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断舍离的意义——直面你所恐惧的,才能专注你想要的

 SusanK 2022-01-23

这一点听着容易,但真正做到却非常困难,因为“那件最重要的事情”并不会自己跳出来告诉你:“我就是那件最重要的事情!”,你需要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而且还得有很好的判断力,能够识别出那个对最后结果有着至关影响的关键点。除此之外,你还将面临情感上的挑战,因为这个过程你会遭遇来自各方的诱惑和压力,你必须有颗强大的内心才能将这个理念坚持下去,才能真正学会把时间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强大的内心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只有当你真正相信自己的能力的时候,你才敢于做自己,敢于拒绝与自己目标和信念不符的事情。我不知道这种自信和内心的强大是否与先天基因有关系,但我敢肯定的是,强大的内心是完全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来获得的。我甚至觉得,这个训练强大内心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寻找自己和成为自己的过程。

那么,我们要如何训练自己的内心,让它变得更强大呢?今天教大家一个好方法:从物品的断舍离开始。扔东西这件事情看着虽小,但有过体验的人应该都知道,这其实是一个与内心不断做斗争的艰难过程。事实上,物品的断舍离依赖的是同样的能力:选择的能力——你必须从满屋子的物品中挑出那些自己真正需要的,以及舍弃的能力——你需要有勇气和那些不需要的物品说再见。

选择和舍弃之所以如此之难,是因为大多数人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想不清楚的原因则在于我们被担心和害怕的事情占去了太多精力,这其实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所以,想弄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先得学会直面自己内心的恐惧,物品的断舍离如此,自我发展亦是如此。

最好的选择标准—怦然心动

关于断舍离的书籍,我最喜欢的就是近藤麻理惠的那本《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当中最打动我的则是她的挑选时的评判标准:近藤麻理惠判断一个物品是否要留下的标准很简单,就是看你在触碰到它的时候,是否能够感觉怦然心动,然后只留下让你怦然心动的,其他统统“丢掉”。  

虽说“怦然心动”这个词听着似乎有些不切实际,因为已经拥有的物品是很难给我们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但是它背后的理念却是十分值得推崇的。近藤麻理惠真正想要表达的应该是要用“心”去选择,而不是用“脑”,也就是说,要凭感性的直觉,而不是理性的思考。为什么不能依赖理性思考呢?这是因为我们大脑理性部分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预测来提前为未来做准备,所以它经常会想到一些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不好的情况。这就会对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造成干扰,因为当我们开始担心这、担心那的时候,我们便无法听到内心“想要什么”的声音。

过多的理性思考实际上会阻断我们与内心的连接,它会让我们在考虑未来的时候,过于关注那些自己担心、害怕或者不喜欢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其实大部分都不会发生。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是否是如此呢?你是不是大部分时间都在想着怎么应对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都在担心一些你害怕会发生的事情?这样的人生一定是缺乏激情的人生,因为担心和害怕只会不断消耗我们的能量,限制我们的想象和潜能,只有那些能让我们“怦然心动”的事情才会真正激发我们,赋予我们能量和动力。

当我们学着用“怦然心动”这个标准去挑选自己的物品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训练一种重要的能力——与自己内心直接沟通的能力。所谓的“心”指的其实就是我们的情绪脑,这是情感产生的地方。本质上来说,情绪就是一种价值判断——我们感受的积极情感越强烈,就意味着它越重要,越值得追求。值得一提的是,价值判断是非常主观的,它因人而已,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它也不受我们掌控。很多人都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事实上,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其实就是要弄清楚什么对自己来说才是最重要的。这个问题,我们只能问自己的内心,理性是无法告诉我们答案的,因为“重不重要”靠的不是逻辑推理,它是一种情感,情感不存在什么“为什么”。

不过,我们的情绪脑是没有语言功能的,因为语言的功能区域在大脑皮层,所以我们只能通过感知的方式与内心沟通——“怦然心动”其实就是内心在表达,它用这种强烈的情感告诉我们,这就是自己想要的。另外,我们还需要留意自己的第一反应,因为我们很难阻止理性脑的参与,不过它的反应总是慢于情绪脑的,所以第一反应通常最能代表我们内心真实的感受。这就是为什么近藤麻理惠要强调“在触碰瞬间,是否感觉怦然心动”,因为那一瞬间的感受是最存粹的。

格雷戈·麦吉沃恩曾在《精要主义》中提到说:“如果答案不是一个确定的YES, 那么就应该是一个肯定的NO。” 我觉得这句话就是对“怦然心动”法则最好的诠释。这也是我面对选择时的评判标准。很多人觉得我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事实上,我的理性只用在存在客观规律和标准的地方,以及策略和执行上,对于那些无所谓对错,完全依赖于个人主观价值的事情,我从不用理性去思考,我只跟着内心直觉去选择。曾经有读者问我,有没有遇到特别纠结,不知道如何做选择的时候。我的回答是没有。我做选择一般都很快,因为答案就在心中,我只要去聆听就好——如果没有感受到“怦然心动”,如果没有听到一个确定的YES, 那就一定是NO。

直面恐惧,建立安全感

如果说答案就在心中,那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听不到的呢?原因很简单,它被我们内心恐惧的声音所掩盖了——我们太害怕、太担心了,我们总是在想“万一XXX, 怎么办?” 

我们的大脑有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相比快乐,它会更关注危机。当感觉到有潜在危险的时候,大脑就会本能地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躲避潜在危险上,只有等到潜在危险消失了,有了安全感之后,它才会追求发展,才会去思考到底什么让自己最开心,以及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可以说,拥有安全感是自我发展的前提。因此,想要听到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望,想要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就得先消除内心恐惧的声音,让自己拥有安全感。

1933年,面对美国当时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总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唯一需要害怕的是害怕本身——这种难以名状、失去理智和毫无道理的恐惧,把人转退为进所需的种种努力化为泡影。”之前我并不理解其中的含义,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害怕本身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会让人变得脆弱和无助,而当一个人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不相信自己拥有掌控力的时候,他就不会选择努力,不努力也就失去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而没有改变,就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希望,就会一直处在害怕和担心之中。这种恶性循环的最后结果就是,我们所害怕的事情最终成为了“自我实现的预言”。

如何才能消除内心恐惧的声音,打破恐惧所引起这种恶性循环呢?关键在于,我们要相自己是有掌控力的。中国有句古话:“事在人为,境由心造”,它所要表达的就是,人一定要相信自身的力量,虽然世事无常,但很多时候,成败与否取决于我们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便最后改变不了外在结果,我们还能改变自己的内心,我们可以选择接受。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并非无能为力。当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就不会那么害怕不确定性了。

另外还有一个方法:当你发现自己在担心或者害怕的时候,那就直面你的恐惧——先弄明白自己担心和害怕的到底是什么,然后想象它已经发生了,最后接受它。这实际上也是斯多葛主义所提倡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情绪训练方法。接受,就意味着内心不再抗拒,不再抗拒,也就不会在担心和害怕。一个简单有效的直面恐惧的办法,就是问自己:“发生了又如何?” ,比如如果你怕自己写文章写不好,那就问自己:“写不好又怎样?”; 如果你害怕自己失败,那就问自己:“失败了又如何?” 很多时候,当我们正视和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之后,就会发现真的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当我们不再恐惧,不再害怕的时候,我们便战胜了脆弱,也就拥有了安全感。这个时候,我们便能够把精力从之前的担心和害怕,转移到思考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才是真正重要这些问题上。

实际上,我们同样可以用物品的断舍离来训练自己直面恐惧的能力。扔东西在情感上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那是因为我们害怕失去,而害怕失去本质上是一种没有安全感的体现,我们需要从自己所拥有的外在事物上获得安全感。然而,真正的安全感从来都不是外在事物所能赋予的,它源于我们自身那些稳定的、永远不会失去的东西,比如思想、能力、品格等等。舍弃其实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训练,它不仅能让我们直面对失去的恐惧,同时也会让我们慢慢开始向内探寻,通过发展自身一些稳定不变的品质来获得真正的安全感。

从断舍离开始自我训练

说实话,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真的没有意识到断舍离原来有这么强大的力量。现在我才明白,断舍离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从向外寻求安全感,转变成向内寻求安全感的过程。当我们把注意力转向内在,去努力发展那些自己永远都不会失去的品质的时候,才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安全感。有了这种安全感,我们就有了反脆弱的能力,才不会让自己的一生被恐惧所挟持。这时,我们才能清楚地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渐渐明白什么对自己来说才是真正重要的。

如果你渴望改变,却不知道如何开始,那么不妨把物品的断舍离当成是一种自我训练的手段:通过“怦然心动”法则,去学习如何与自己的内心沟通,去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去体会那种被心动事物所激发的美好感觉;与此同时,通过舍弃物品去训练自己直面恐惧的勇气,然后把目光逐渐从外在事物转向内在品质,通过培养自身能力和品格,来建立内在安全感。这样的安全感才是真正可靠和长久的。完成了物品的断舍离之后,再去关注人生的断舍离——学会对那些不重要的人和事说NO,然后把时间花在那些让你“怦然心动”的人和事情上。

最后,给大家一个实用的建议:在物品的断舍离过程中,如果你感觉难以割舍,或者感到内心有股抗拒的力量,那么就问自己:“失去了又能怎样?” 然后再想想,什么是别人拿不走,我们也永远不会失去的。这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在意和花时间投入的,因为它们是安全感最稳定的来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