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为异常的音乐家都依赖什么?

 阿里山图书馆 2018-08-15
                

古典音乐作曲家和现代摇滚明星一样,始终伴随着某种精神症候和“毒品”。这里所说的毒品是广义的,包括真正的毒品,也包括精神类药物和酒精。

音乐和艺术能够反映出时代的思潮。我们从巴赫、贝多芬、瓦格纳,一直听到德彪西、勋伯格、巴托克,就会清晰地听出人类精神的演变轨迹。艺术家是一个超敏感的人群,他们的感官往往是超时代的。他们之中有多少是精神症候群,我们也都略知一二,而他们之中的“瘾君子”又有谁呢?

   

1 ·. 柏辽兹 - 鸦片
1827年,柏辽兹在巴黎观看莎翁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对饰演朱丽叶的爱尔兰女演员哈丽特·斯密森(Harriet Smithson)心生爱慕。随后柏辽兹写信向她表白,却遭到拒绝。

柏辽兹内心一落千丈,他开始精神恍惚,幻觉迷离。为了缓解失恋的痛苦,柏辽兹开始疯狂作曲,在旋律中寻求释怀,最终写出了《幻想交响曲》。他还加上了一个副标题——“一个艺术家生涯中的插曲”。

受当时英国作家迪昆希《一个英国鸦片吸食者的自白》的影响,柏辽兹根据自己的经历,也为曲中的主角设计了一个类似的故事:潮气蓬勃的艺术家因失恋服毒轻生,却因为剂量不足未果,变成了整日昏迷的类似于精神病患者,一系列惊心动魄、不可思议的事由此发生……

《幻想交响曲》毫无疑问是古典经典中最具“毒品”的作品之一,而柏辽兹本人也喜欢用一点鸦片打开他的大脑,这绝非巧合。 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中,他曾经说过:“我看到自己在镜子里。经常我会体验到最不平凡的印象,其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提供任何想法......效果就像鸦片一样。”

  

2 ·.  斯特拉文斯基 - 行为矫正药物
在1971年,斯特拉文斯基最后一次接受采访中说:“服用了无数行为矫正药物后,对我产生了有害的影响”。他因为自己的健康问题而开始痴迷于医学。

  

3 ·.贝多芬 - 酒精
贝多芬耳聋的原因和他的死因,上百年来一直扑朔迷离。很多人说贝多芬死于先天性梅毒,认为是梅毒导致了他耳聋。但事实上,贝多芬的直接死因,是由严重酗酒而引起的肝病所致。

如果说贝多芬的人生有什么污点的话,那么嗜酒贪杯无疑是其中之一。贝多芬的父亲是个酒鬼,时常在喝得酩酊大醉后殴打贝多芬,这给贝多芬的童年生活留下了巨大的阴影。但遗憾的是,贝多芬并未吸取父亲的教训,而是步其后尘,也成了一个酒鬼。

贝多芬嗜酒到什么程度呢?由一件事可见一斑。1808年,38岁的贝多芬爱上了自己的学生特雷莎。贝多芬为特蕾莎精心谱写了一首温婉柔美的钢琴曲《A小调巴加泰勒》,也就是广为流传的《致爱丽丝》,准备在特蕾莎父亲举办的宴会上演奏并求婚。然而宴会开始没多久贝多芬竟然喝得酩酊大醉,将求婚的事情抛到九霄云外。

  

4 ·. 舒曼 - 汞,奎宁和砷
学者马丁·格克(Martin Geck)在其关于作曲家的书中将舒曼描述为“一个政治活动家,八个孩子的父亲,以及服用过量致幻剂的瘾君子”。据报道,舒曼还采取了各种不同的药物来治疗他的梅毒以及他右手所遭受的痛苦,用药包括汞,奎宁和砷,这对他的身体和精神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诚然,舒曼早年的创作要胜过后期的东西。他于1853年完成遗作《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后,甚至有好友阻止他去出版。其实,舒曼中期和晚年的创作并非一无是处,他也留下了不少佳作,比如钢琴套曲《森林情景》(作品82)、钢琴与乐队《G大调序奏与热情的快板》(作品92)等等。然而那些精美绝伦的早期创作的确经久不衰,令人难忘。所以舒曼生前的同行、作曲家Felix Draeseke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舒曼始于天才而终于才干。”

  

5 ·.伯恩斯坦 - 止疼药
伯恩斯坦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身体状况堪忧。为了顺利举办音乐会而依赖大量的止痛药。1990年,在坦格伍德音乐节上,他最后一次指挥时肺病发作,中间忍不住咳嗽起来,以至于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三乐章,不得不包括一段五分钟的停顿。但他仍以专业水准完成了全曲的指挥。

在一次采访中,伯恩斯坦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喝着威士忌说:“天知道,我怎么会活到现在。我抽烟、喝酒、整夜不眠……”伯恩斯坦因为抽烟喝酒导致加重剧烈的咳嗽,而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将止咳药浸泡在威士忌里。

  

6 ·.莫扎特 - 酒精、烟草
莫扎特是一个外向的多动症者,他喜欢香槟和鼻烟,并且大量的使用,他的作曲家朋友经常谈到他:“鼻烟总是不离手。”

莫扎特的晚期交响曲出现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变化。他在1788年6月到8月之间一口气创作了他的最后三部交响曲:《降E大调第三十九号交响曲》、《G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和《C大调第四十一号交响曲》。这三部交响曲的体量要比以往的任何一部交响曲都大,尤其是《C大调第四十一号交响曲》,海顿的经纪人所罗门称之为“朱庇特交响曲”。

  

7 ·. 特里·莱利 - LSD致幻剂、大麻
极简主义代表作曲家之一特里·莱利(Terry Riley),他曾经说LSD(致幻剂)是“提高意识运动的元素”,大麻是它的“姊妹药”。60年代期间,他在摩洛哥度过了一段时间,为了找寻灵感,他使用了大量的致幻剂。

莱利的这首《In C》是典型的极简主义,全曲由53个短乐曲组成,对于参演者的人数,35个人的团体比较合适,当然更多或者更少的人也都可以演奏这首作品。

第一个开始的乐器演奏第一个小节,重复的次数由演奏者自己决定,之后加入的人可在前一个人演奏到任何一个小节的时候加入, 由于重复的次数由每个演奏者自己决定,所以后面加入的乐器演奏的进度会超越前面演奏的人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

  

8 ·.希尔德加德·冯·宾根 - 草药
她是位杰出的女性,也是最早的女性作曲家。因为天生的眼通功能,被喻为“莱茵河女先知”。她还是一位医生,草药的实验者。她将超过200种草药和植物及其药效对人体的影响进行了编目,并大量收集它们以供后代发现。据说她在草药的实验中发现了致幻剂类药物。

  

9 ·.阿尔班·贝尔格 - 处方药
序列主义先驱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是一名哮喘患者,他曾过量使用缓解症状的处方药。学者马格纳·布雷维克在一篇关于作曲家的文章中写道:“贝尔格患有失眠症,因为服用药物可以缓解他严重的哮喘疼痛,他拼命试图通过药物来减轻他的病情。”

     

10 ·.肖邦 - 鸦片
肖邦死前的五年(1844年),已经到了严重的肺气肿状态。1848年,肖邦应邀远赴英国伦敦演出。当时的英国正处于工业化的鼎盛时期,雾霾严重,这样的空气让肖邦在伦敦的日子里天天咳嗽不停,病情恶化,几乎每天需要服用鸦片制剂,鸦片可以减轻病痛,特别是对于那些深受结核病折磨的人。最终在1849年,肖邦在鸦片酊的安抚中离世。可以说伦敦的雾霾是他去世的直接原因。

本文只陈述客观事实,绝非认同吸毒;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