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字如面”,谈谈书法风格与书法家性格的关系

 对岸合欢树 2019-12-25

任何艺术都需要个性,都需要更多的展现自己的独特性。艺术家也一样,我们有时看到一些搞艺术的人总是特立独行,在外表或行为举止上总是不同于常人,不是长发披肩,要不就穿着奇装异服,反正总是在某方面表现出和常人的不同。

其实艺术家的这种表现是正常的,追求个性也是应该的,这完全是艺术创作的需要。如果他们和常人一样,只关注柴米油盐和生活琐事,他们就很难产生灵感,在艺术创作上就会流于平庸。

所以,他们刻意在外表和行为举为上与普通人拉开距离,好以不同的视角审视、体验生活,观察这个世界。

书法作为艺术的一种,书法家也有艺术家的这些特点。书法和其它艺术作品一样,是有灵魂的。书法作品也是有个性的,或豪放或内敛,或平和或激昂。古今的书法家在创作作品时,其个性也会在其作品中有所体现。

王羲之的书法典雅飘逸,气质不凡。这种风格总体上和他本人性格是相符的,据史料记载,王羲之本人的性格就是清高孤傲,不泯然于众的。

“见字如面”,谈谈书法风格与书法家性格的关系

王羲之

他生性内向,从小就不合群,但对艺术非常敏感,他的艺术天赋在他的书法中也得到了发挥。

一般来说,内向的人不是不爱表现,展示自已。而是对心情和场合都非常挑剔。书法的艺术世界正对王羲之的胃口,这里既清静又少人打扰,所以他在这里尽情地展示了自已。

“见字如面”,谈谈书法风格与书法家性格的关系

王羲之《兰亭序》

王羲之的书法有一种很端庄的典雅气质,他的字怎么看都不偏不欹,几乎符合所有人的审美观点。只有在书法的艺术天地里,王羲之才可以毫无保留把自已的那种高傲的,端庄的书卷气透过纸背展现在欣赏者面前。


宋代的行书大家米芾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天性开朗豪放,不拘小节,于事于艺术都是痛快表达。

“见字如面”,谈谈书法风格与书法家性格的关系

米芾拜石图

米芾三十多岁时在书法艺术上并没有什么大成就,他一直在唐人书法的禁锢中无力挣脱。他那时一直苦研欧阳询等人书法,希望能有所成就。其实唐代的书法,尤其是欧阳询等人的书法,崇尚法度,规矩极多。

从书法风格上来看,对米芾这种天性烂漫,追求痛快表达的人来说并不适合。所以他在转学晋人后才有突破,因为晋人书风尚韵,对法度,规矩之类的东西不太着重,更关注神采,风韵和意趣的抒发和表达,这正对米芾的天性。

在米芾三十八岁变法之后,他的书法和他的性格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书为心性使然”这句话在其作品中很到了很好的体现。其作品“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将米芾那豪放开朗,不拘于形之天性完全展现出来。

“见字如面”,谈谈书法风格与书法家性格的关系

米芾《蜀素贴》


另一个将性格和作品完美结合的书法大家是苏东坡,东坡书法真正做到了不拘于形。

“见字如面”,谈谈书法风格与书法家性格的关系

苏轼

东坡本性天真纯朴,有一种浪漫的诗人气质,他的这种性格在其书法和诗词文章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现。东坡是天生的艺术天才,他以艺术的视角看待世界,对生活和事物的态度也是既超然又充满情趣。

“见字如面”,谈谈书法风格与书法家性格的关系

苏轼书法


一般来说,书法艺术家的性格和其作品风格是比较近似的,内向文雅的人写字端庄大方,豪放不羁的人挥就纵横文字。

但凡事没有绝对一说,总有人做事做书不符合常理,比如明代末期的书法家王铎,王铎的一生在小心翼翼和委曲求全中度过。他经历了改朝换代,他也在这场统治者的更迭中,背负了“贰臣”的屈辱名声,各种不忠不义的指责将他压得抬不起头来。

王铎

他的性格既敏感又软弱,作为明朝的大臣,他无力挽救大明朝的倾覆,为了能够生存下来,对世事只好采取明哲保身,委曲求全的态度来应对。

他的晚年不问世事,专心于书画艺术,选择将苦闷与压力在黑白天地里释放。

于是人们看到性格非常软弱的王铎,写出的书法却极其雄强,他把他的委屈和愤怒都用笔墨发泄出来,只有这样,他的心理才能寻求到平衡,才不至于扭曲。应该说,王铎的性格和作品风格的这种巨大反差,属于极端个例,是他经历的屈辱和痛苦造成的这种反常现象。

“见字如面”,谈谈书法风格与书法家性格的关系

王铎书法


艺术从来都是表达天性和情感的最好手段,在书法中也有“书为心画”的说法,在书法家的作品中往往可以观察到他的性格特点和书写时的情感状态,这一点,我们在欣赏书法作品时应该加以细心观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