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需要卓有成效,而有效的管理者一定要重视贡献,并懂得将自己的工作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 德鲁克先生说,有效的管理者会常常自问:“对于我服务的机构,在绩效和成果上,我能有什么贡献?” 图片来源 | SamuelChenDraws 对于贡献,德鲁克先生给了我们非常明晰的说明。 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所谓有效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己的工作,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水准及其影响; 2、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包括对上司,对同事和对下属; 3、各项管理手段的运用,例如会议或者报告等。 可是大多数管理者做不到这一点,他们重视勤奋,却忽略了成果。他们耿耿于怀的是他们服务的组织和上司是否亏待了他们,是否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他们抱怨自己没有职权,结果是做事没有效果。 图片来源 | SamuelChenDraws 一、管理者的承诺 管理者应该经常问自己:“我能做什么贡献?” 重视贡献,才能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不为其本身的专长所限,不为其本身的技术所限,不为其本身所属的部门所限,才能看到整体的绩效,同时才能够使他更加重视外部世界,只有外部世界才是产生成果的地方,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凡事都想到顾客,服务对象,才能够真正为组织贡献。 管理者要重视贡献,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1、直接成果(如企业机构的销售,利润等,医院对病人的呵护和成功治疗等……); 2、树立新的价值观及对这些价值观的重新确认; 3、培养与开发明天所需要的人才。 如果在成效中缺少这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那么机构就会衰败甚至垮台。 图片来源 | SamuelChenDraws 二、使专业人员的工作卓有成效 对于知识工作者,尤其应该重视贡献,唯有如此,才能使他的工作真正有所贡献。 德鲁克先生对于知识工作者的卓有成效描述的非常全面:知识工作者并不生产“实物”,他们生产的是构想,信息和观念,知识工作者通常是一位专业人员。 原则上,只有当他掌握了某种专门的知识后,他的工作才能卓有成效。但是,所谓专长,本身就是孤立的,片面的,一个专业人员的产出必须与其他人的产出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成果。 专业人员要卓有成效,他们有责任让别人了解自己。有些专业人员认为,普通人应该并且可以做出努力了解自己,甚至认为他们只要能够和同行的少数专业人员沟通就够了,这真是傲慢的自大,这样的态度也会使得专业人员的工作变得无用,使专业人员的知识学问变成卖弄玄虚的手段,可惜现在很多的专业人员就是这样的。 一个人如果想成为管理者(知识工作者在现代组织中本身就是管理者),如果愿以贡献为目标,就必须使自己的“产品”——即他的知识能为别人所用。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总是想了解别人需要什么,发现了什么以及能理解什么,他们会向机构内部人员(包括他们的上司,下属,特别是其他部门的同事)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便于你为机构作出贡献,你需要我做些什么贡献?需要我在什么时候,以哪种形式,用什么方式来提供这些贡献?” 图片来源 | SamuelChenDraws 三、正确的人际关系 在组织中,重视贡献的管理者,往往都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他的工作也因此富有成效,这也许是所谓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真正意义所在。 德鲁克先生说,有效的人际关系,有下列四项基本要求。而着眼于贡献,正可以满足这些条件: 1、互相沟通:沟通是很多年来组织面对的一项重要管理主题,但是我们为此做的措施其效果往往是微乎其微的。原来我们一直把沟通当成是上对下的事,是主管对下属的事,可是仅靠这样的沟通,永远不可能成功,一位重视贡献管理者,常常会问下属:“我们的组织和我,应该期望你有怎样的贡献呢?如何才能使你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2、团队合作:今天的机构绝非是传统观念和理论所能理解的。知识工作者必须专精于他的本行。但是他们在实际工作时,却必须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他们的团队由全然不同领域的知识工作者组织,他们必须团队合作。 3、自我发展:如果我们能够自问:我对组织能够有什么贡献?这就等于是说:“我需要怎样的自我发展,我应该学习什么知识和技能,才有助于我对组织作出贡献?”组织发展需要自我发展,需要注重自我发展的提升。 4、培养他人:重视贡献的管理者必然会同时启发他人寻求自我发展,这样的管理者设定的标准,一定不是他个人认定的标准,而是以组织任务需求为基础的标准。这样的标准有助于为组织培养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图片来源 | SamuelChenDraws 四、有效的会议 管理者总不免要参加讨论会,协调会和简报等各种会议。会议是管理者每日管理使用的管理工具。但是,这些会议同样也占据了管理者的时间,即使是最善于管理自己时间的人,仍花费了大量时间在会议和报告上。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能从会议中得到什么,也知道会议的目的是什么或者应该是什么。他们会自问:“我们为什么要召开这次会议?是为了某项决策?是为了宣布什么?还是为了澄清我们应该做什么?”他会事先想清楚会议的目的,想清楚要做什么报告,以及想清楚简报的用意,他们坚持开会必须有所贡献。 图片来源 | SamuelChenDraws 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是重视贡献的管理者,重视贡献才能使管理者的视线从“内部事务,内部工作和内部关系”转移到“外部世界”(只有外部世界才是产生成果的地方),才能使管理的目标转移到组织的成果落实。 |
|
来自: blackhappy > 《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