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语意中,意业为最重

 天地虚怀xia 2018-08-14

身语意中,意业为最重


心有善心、不善心和无记心三种,但业却只有善业和不善业两种。

  三种业:1.身业;2.语业;3.意业。身业是通过身门所造作的行为,语业是通过语言所造作的行为,意业是通过心念所造作的行为。 

   换言之,身业是通过身表表达出来的善或不善思,语业是通过语表达出来的善或不善思,意业是呈现在意门里的善或不善思。 

   这三种业,是通过所表现的门来说的。这三业当中,哪种业最重?意业最重!佛陀在世时,有一种裸体外道叫耆那教。 

  他们认为三业当中身业最重,即造作身体行为的果报最重,但佛陀说意业为最重。为什么呢? 

  因为有些行为并没有动机,这种行为是不构成业的。但是,当你极度憎恨一个人时,尽管还没有付诸身体的行动或通过语言的表达,但你在心里已经造了很强的业。 

   例如:一个人想杀死自己的仇人,但是找不到机会,尽管如此,他已经造了业。 

 所以说,身业与语业唯有在意业(思,即动机)的操纵下,才构成业。善业、不善业,都是一样的。

  没有思的主导,只是身体行动或语言,将不能造业。然而,即使没有身或语的表达,纯粹的意念也是造业。 

  正如佛陀在《法句经》第一偈中说:“诸法意先行,意主意生成;若以邪恶意,或说或行动,如此苦随彼,如轮随兽足。”

  对于受蕴、想蕴、行蕴三种名蕴,意(心识)走在它们的前面。意是它们的主人、首领,唯有意(识),才能完成造业。

  如果一个人拥有贪婪、嗔恨、邪见三种意恶行,才会说出虚妄语等四种恶语,或者造作杀生、偷盗、邪淫三种身体的恶行。

  当他所做的这些身语意三种恶业成熟,堕落四恶趣或投生为暗愚之人等的痛苦,将会跟随着他,犹如牛车的轮子紧跟随着牛的脚印一样。 

  佛陀又在第二偈中说:“诸法意先行,意主意生成;若以清净意,或说或行动,如此乐随彼,如影随于形。”

  对于受、想、行三种名蕴,意(心识)走在它们的前面。意是它们的主人、首领,唯有意才能完成造业。

  如果一个人拥有无贪、无嗔、正见三种意善行,就会以此意行,而造作四种语善行和三种身善行。

   当他所做的这些身语意三种善业成熟,就能投生到天人善趣。善业能带来快乐,犹如影子紧跟着身形一样。因此在三业当中,意业是最重要的。

   但对于世间的业来说,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具足种种因缘才会成熟,而不会立竿见影,所以“果报”的巴利语vipàka也直译为“异熟”。 

   可能有些人会说:“我经常做好事,为什么还没有得到好的结果?有些人不务正业,喜欢占小便宜,甚至为非作歹、无恶不作,他们却飞黄腾达,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 

    所以,他们觉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假的。但是他们没有看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后面紧跟着的那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虽然你现在种的是甜瓜,但是你正在品尝的是过去种下、现在收成的苦瓜。虽然现在他们正在种苦瓜,但他们正在品尝的是过去所种的甜瓜。 

   这种业力所带来的“时间差”,只能由自己去承受。刚刚种下的种子不可能一天、两天就结出果实来, 

   它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慢慢成长,最后才能结出果实。同样道理,我们无论是学习技术或者搞投资做生意, 

   也不可能要求今天投入,明天或后天就要有回报。 这就是业运作的法则。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学习业的分类,来了解业的运作。 

   一种业:思即是业。佛陀说:“我说思即是业。”以心所来说,只有一种心所——思——才能称为业。

两种业:1.善业——由善思造作的。2.不善业——由不善思造作的。 


----摘自玛欣德尊者的开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