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紫砂文人不止,陈曼生、梅调鼎...

 秦岭之尖 2018-08-14



钱杜



(公元1764—1845年),字“叔美”,号“松壶”、“壶公”,工诗,能书善画,画梅师法赵孟頫,幽冷疏散。为陈曼生友,常为杨彭年等壶家制品题诗作画。



清中期 钱杜(叔美)铭杨彭年制紫砂合欢壶

这件紫砂壶形若罗盘,微弧底,通体包浆温润细腻,腹部运刀如笔,刻有行书铭文,曰:“茗露一瓢,细钓回意,涤吾风尘,素吾心情”。落款为:“壬午夏日 叔美”,令人赏心悦目。




陈继儒



(公元1558—1639年),字“仲醇”,号“眉公”、“品外居士”,文学家、书画家收藏家。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与同郡董其昌齐名。自命隐士,一生嗜茶,与紫砂艺人多有交往,茶艺理论对包括时大彬在内的一大批紫砂艺人的创作产生过影响。



 ▲陈继儒 行书《咏茶》 扇面 水墨金笺

释文:绮阴攒盖,灵草试旗。竹炉幽讨,松火怒飞。水交以淡,茗战而肥。绿香满路,永日忘归。




吴大澂



(公元1835—1902年),江苏吴县人,字“止敬”,又字“清卿 “恒轩”、“白云山樵”、“白云病叟”、“颂轩 郑龛”、“二田居士”,晚号“愙斋”,室名“二十八将军印斋”、“二旧日居”、“玉琯山房”、“白云山馆”等。初名“大淳”,避清同治帝穆宗载淳讳而改名。同治进士官至湖南巡抚,是著名的书画家、金石学家、收藏家和鉴赏家。酷爱紫砂壶,曾亲自设计壶式,与当时制壶名家合作制壶,所作砂壶常有“愙斋”款。



 ▲清晚期 愙斋款、俞国良制东溪刻紫泥觚棱壶

此壶由吴大澄订制,俞国良制作,名曰“觚棱”。此件觚棱壶由纯段泥制成,品相极佳。壶身一面由东溪——赵松亭书刻文字,另一面刻饰有菖蒲清供图案,清新雅致。此壶一直受业界关注,为早年紫砂专业书籍《荆溪紫砂器》书中藏品原件,此次现身西泠拍卖,当为藏家所重。觚棱壶为紫砂传统经典造型,俞国良的三叉提梁传世少见。此作一侧刻折枝花卉,另一侧刻诗文相配,格调雅致。底印“愙斋”篆书款,盖内“国良”小印,为吴大澄托宜兴紫砂大家俞国良所定制。



▲清晚期·愙斋款李宝珍制潜陶刻紫泥觚棱壶

此件觚棱壶由紫泥制成,仿古酒器的“方形觚”而制,造型方中有圆,有棱无角,稳重如山,乃曼生经典壶式之一,正如壶铭:“棱可模,觚不觚,取其精,意遗其粗。”盖内落款“宝贞”,壶身由潜陶镌刻唐代诗人李白《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诗中句,书法清丽潇洒,运刀流畅自如。壶底落款“愙斋”,愙斋为清末著名的大收藏家吴大澂的书斋名,吴氏嗜蓄紫砂书画钟鼎,常委宜壶名手合作茗壶。




宋荦



(公元1634—1713年),可南商丘人,字“牧仲”,号“漫堂”,又号“津山人”,晚号“西陂老人”。“荦”宋权子,以萌仕官至吏部尚书。博学嗜古,工诗词古文,与王士祯齐名。善水墨兰竹。精鉴赏,收藏甚富,好壶艺。《阳羡砂壶图考》载:“曾游宜兴东坡书院,前有石坊,题曰‘东坡先生买田处’,牧仲中丞手笔也。”并曰“砂壶传器,有‘清德堂’篆印者,想必为宋荦游宜时所订制。”



 ▲清早期 清德堂 炉钧釉汉方壶

器呈方钟形,敛口,短颈,直腹微侈,四注式盖,弧形钮,扁环状把,管状流,下方紧贴腹壁。器表施浅蓝色炉钧釉。里胎呈褐红色,质地细腻。壶底钤有阳文篆书方印。




吴昌硕



(公元1844—1927年),初名俊、俊卿,字“昌硕”、“仓石”,号“缶庐”、“缶道人”,别号“苦铁”,浙江安吉人,诗、书、画、印皆精,为一代艺术大师,曾创立西泠印社。



▲清 吴昌硕书画、黄玉麟制仿鼓壶

此壶为紫泥胎,细密坚致。造型端庄古朴,主以静气。壶体硕秉然,鼓腹宽肩,弯流圈把皆舒展,口盖留唇边,上下密合,钮作扁珠,似如壶腹,全器比例协调,宛若一气呵成。仅以陶刻书画装饰壶体,抚之温润若豆沙,极具触觉美感。通观整体造型,弧线优美、线条流畅,视之心生内敛和稳重之情。



▲清光绪 黄玉麟制吴昌硕铭畊云刻仿鼓壶

这件黄玉麟制吴昌硕铭畊云刻仿鼓壶,壶体硕秉然,鼓腹宽肩,弯流圈把皆舒展,口盖留唇边,上下密合,钮作扁珠,似如壶腹,全器比例协调,宛若一气呵成。此壶为紫泥胎,细密坚致。壶面有海上著名金石书画家吴昌硕题铭:“诵秋水篇,试中冷泉,青山白云吾周旋”,书法俊雅苍劲,清新秀逸,盖内钤有“玉麟”两字方印。此器莹洁圆润,精巧而不失古意,灵妙天然,尤其有名家铭文,极为珍贵的文人壶式,值得典藏。




胡公寿




(公元1835—1886年),上海松江人,工山水,花卉,集古今诸家之妙,成一大家,书法独具体势。



▲清 胡公寿款一粒珠壶




端方



原本汉人,姓陶。后入满洲正白旗,改姓托忒克氏,字“午桥”,号“匋斋”、“宝华庵”得慈禧宠信,擢湖北巡抚署湖广总督,再迁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工书法,偶写山水小景,精金石之学,珍藏金石碑帖甚富。好壶艺,尝订制茗壶赠亲友,署“匋斋”、“宝华庵”款。因镇压四川保路运动而被杀。凡带有“匋斋”、“宝华庵”款的紫砂器,制作时间上限不早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下限不晚于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



▲清宣统 “匋斋”石铫提梁壶

此壶选泥精细,泥色微泛红,平底至上逐渐收敛呈溜肩,鼓盖嵌置于内,桥形壶钮,壶肩上置高提梁,精工细作,朴素古雅。此器是一件明确年份的佳品。张謇:“物聚于好,力又能强,世所称者,燕邸收藏,三吴已编《陶斋录》;守或匪亲,化而为患,魂其归半,夔云惨淡,万古同悲《蜀道难》”!匋斋极其嗜茶,从历史图片中也不难看出,每日必品,因此对于器具要求也是极其考究,从器形到泥料到署款也亦是根据自己喜好而来。



▲宝华庵·端方定制款


觀 |《落木千山》姚艺晋

链    接

摶 |《馨如意》刘海燕

链    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