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福说内家拳之 练了多年太极拳为什么还发不出太极劲?

 昵称38341247 2018-08-14

不少朋友已经练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太极拳,按理说应该有一定的功力了。那么如果问一下,您是否有信心可以挡得住那些只练过一两年的拳击或散打等搏击术的壮汉们的疾风暴雨般的重拳的进攻吗?

 

恐怕有信心的没有几个。人家不跟你慢慢地玩推手,那些整天喊着“要放松”,“要用意不用力”的朋友们到时能真的松下来去迎战吗?恐怕那些所谓的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技巧到时候一样也用不出来。柔劲发不出来,拙力也不会用了,那么就只有挨打的份了。

 

这就是当今太极拳的普遍的现状。正应了那句时髦的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不少朋友会用那句“太极十年不出门”来自我安慰。但大家可别忘了,在冷兵器时代,男人大都从小就开始练武,十年后是要出门与高手对抗的,否则就可能在生死相搏中送掉性命。这个十年是指的能打败高手所需要的时间,并不是说练了十年才能实战。

 

而且时代不同了,如果还是用“十年不出门”的原则来教太极拳的话,恐怕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学了,当然退休的老人除外。人家练散打自由搏击的,练个几年就可以争冠亚军了。我们的太极拳练了几年却打不过一两个地痞流氓,那不是白练了吗?怎么能称得上是内家拳之巅峰?

 

我们无法穿越到杨露禅的时代,看一看杨无敌具体是怎么学拳练拳和教拳的。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他们练的拳决不会象是今天这样轻松舒服的。不止一位杨氏后人和传人讲过杨露禅教儿子们学拳的故事来说明他们学拳之苦。

 

杨露禅教儿子们练拳非常严厉,两个儿子苦不堪言,以至杨建候苦得想自杀,杨班候累得想逃跑。幸得及时发现才没有酿成悲剧。但正是这样的刻苦训练使他们很早就练出了真功夫,到20左右岁时就都能独挡一面了。

 

但到杨丞甫的时候,班候狠不下心来这样训练儿子,杨丞甫自己也不太用功,以至他到了34岁时杨家的功夫还是没有真正练出来。因父亲班候去世,无人再作自己后盾,想到此时如有高手来挑战比武,一旦失手,杨家英名将毁于一旦。丞甫遂闭门苦练六年,杨家功夫终得有成。于是正式开门授徒,才使杨氏太极得到广范传播。

 

以杨丞甫这么好的家庭条件,自幼得杨家几代人的真传,但没有下苦功练拳,到了三十几岁还没有练成。可见再好的拳法如不下功夫苦练也是不成的。哪有放松不用力,舒舒服服地就可以练出太极拳真功夫的?

 

阿福以自己二十多年练太极走过的弯路反复强调:“放松”两个字一定要谨慎使用。这个词本身并无对错,只是看练功的人怎么去理解。只有当你苦练功夫到一定火候的时候才能明白它的真正含义。但对于初学者,99%以上的人都会误解它的意思而最终因此白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练不出任何的真功夫。不只是因为理解力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你的身体还没有生理上的改变,是因为你的身体不明白。

 

有一句经典的话:“百炼钢成绕指柔。”从这句话中大家应该明白柔是怎么来的了吧?

 

咱们还是回到开头提到的那个话题。练太极拳的朋友们为什么没有信心挡住练散打或拳击的壮汉的连续的重拳进攻呢?比如雷雷对徐粪嘴,竞连一招也挡不住,毫无还手之力。并不是因为徐有多高明,而是雷公太弱了。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绝大多数,准确一点说应该是99%以上的朋友练的都是各式各样的跟雷雷大致在同一个水平上的太极操。这些朋友若上去比试,可能还不如雷雷呢。

 

那么导致太极拳如此毫无抵抗能力的关键问题在哪里呢?

 

阿福总结为四个没有:

1. 没有整劲。

2. 没有根劲。

3. 没有掤劲。

4. 没有实战。

 

其实有了整劲和根劲再加上一些实战训练就完全有能力与他们一战了。可惜大部分拳友一个劲也没有。至于掤劲是较高一点的要求。但如果没有前两个劲,根本不可能出掤劲,如果自己认为有了也是假的,你的所谓掤劲肯定是不堪一击的。

 

在这三个劲中,根劲是最重要的。没有根劲的整劲威力是有限的。同时根劲又是练出掤劲的前提条件。很多人为了练出掤劲便主要在手臂和手上作文章,但效果却很有限。

 

其实掤劲不是出在手上而是主要出在脚上。只有把手上的劲通到脚上时,才能把手解放出来,手上就会慢慢地练出弹簧劲了。这就是因为有了根劲后才生出了掤劲。阿福是通过太极龙虎接发手而让学员和来访的拳友体会根劲和节节贯穿的劲的,只要几分钟的时间他们就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根劲和劲落于脚又起于脚。

 

只有出了根劲后你的太极拳才算有了真正的质的进步,此时你的信心和兴趣会大增。因为这个时候一般的人就很难推动或打动你了,即使面对比你年轻,高大,强壮很多的人。你会发现不管对方用多大的力气,你都可以轻松地把他的直劲变成竖劲,就是把对方的打过来的劲通过自己的四肢和身体的微调向下顺到你自己的脚下,通常是后脚,以大地作你的支撑。脚踩地,头顶天,上拔下撑,实现真正的天地人合一,心中便会生出天高地广任我行的感慨。

 

根劲是走向实战的最重要的一步,是使出其它太极技法的前提条件。否则,如果对方一推一撞你就站不住了,就失去重心了,那就只有等着挨打的份了。什么太极劲,什么巧妙的招法都谈不上了。

 

那么根劲是怎么练出来的呢?

 

要练出根劲,最重要的是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肩,一个是胯。

 

一、拔背开肩。

 

拔背指的是把肩胛骨向两边展开,使他们能紧贴在肋骨上和脊椎旁。一般人的肩胛骨是向后突出的,而拔开背后即打开肩胛骨后,背就变成平的了,略撑圆前扣,但千万不能变成罗锅。这样脚上的劲就通过胯到了脊椎,再到肩,肘,手。此时手上的劲就是从腰胯上发出的了,就象手长在了腰脊上,这就是力由脊发。

 

相反,如果肩胛骨没有拔开并沉下去的话,脊椎上的劲就无法传递到肩。通常的表现为肩容易架起来,大臂独自用力,自然力量有限而且很难持久发力。

 

注:(关于拔背,内部学员可以通过视频“抻筋拔骨之胸背开合”,“抻筋拔骨之开合手”的功法来练习。)

 

开肩是指把大臂和肩的关节拉开,使手臂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大大增加。同时还把手臂的筋练得长而粗壮,练出可以伸缩的弹性。

 

注:(关于开肩,内部学员可以通过视频“抻筋拔骨之展臂开肩”和“抻筋拔骨之插把开肩”的功法来练习。)

 

二、开胯。

 

胯是全身最大,最牢固的关节,是全身力量的来源。开胯有两个含义:

 

第一,    把股骨头即大腿跟从髂臼中拉活,拉开,主要是能够使股骨头向外增加活动范围;

第二,把从命门到尾闾的腰椎,骶骨和尾骨拉开。

 

传统武术经常说的开胯通常指的是第一种。也就是把股骨头向两侧撑开。因为我们后天的走路和工作习惯,大腿通常只用前后方向的运动,时间久了,特别是成人后,髂臼周围的筋也收缩了,慢慢地就把股骨头锁死了,特别是左右方向的活动范围非常有限。因此我们要恢复野兽般的原始之力就要把这一块拉开,大幅增加它的活动范围和能力。

 

关于第二种方法,有的门派把它归入松腰或拔腰的范畴。其实我认为把它归入开胯更合理。要打开这一部分需要花的时间更长,更难。但只要第一部分开了也就算初步开胯了,内家拳就初步入门了。

 

注:(关于开胯,内部学员可以参考视频教程“抻筋拔骨之下蹲式开胯”,“抻筋拔骨之侧蹲开胯”两个功法来练习。同时参考视频“身法之如何圆裆”)

 

关于实战,真正的实战现在已经没有那个环境了,那就要多进行一些实战训练来模拟实战。就象军事演习或防火逃生演习一样,平时有了这样的情景模拟,到时就不会慌乱成一团了,就会知道怎么从容应对了。

 

现在总结一下发劲的大致过程或者说层次。它们是:整劲,刚劲(根劲为基础的),柔韧之劲(掤劲为代表的)。

 

如果你发不出劲来的话,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个是身上没有劲;另一个是身上有劲但发不出来。

 

1.如果身上没有劲,那就要从头开始把劲练出来。

 

就是要先从整劲开始着手。因为大家打的太极拳基本上都是散了架的,外表看似行云流水,其实内行一眼就看出来,根本没有外三合,更没有内三合。身手脚都分了家,没有呼应,没有内劲的主导。

 

那么导致这一结果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呢?

 

阿福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元凶就是“放松”,第二个元凶就是“用意不用力”。这两个词在得了真传并练拳到了中高级阶段或在一定的语境中是适用的,但对于还处在招熟和明劲阶段的入门者来说是非常有害的。阿福之前就发表过“太极拳如何入门之放松是害人的迷魂药”和“阿福说内家拳之用意不用力的真正含义”。大家可以从公众号中的历史消息中去阅读。

 

2.身上有劲但发不出来劲,那是因为劲都憋在自己身上了。

 

这种情况与上一种正好相反。问题主要在于身上太紧了,用力太僵太拙了,或没有身法和步法的训练。一些朋友虽然得了真传但因传承不完整,有缺失,或自己没有领悟透彻,可能就会出现有劲发不出的情况。但只要有明师稍加引导和校正,把堵在自己身上的劲疏通并发出去,并配合身法和步法运用出来,功夫很快就会出来了。

 

而那些执着于放松和不用力的拳友们身上却什么也没有,没有基本功的训练,没有筋骨的锤炼,没有身体各处的酸痛,也没有汗水的挥洒,只有一套一套的玄空的理论。这样练拳不论练多少年也是白耗时间,到头来只是黄粱一梦。

 

那么真正的太极拳等内家拳的劲是什么样的呢?又是怎么发出来的呢?

 

阿福在此不对内家拳的劲作过细的分类,因为越简单越易理解和掌握。就简单地分为三种,即:1. 以根劲为基础的整劲; 2. 弹抖劲; 3. 粘控劲。

 

一、有了根劲的整劲。

这个劲就如同坦克的冲撞劲。坦克的炮筒子就如同人的手臂和拳头,其力量来源于坦克的整体重量和冲撞力。它的履带就如同人的脚,这就是力起于脚,翻过胯而上脊背,通过沉肩坠肘而到手。

 

二、弹抖劲。

也称抖绝劲,混圆力或惊炸劲等。这个劲打出去就象拳头被弹簧弹出去一样,而且一弹一缩形成连绵不绝的打击。同时因弹抖劲发拳有很大的突然性,没有任何征兆就可以发出,而且此劲还有很强的渗透性,可以在打到对方的身体后继续深入,直透对方的内脏。因此这个劲的威力是非常大的,是很难防守的。

看到这里,拳友们一定很向往自己也能拥有发出这个弹抖劲的能力。

 

这个劲不是靠打沙袋,或冲拳练出来的。它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抻筋拔骨等基本功的训练。

2.桩功。(要活桩,不要站成内外都不动的死桩。)

3.单式分解训练。

4.符合规矩的拳架的盘练。

所以看似是手的惊弹抖炸,其实是全身协调如一,伸缩松紧的自如结合,筋抻肉松骨拔的瞬间爆发。

 

具体来说,手臂的大筋通过长期的抻拉能够缩弹;

肩关节拉开(阿福自己伸展手臂时会看到一条明显的肩沟即肩缝。);

肩胛骨展开下沉(上面已经说过了);

头上顶拉起脊椎;

腰挺拔;

胯开下沉;

圆裆;

膝定位;

腿撑起;

脚踏实上蹬。

以上缺一不可。

 

阿福自己也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弹抖发力训练,只是每年为了检测自己的功力进行几次发力练习。去年的时候虽然可以发出来这个劲,但有些勉强,有时发得好些,有时发得不太理想。但今年再测试发这个劲时就很不一样了,基本可以作到随意而发了,因此就更确定今年已经突破了一个重要的瓶颈。没有什么感觉比自己的身体的改变和突破来得更深切和自信了。这就是追求和进步带给我们的快乐和一个又一个新的希望吧。

 

三、粘控劲。

 

这是比前面两个更高水平的劲。俗话说:“打人容易控人难。”所谓的“放松”和“用意不用力”在这个时候才能提起和有条件地运用。

 

具体说来,粘控劲就是通过对方的梢节来控制其根节,然后再进行擒拿或摔打等技巧。举例来说,对方一掌过来探我虚实,我抻手贴其腕部。用“顶,空,发”即“紧,松,紧”来打动或控制对方。如果对方猛力一拳打来,我则用“引,松,放”来控制或打动对方。

 

使出这个劲的关键是棚劲和听劲。孙禄堂所传孙氏拳则称之为知拍,合拍与一气之伸缩。

 

阿福很高兴地看到我的很多粉丝和学员们跟我通过微信聊天时都坦诚地说自己练的是太极操,当然可能有部分人是自谦。

 

这就是很好的开始。无破不立,只有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以求知进取的心态,开放的胸怀去学习研究太极拳和一切人类优秀的搏击术,你的机缘才可能到来,你才能真正地吸纳珍宝和真经。只有这部分人才能有希望学到真正的太极拳,练出太极劲,练成真功夫。

 

而那些自命不凡,顽固地认为自己练的太极操才是最好的,对人家的东西一律排斥,甚至把狗尿苔当成灵芝草,自欺欺人的那部分操友是永远也练不出太极拳劲来的,也是永远无缘真正的太极拳,真正的功夫的。

 

==========================

我们的内家拳网络辅导正在招生,阿福老师一对一辅导,欢迎报名。从头开始,明窍要,得真传,走对路。老师根据自己三十多年内家拳习练的经验教训,给学员有针对性的指导,抻筋拔骨,校正站桩和拳架,指明方向,告别太极操和花架子,尽快获得内劲,迈入真传内家拳的大门。

通过现代方便的信息交流方式并充分利用远程视频时代的便利,老师可以随时帮助学员校正和指导,已经和当面教拳相差不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