。

一个人也是这样,满屋金玉,最终也是守不住的。富贵了就会不自觉的变得骄奢,反遭祸殃。

正确的做法是功成名就后,懂得隐退保身,这正是天道给我们的昭示。(大连~修遠)


同道理解:

9章,我只感觉在说事物螺旋式上升,物极必反。(香港熊熊)

主要就是说,要顺势而为,做事情不要太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江门—广陵散)


一、怎样算是功成名遂了,这个度如何把握?北京-宇超超)


不以物喜不以己忧。(邹)

这个度的把握,就像现在说的“见好就收”,“激流勇退”。(昆明-燕子来时)

于普通人,尊道贵德,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自强不息,乐欲有度;于圣贤君子,尊道贵德,自强不息,天下太平,少私寡欲。(南京-中国人)


目的达到了,就可以放手了。过度的强调昔日的功劳,贪图名利财富,最终也是会烟消云散的,守也守不住,反而会成为守护名利财富的奴隶。任何事物都有从生到亡的过程。又联想到虚心实腹。身退不就是虚心么?不以物累,人生乐事。(猫猫)

对普通人来说,重点在前四句。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怎么做好自己,怎么教育好孩子。比如,每天加班,是不是持而盈之。给孩子不停地报补习班兴趣班,担心输在起跑线,是不是揣而锐之。有没有富贵而骄。结合之前的,居善地,心善渊。那几句也是递进的。首先,居善地了吗?天天加班的工作,是善地吗?(凤凰于飞)


天下离道失德,圣人乃不得已立功立事,以匡扶天下复归于大道。当圣人功成,天下既以合归大道,所以身退而隐,因任天下自然运转。好像一棵小树苗,不知什么原因歪了,无法良好的生长。这时园丁会想办法,把小树的树干扶正。扶正之后,好的园丁不会再一直盯着小树不放,今天打个药,明天剪个枝的。因为真正让小树生长的,是天地,阳光会照耀它,雨露会滋润它,大地会养育它。(北京~胡锐)


此章讲化而欲作,是以有为。有为则益之而损,道之所以亏(损),爱之所以成(为)。甚爱必大费(德是成本),功成名遂。身退讲的是为道日损,损之而益的天之道,大成若缺,大盈若冲,不蔽而明,不穷则久。若身不退,则多藏(得),必厚亡(动之死地)。相应的历史人物很多,如韩信、萧何,明初众将。(易禾)


二、谈对“功成名遂的理解”


功成名遂,意思是是见到成就先验之后的震荡和衰。因为你知道道在偱环,生成和消亡。这是一个很实用的的方法。先生有一篇文章计算美国的霸业时间到了(40多年),根据歷史上前几个霸业的时间。就是见成知衰,知衰而后退。我们要更仔细去了解,就要尊重现实,去调查了,去细化降维递归递减去分析了,但这是最宏观的分析和认知,宏观很近于道,也就是常道了。圣王的用法,是成,壮,衰,老。成则退,不壮则不衰老,则長治久安。道德经要实用化,要反用的,分析事情有时要基于这个世代是失道的。(香港熊熊)


三、功成名退身遂,天之道,天之道指的是天道?这里的天之道跟至道的区别是什么?老子为何说是天之道?学习组长-衛道夫).


玄,似有似无,起作用了却又让万物没有察觉,道,总是默默无闻地生之、蓄之,因此不显得有功,也不会居功。(松柏)

圣人只是辅佐天道,一切还是天道在推动,功成,也只是天道使之然,圣人不贪天之功,退身全道。(守一)


圣人要懂得功成身退之理,否则,就是与天之道相对抗,用强力使物壮大起来那必然不可以持久,所以有,物壮则老,是谓不道。只有功成身退才能生,才能久。才符合道生生不息的法则。(明道)


我们所拥有的一些东西都是我们正确行事的结果,当我们把这些东西意识化进入充满内心时就会堵塞了我们行事的心,心就无空余之所让道来安身,人就无法依道行事了,行事就会错漏百出,最终失败,就是天道杀之。所以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明凡学人)


四、学习《道德经》体会


道德经通篇在讲天道,讲人道。讲什么是天道,什么是人道,讲天道、人道的区别,讲圣人(王)应该循天道而去人道,无论以身,以家,以乡,以邦为天下,皆如此。还讲具体怎么做才是循天道。

而讲述的技巧,一个是讲道理摆事实,一个是使用生活中的事物类比说明。用这两种方法,从正反两面反复说,行天道怎么好,不行天道会遭受什么样的后果。反复讲,怎么才是循天道,哪些又不是循天道。越读越觉得老子耳提面命,用心良苦。


所以学习道德经,应该是有脉络的。这个脉络,自然是循着该书所展现出来的规律。先生在公众号对道德经的解读,和《老子之道》这本书里的内容,其实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当然,这种差异不是说对或错,而是道德经本就包罗万象,以身为天下,以家为天下,以邦为天下,以天下为天下,站在不同的角度,说出来的解读,自然在文字上是有差异的。更有甚者,市面上还有很多的误读。所以,多言数穷。


正如先生所言,在公众号解读道德经,好比在海面上游泳,而《老子之道》这本书,好比潜入大海深处,欣赏深海之玄妙。如果对照读过《老子之道》和公众号文章,其实,是能明白先生的意思的。《老子之道》,是一直站在圣王治理天下的视角,从未脱离。而公众号的文章则不然。它既有圣王视角,又有大量篇幅对老子所举事物例子的讲解,还有以身为天下,以家为天下等视角。包括这些天同道们的解读,也是如此。是将各种视角混在一起的研讨。


如果,上面的这些理解还有可取之处,这些天我一直在想,咱们研讨道德经:1.站在不同视角,分别从身家乡邦天下对每章进行解读,将这个脉络理清楚(比如《老子之道》就是以天下为天下的视角);2.对于用了事物作为例子的章节,先聊例子(如水)的特性,再聊该特性与道的相似,最后是老子以该例特性描述的道的原理,如此循序渐进;3.道德经是一个整体,在做好前面两步后,整体研讨道德经。这样,或许会更有条理一些,日后也能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运用。


当然啦,这个工作量很大。对同道们的要求也更高,一起加油学习。(有无磐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