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与人文图典:人生需要仪式感

 沪学 2018-08-14

非遗与人文图典:人生需要仪式感

仲富兰新著《图说中国人生礼仪》出版

非遗与人文图典:人生需要仪式感

非遗与人文图典:人生需要仪式感

“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学林出版社近日隆重推出由著名民俗学家仲富兰教授著、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编的《图说中国人生礼仪》。

仲富兰教授将其多年研究的精华浓缩于此书中,从博大精深、浩瀚如海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和聚焦与当代社会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十大主题,用详实的材料完整地叙述了生命从孕育到消亡所需的礼仪——“怀子礼”“接子礼”“命名礼”“抓周礼”“童蒙礼”“成人礼”“婚礼”“敬老礼”“丧礼”“祭礼”。在叙述中,作者把相对严肃的学术语言转换成了轻松又不失精警的文史随笔的语言,生动地展示了中华优秀礼仪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追求、做人之道、道德精神、君子人格等,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全书配图难得一见,极具文献参考价值。

◎祝贺声中,人之初,“名”得立矣

非遗与人文图典:人生需要仪式感

命名礼的仪式在先秦时代还是很复杂的,《礼记·曲礼》和《礼记·内则》都规定了命名礼的举行流程。

《礼记》上所记命名礼的具体操作步骤是:孩子出生后三个月内,父亲一般不入产房,唯经常使人慰问,显示对妻儿的关心。三个月后,命名礼择日举行,家庭中有头面的妇女如祖母、伯母、叔母等,以及父亲已为新生儿请好的老师(或保姆)都来参加。当日,母亲先行沐浴更衣,孩子也剪去胎发,并留一部分挽一对角儿。礼仪开始时,母亲抱子(女)出房,当楣东立,辈分最尊的妇人先看婴儿,并喊着做母亲者的姓氏说:“某某氏,今天要让孩子拜见父亲了。”当父亲的应答道:“我一定要好好教养他,使他守礼循善。”然后,父亲走上前去,握过小孩的右手,给其以慈爱的笑容并逗戏,百日左右的小孩,往往会以嬉笑和手舞足蹈相回报,从而给庄重的礼仪增添了融洽欢欣的气氛。

非遗与人文图典:人生需要仪式感

中国传统为新生儿举行“洗三”的礼仪(本图来自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中华礼仪之邦·文明礼仪图片展“)

最关键的程序是,做父亲的在根据孩子的出生时日、体形相貌等各种条件进行综合参酌后,要当场宣布给孩子的命名(当然事先必有考量)。说出名字后,母亲立刻应答,谓一定谨记夫言,教儿成德。然后,她把孩子交给老师或保姆。对方抱过婴儿后,即依尊卑长幼的顺序,把小孩刚获得的“名”一一向参加礼仪者宣告。祝贺声中,人之初,“名”得立矣。

命名礼的尾声,是告祖先,告宰闾,这两道程序都由父亲唱主角。告祖先使新生儿之名获得家族内部的认可;告宰闾则为存档,其式为“某年某月某日某生”,由“闾史书为二,其一藏诸闾府,其一献诸州史”(《礼记·内则》)。从此,如不发生更名情况,命名礼上所给予的这一特称,将随伴这个孩子的一生乃至永远;在其有生之日,它的表现方式(如名帖、印章、证照等)有时竟比其本身更具有证明效验。这就难怪古人对于命名之礼,要如此慎重了。

非遗与人文图典:人生需要仪式感

中国人常常在字典中寻找具有美好寓意的字为新生儿取名

古人说:“名以正体。”名是用来作标志、正名份的。在我国传统典籍《礼记·内则》中详尽地记载了西周、东周时期的命名制度,奠定了汉民族约2000年的给下一代命名礼仪的基本模式。

“蒙养”细节决定成败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树人。所谓“童蒙养正”,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德教为先。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古代就表现为蒙养教育,注重儿童少年期的早期教育。古代的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和文人学者都强调教育贵早,“以豫为先”。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颜氏家训》提出“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原因是“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大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只有“教妇初来,教子婴孩”,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许多教育家还强调,在孩子性情未定时,要及早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行为训练,这样方能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的效果。司马光曾经批评过借口幼儿无知而将教育延迟到长大后再进行的错误观念,认为这就像懒于摘除树苗的劣芽一样,等到长成大树以后再去砍那些枝杈,该费多大的力气?

非遗与人文图典:人生需要仪式感

清代末期民国初期的私塾塾师与学生

所谓“童蒙养正”,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德教为先,以后立身处世,在社会上做个好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树人。蒙学时期的儿童,已经能调皮捣蛋,但又没有劳动能力,所以家长一般愿意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送去私塾。到了六岁左右,他能带弟弟妹妹了,能放牛了,能砍柴了,很多人家就会让孩子辍学,所以古代很多农民是受过三年左右的蒙学教育的,会背《三字经》《百家姓》和一些唐诗。有了蒙学的底子,一生做人就有了准则,甚至做学问亦有很好的根基。古人认为,蒙养教育最根本的是“养正”教育或曰品德教育。《论语》记载孔子为学生开设有“文、行、忠、信”四门课程,其中三门都属于思想道德教育的范畴。司马光《居家杂仪》中设计的家教程序,将德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从“始生”开始,对婴幼儿期、少年期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他主张儿童六七岁以后,男孩女孩都可识字读书,只是儿童幼年时的教育,注重规矩和行为的训练,应对请安、恭敬长者、谦让之礼,实际知识的启蒙则自名、数字、方位等日常常识,对违背礼教的行为即使再小也“严诃禁之”;指导子孙读书严格选择,以免“惑乱其志”,力求“养正”。

非遗与人文图典:人生需要仪式感

图为民国时期教会办的学校里的学童。教会小学通常是附设在教堂里的洋学堂,规模很小,

学生主要为贫苦教徒子弟或无家可归的乞丐。学校不仅免收学费,并且还提供食宿甚至路费。到1900年,几乎所有重要城市都开设有一所小学。

以上内容节选自

《图说中国人生礼仪》

非遗与人文图典:人生需要仪式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