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学》:历史人物也可以如此鲜活

 梦中飞鸟 2018-08-15
《问学》其实是余秋雨老师在北大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的记录,其中和北大学子的思想交流更是一大亮点,读完之后,最大的印象是觉得历史人物变得鲜活起来,历史也可以如此有趣。

一、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师生收益。每次课程提出一个话题,师生互相讨论,若是出彩,老师要对课堂有着充分的把握和渊博的知识应对学生突如其来的提问,还要学生做充分的准备,提出精彩的话题。

二、学者不仅是学富五车还要包容异见。余秋雨老师的博学固然令人印象深刻,但更重要的是对不同意见的宽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课堂上大家各抒已见,有褒有贬,才是真正的知识交流。记得有一节课学生认为颜回过于“讨巧”,余老师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尊重你的想法”。听起来好像很容易,但是现实生活中,一些学者和老师,在学术上有一定的地位之后,对和自己不同的看法是十分排斥的,甚至要求自己的学生必须跟着自己的思想,否者就是“违背师门”,和自己不同的想法早早的就被扼杀在摇篮中。

三、历史人物也可以栩栩如生。提到甲骨文、论语、诗经、史记、唐诗宋词等,我们想到的可能是没有生命的书籍,但是通过这本书,你可以发现甲骨文从发现、研究到顶峰,经历了历代人的心血,王懿荣、刘鹗、罗振玉和王国维等学者,为此甚至丧失了生命。孔子、老子、墨子、庄子,通过课程的讲解,会让历史人物具有画面感,比如孔子在众多学生的簇拥下流说各国,不断的遭受拒绝,慢慢变得忒忒老矣;老子从楚国的“图书馆馆长”到骑着黄牛游走沙漠;墨子赤脚从山东游历到湖北,主张“兼爱、非攻”……

与一般的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相比,余秋雨老师给予看起来不那么重要其实却举足轻重的人,足够的关注,比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陶渊明,阮籍和嵇康,颜真卿的爱国情操, 北魏孝文帝的文化融合,元代耶律楚材的贡献。

结合自己的生活遭遇,余秋雨老师也提出来了,在人生的低谷受到庄子和陶渊明思想的鼓舞,也提出了两难结构和选择学说。

如果没有两难结构,人类就会因为缺少深刻的选择而变的浅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