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提高书法艺术创作水平

 非遗电商4 2018-08-15

   任何艺术的发展史,都是一部继承与创新不断作用的历史,继承与创新也是各个时代、各个艺术家毕生都要面对的无法逾越的问题进行书法艺术创作,首要的就是要从艺术的经典中汲取营养,当然,植根传统、敬畏经典,并非迷信传统、复制经典;相反是为了更好地积累创新的灵感和能力。书画作品艺术水准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娴熟的技法、完美的章法,更重要的是要求作者具备独特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那么如何提高书法作者书法艺术创作的水平呢

首先要提升人品修养。人品高尚者,其笔下一点一划自生刚正不阿之气;清雅者,下笔不会落俗气;污浊者,笔下脱不去污浊。宋代朱长文《续书断》评颜真卿的作品:“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这种“临大节而不可夺”的英雄气概,恰是我们民族文化所极力推崇的价值取向,颜真卿的书法也因此备受青睐和推崇。    

其次要提升学识涵养。书法是书写文字的艺术,作品文本本身的文化内涵体现着书家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所以说,书法是靠学识涵养支撑的艺术,失去学识涵养,书法就成了失去灵魂形式、符号。黄庭坚《跋东坡书远景楼赋后》云:“余谓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尔。”他人终莫能及苏东坡之处,不是什么技巧,而是“学问文章之气”。“东坡诗如华严法界,文如万斛泉水,惟书亦颇得此意。”故其书沉雄豪迈,直抒胸中之臆气。格调高古,耐人寻味。东坡书法艺术的成功实践,使他悟出了“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的千古诤言。因此,当下书家们,要高度重视学养的积累,拓宽知识视野,坐几年冷板凳,多读一些明理之书、益智之书、养心之书、怡情之书、励志之书,努力优化知识结构。学养深了,则意蕴隽永气息醇古,书艺自然超逸绝尘。

再次要丰富生命体验。《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这些先贤创造的书法经典,无一不是他们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心血结晶,更重要的是,无一不镌刻着他们人生和生命的印迹,也无一不因为他们色彩斑斓、跌宕多姿的独特人生而绽放出不朽的艺术光芒。当下,由于书法的逐渐纯艺术化,越来越多的书法家趋于职业化,一方面,这使书法家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艺术,对书法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会产生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这些趋于职业化的书法家大多比较年轻,且有着相同的也相对简单的人生阅历,这就使他们对社会、对客观世界的感知、认知和人生历练、生命体验比较相近,很难产生深刻的思想火花、与众不同的情感诉求和独特的审美取向造成了书风“千人一面”的尴尬景象。因此,书家们要走出书斋,把目光从关注艺术和艺术市场的狭隘视野中解放出来,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观照自然、观照社会、观照历史,担当起一个书法家的社会责任,通过人生的不断丰富,来提升作品的精神品格和文化内涵,这样创作的作品才会更具文化的意义,更有艺术的穿透力、感染力,才能撑起这个时代书法艺术发展繁荣的天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