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背后的大智慧:一阴一阳之谓道,人要认识到客观的矛盾

 sxjhq 2018-08-14

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译文:一阴一阳的矛盾变化就称为道;

《易经》中的这句话蕴意深刻,今天只探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变化。

现在的很多人和别人发生矛盾了都在说要讲道理,那什么是道?换句话说什么才是对的?你跟上司讲道理,你赢了,你被记恨或者开除了;你跟朋友讲道理,你赢了,朋友关系淡陌了;你跟配偶讲道理,你赢了,搞不好就得离婚;你跟流氓讲道理,你赢了,说不定会被打成重伤……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美图

有的人为什么脾气好?有的人为什么脾气暴躁?其实说的不好听一些,爱发脾气的人是一种自私行为,我们中国人很喜欢那种能够换位思考问题、能够照顾别人面子的人,说话要合适,点到为止,而不是只追求的对的;而不喜欢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如果两个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一起生活会矛盾不断,可能为了一顿饭都会大打出手。你爱吃鱼,让别人都要吃,不吃就不高兴,这不是无赖吗?

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人心中是“无道”的,这类人不会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一种客观存在,一个人如果心中“有道”,就会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看得很正常,会很巧妙的化解矛盾,而不像“无道”之人与人发生矛盾,总以为别人在针对他,没有正确的去化解矛盾,反而将矛盾激化的越来越大。

有人会问: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为何会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思想、立场、利益,人与人相处就如阴与阳在对立中达成交融和合,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利益都会擦出火花。有的亲朋好友相处时间短了不会发生矛盾,但是时间一长就很容易发生矛盾;人的缺点就是阴,别人没有这个缺点就是阳,这就形成了一种客观的对立,若有这种意识,化解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有缺点的人尽力去改正,对方不要过分的针锋,能够换位思考包容别人的缺点;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缺点,你包容别人的缺点,自然别人才会包容你的缺点。

我们中国的年轻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就是没有领悟《易经》中“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一个人只有认识到客观存在的矛盾,当矛盾发生之时,才不会措不及防,也不会恼羞成怒,要知道愤怒会降低一个人的判断力,在愤怒的时候做出的决定几乎都是错误的。

就如我上篇文章所说的宋江和李逵一般,李逵只听刘老汉的一面之词,并不去深究真相,便是提着两把板斧要砍上级宋江的脑袋,若是后来没有那么多人求情,险些送命;这就是一种“无道无脑”之人,说好听点是直性子,说难听点就是脑子缺根弦,一辈子除了给人当小弟受使唤,没有什么前途;而宋江则不一样,处理矛盾有条不紊,不但合理的化解了矛盾,还在这场矛盾中立威。

现实之中,你会发现,如李逵这般头脑越是简单的人,越是爱跟别人讲道理,越是无知的人越爱和人争辩,而这种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道”,他们意识之中的道理,就是他们自己的观点,而你了解了这种人的真实面目,那你便是懂得了“道”,在与这种人发生矛盾后,要学宋江,不要与他多费口舌,只要把事实摆在他的眼前,并让他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以后会老实很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