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史」一位乡居未仕的恩贡

 雲泉 2018-08-13

曾祖父张映轸,乳名缵绪,印署张殿甲,静宁县余湾乡张沟村人。生于清道光10年(公元1830年)12月4日,卒于宣统3年(公元1911年)8月8日,享年81岁。清光绪15年(公元1889年),曾祖考中清廷恩贡生,清光绪20年,岁次甲午年(公元1894年)5月,例授徵士郎候选直隶州州判(有清廷授牌可考)。未就任,乡居终老。对于曾祖的生平事迹,大多失之笔墨,无更多资料可考,惟一部同治十三年(甲戌)(公元1874年)间编修的《张门家谱》和例授文林郎候选知县、己亥科举人赵贡玉撰写的太高祖即曾祖之祖父慧菴公逝世三周年祭匾全文可查(附后)。现根据上述资料和祖辈口口相传,略记曾祖一二事,以表缅怀,并飨读者。

曾祖自己虽考中恩贡,但其思想深处却对读书赴仕并不热衷。这从他对待祖父们读书的态度和自己乡居未仕之后的做法上不难看出。曾祖认为一个人读书识字是必要的,只要能通晓礼仪道德就行,仅限于做学问文章,但要凭读书走向仕途是靠不住的。曾祖常说:“文魁武魁,不如一鏊锅盔,还是耕田好。”作为一个受封建社会价值观影响至深的乡村读书人而言,为什么会有这样出世的思想?如果从曾祖的经历和为人考察,再联系当时的国情社情,并不难以理解。曾祖被选为恩贡、例授征士郎候选直隶州州判之时,年已六十有四,虽说清读书人一般都是高龄致仕,但毕竟人生的黄金时间已过;大半生的耕读生活,其思维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大多已基本固定;久居偏僻山村,信息闭塞,只知埋头读书,而不知社会发展,接触不到进步的思想学说;为人又极方正、淳朴,清末官场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像曾祖这样的读书人是难以适应的;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内忧外患,积贫积弱,战乱频仍(曾祖例授征士郎候选直隶州州判之后两个月,即爆发中日甲午战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民不聊生)。后来参加科考,亲尝考试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非难,耳闻目睹了科场弊端,又因为高祖振声应童子试的坎坷经历,加之太高祖(曾祖的祖父)命途多舛,屡试不售,遂捐入国学为京元的曲折和艰辛,因而曾祖不再让祖父们继续上学深造,以图华而不实的功名。

曾祖乡居未仕后,专事孙辈教育。以家做馆,除教导嫡孙张制、张举等读书外,还兼教远房的学龄孙侄。伯父张制,乳名达才,其时头角峥嵘,聪明好学,前程有望,曾祖便倾尽全力去训导。先教启蒙类书籍,接着教《四书》《五经》《唐诗》等传统经典著作。边读边讲,让其领会每篇文章的精神实质,不囫囵吞枣,食而不化。在念背听讲的同时,开始学作文章。先从《对对子》开始。据伯父张制回忆,曾祖首出的对子题为“麦出穗”,伯父答对“豆开花”。曾祖阅后只在答卷上批了五个字:“答的还可以”,既没夸,也没骂,但脸上露出了少见的喜悦。后来出的对题,则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从三言五言到七言九言,再到十一言……学过一年后,开始学作八股文。经过曾祖严加训导和精心栽培的伯父张制,虽不能说是一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才子,但也算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读书人。只因伯父当年,正逢废科举兴学堂的变革时代,伯父张制无以应试,成了一名普通的乡间读书人。伯父虽然没有取得功名,但作为一名读书人,颇有曾祖遗风,在西吉县齐家塬头、双岘乡、雷大乡等地当私塾先生近四十年。

像曾祖这样的读书人,乡间称“老爷”。“老爷”是远近闻名、受人敬仰的贵人。据先辈讲,不论本村人还是外村人,凡路过先祖家门时,都小心翼翼,悄声低语,从不大声喧闹,连脚步都放得很慢、很轻,曾祖受到乡间的尊敬以及民风的淳朴,从中可见一斑。

附:例授文林郎候选知县、己亥科举人赵贡玉撰写的太高祖即曾祖之祖父逝世三周年祭匾全文

盖我张门,累世移徙,家道贫寒,历代传闻,功名希罕,至我四世公。荣入国学以后,自子而孙递列胶庠,始有少有,聊且完合,是我四世公者,实功名家道之肇基也,不第此也,而且子孙绳绳不可胜数矣。故殁之三年也,族戚犹不忍忘,遂制匾以录其懿行曰:庚子子月朔,慧菴张公殁之三年也,戚里思公之德,丐余文以记之。

按状,公讳士秀字慧菴,祖统公,父奉廉公,母王孺人,皆有隐德。其先故,秦安人。康熙间,始祖茂增公,始隶庄邑籍,世安农业。传及奉廉公,持身恪恭,治家勤俭,而王孺人亦善理内政,家由是渐饶,始命公就传读书,为前人光宠计。无如命途多舛,屡试不售,遂捐入国学,奉廉公之愿亦稍慰矣。性好诗书,接人以礼,见者咸以为有儒雅风德。配李孺人,能执妇道,事亲孝敬,人皆称其贤,然非公型于之化不及此。生子振声,甫七岁即命之读,稍有怠惰,严责之不少贷。常曰:吾读书无成,不克遂乃祖之志,此毕生憾也,岂可复令汝自便哉?无何,李孺人卒,奉廉公亦即世,加以连年冰雹,饥馑渐臻,人皆以弃读就耕为振声劝,公怫然曰:身可饿,书不可废,于是课读愈严。道光丙戌,振声应童子试,有一贸籍阻之者。公亲赴高平,尽力周旋,而阻之者益力,终未得入文场。壬辰又试,阻者一如其初,公愈虚心下气,委曲求全,人皆感其诚,不复阻,遂入场,获隽焉。噫!至振声入庠而公之心力亦俱瘁矣。继配杨孺人,举一子,曰招子,赋性纯朴,成立可望。孙二,长缵绪,次绳武,皆振声出,俱业儒,天资灵敏,头角峥嵘,异日光显门闾,可以预期,使振声继公之志,绍公之业,亦如公之劝耕课读,将家道可得而昌,家声可得而振也。振声勉乎哉。

例授文林郎候选知县己亥科举人,年家眷愚弟赵贡玉顿首拜撰。

例授修职郎吏部候选儒学左堂眷姻弟赵德纯顿首拜书。

道光二十年冬十一月上瀚之吉。

「文史」一位乡居未仕的恩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