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有培养孩子内在的力量,TA才不会被别人欺负

 雅博学苑 2018-08-14

来源丨喜马拉雅FM云香亲子教育的精品课《云香:高效沟通,做省心父母》

编辑丨何嫱


孩子被欺负的时候,父母会很心疼,经常会有父母教孩子:下次如果他打你,你就告诉他“请不要打我,如果你再打我,我就要打你了”!


打回去,就不再受欺负了吗?


当然不会,通常情况下,孩子被欺负,父母这样教育孩子,孩子的反应一般不外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下次该怎样还怎样。上次被打的时候,只知道哭,这次被打还是只知道哭;上次东西被抢,不敢吭气,这次还是不敢吭气。父母气得半死,怎么就教不会呢?甚至有可能更害怕了。以前偶尔还能还下手,现在连一下手都不会还了,被打只会哭,他打我,呜呜呜呜……





第二种是,他确实听话了,慢慢也会还手了,这个是最好的结果。不过几率很小,更有可能出现的是,过了不久,妈妈焦虑的事情很可能变成了“孩子打人怎么办”。


第三种是稍微大点的孩子,你越教他他越烦:妈妈你不要说了。或者,还可能会增加一个新的问题——撒谎。你问他:刚才谁谁谁打你,你怎么不还手?他说:他没有打我,我们在一起闹着玩呢。他以后被欺负了,再也不愿意告诉你,而且还会替那些欺负他的人遮掩。真让父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你越教他,他越害怕


妈妈明明教过他要打回去,他却不敢打回去的时候,他的自我价值感高还是低?肯定低,对不对?他会自责,会觉得自己很没用。而当他觉得自己很没用的时候,他面对妈妈是什么感觉?是不是很羞愧呢?而且还增加了一个新的恐惧,那就是恐惧被妈妈责备,怕妈妈说他没用。


所以当你问他为什么不打回去的时候,他会恼羞成怒:别说了,烦死了!我都说了他没有打我了!在很多父母看来,这样的孩子就是窝里横,在家凶巴巴的,出去废物一个,一点出息都没有。可是你有没有看到,他内心经历了什么样的挣扎,有没有想到,他内在的力量为什么出不来?这都是我们教出来的啊。


当孩子被欺负的时候,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帮助,不是教他打回去,也不是帮他打回去,而是培养孩子内在的力量,让孩子自我负责。我们不欺负别人,但是也不能让别人欺负了。


父母可以如何做?


父母需要分清楚,哪些情况该干预,哪些情况不该干预。孩子之间的冲突绝大部分情况,成人是不应该干预的,只有以下几种情况,是成人需要插手的。


第一,有安全问题。比如拿棍子、凳子之类的工具打架了,或者两个人力量相差非常大,有其他安全问题的时候。2、明显带有恶意的欺负。而被欺负的孩子又完全没有能力反抗的时候。这个时候成人需要干预。





第二,信任孩子本能的反应,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问题。每一个孩子被打的时候,本能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会立马打回去,有些孩子没反应,有些孩子会很害怕退缩。但是不管是哪一种,你要相信,他的本能反应都是在保护他的,所有的这些反应都没有好坏对错之分。


很多父母不喜欢孩子退缩或者没反应,但是害怕退缩是一种自我保护,你难道希望你的孩子遇到任何情况都跟人对着干吗?没反应的有可能是还没反应过来,也有可能正在想办法,并不是每一次都是打回去才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孩子也不是不会改变,他经历过几次以后,慢慢会发展出一套他自己的生存方法。而你去贸然干涉,反而让他没有了自己的力量。





第三,如果孩子向我们寻求帮助,我们要倾听陪伴孩子,支持他自己解决问题,不要去帮他解决问题。


第四,善用游戏帮助孩子建立界限。比如,对于那些被欺负很害怕不敢反抗的孩子,你可以和他一起做游戏,也像他的小伙伴一样和他冲突。因为孩子和你比较熟,他就会比较有胆量反抗,或者是让他做打人的那方,你做被打的,总之就是让他多体验这个过程。


第五,父母要自我成长。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欺负,可能只是孩子之间正常的玩耍,但是因为我们很害怕自己的孩子被欺负,所以,孩子一被欺负,我们就很关注孩子。


尤其是那些经常被忽略的孩子如果发现这样能够被妈妈关注,慢慢的,他真的会变成一个被欺负的孩子。而且,他不是在某一个地方被欺负,他是走到哪里都容易被人欺负,身上就好像贴了一个“我很好欺负”的标签一样。





孩子这样,父母是要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责任的。父母要看一下,你是不是也曾经被欺负?或者是你很恐惧,很担心孩子被欺负?


总结一下,孩子被欺负的时候,父母可以做的五个方面:第一,分清楚什么时候需要干预,什么时候不需要干预;第二,信任孩子有处理自己问题的能力;第三,孩子求助时,倾听陪伴孩子,支持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帮助孩子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