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有点长,希望大家慢慢看。先从达摩说起,达摩被称为禅宗始祖,他也是释迦摩尼的徒弟。相传从释迦摩尼到菩提达摩共有28代,这28代的说法是流传最广的,还有23,25,29代等等,但都有伪造的成分在里面。从释迦摩尼到第23代师子和尚还有一些根据,它的来源是《付法藏因缘传》(北魏吉迦夜等人翻译),这是本印度书,当然这本书也不见得可靠,因为印度向来不重视历史,只是后来西方人用希腊的材料(比如亚历山大东征等故事)和中国的材料才勉强凑了一部印度史。到了师子和尚这里,他所属的国家是印度北方的一个国家,叫罽(ji四声)宾国,因为国王反对佛教,就把师子和尚杀了,而且很多和尚也就没人敢出来传法了,可以说佛法在当时就绝了,最起码表面上绝了,后来讲佛法传授的,因为讲不过去,不得不捏造几代,以便传到达摩。以后达摩来中国传法的故事,一直到惠能与他的大师兄神秀各写一个偈子的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遗憾的是,这些故事也大多是假的。他的大师兄神秀一直到死在当时都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公元700年,武则天诏令在湖北武当山禅修的神秀禅师入京(长安),当神秀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到达长安说法时,必须让人抬到会场才行。武则天对他非常崇敬,将他迎至宫中供养,还让自己两个皇子也要聆听神秀的教诲,神秀被尊称为“两京(西安,洛阳)法主,三帝(武则天,中宗,睿宗)国师”达四年之久。当他公元705年去世时,曾由朝廷及数十万僧俗为之送葬!神秀死后,他的两个徒弟普寂(739年死)和义褔(732年死)继续被武则天尊为国师,到了公元734年,在普寂的势力仍然极盛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叫神会(惠能的徒弟,区别于惠能的大师兄神秀)的南方和尚,在河南滑台寺的一次无遮大会上蹦出来公开指责神秀一派的传法系统是假的。他说:神秀一派师承是旁,法门是渐。神秀在世时也从不称第六代,如今普寂禅师自称第七代,妄竖其师为第六代,不许!当时与会的一个和尚也曾警告神会,这样讲有很大的危险,但神会说:我为天下学道者定宗旨,辨是非,岂惜性命?公元745年,这个“异端”和尚被召到东京洛阳菏泽寺(这也是他以后被人成为菏泽大师的原因),并在那里住了七八年,这期间不断公开挑战神秀一派是旁支,由于神会有聪明的辩才和通俗的教旨,吸引了太多的信众,致使当时的御史卢弈在公元753年报告皇上说他:聚众,疑萌不利。于是玄宗召他入京,与他见面后,就把他贬到江西的弋阳其后两三年,又被敕徙了三个地方。故事本来到此就结束了,如果没有意外,惠能将永远不会成为六祖,但偏偏是无巧不成书,历史上忽然发生了一个大变化:安禄山造反了!756年,长安陷落,玄宗逃往四川,让太子继位,成立新政府平叛,这时新政府有个大问题就是怎样筹备军费?有人想出个救急的办法:大卖度牒!啥意思?就是你想要当和尚就得交钱购买许可证!度牒就是许可证。这个不难理解,因为唐朝做和尚是不需要纳税的,也不用服兵役,当然在和平时期显不出这些规定的优点,但是安禄山一造反,世道变的兵荒马乱,被拉去当兵死亡的可能性极高啊,造成安史之乱期间出家的人迅速增多,因此才有人想出这个主意,但出家毕竟是佛门的内部事务,政府为了增加公信力,亟需一个佛门人士来从中出面,这时人们终于又想起了神会这个大辩才!(有人推测可能是在当时政府里担任要职的禅友苗晋卿和房琯他们的推荐)当然,神会也抓住了这个机会,据说他一次次的筹款法会都非常成功,为平叛筹集军饷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小皇帝为了酬谢他的功劳,也把他召入宫中供养,760年卒,享年92岁,从此以后的二三十年,神会的地位与日俱增,796年,德宗皇帝要求太子楷定禅门宗旨,搜求传法旁正。于是就有敕下,立菏泽大师为第七祖,因为神会是惠能的徒弟,因此惠能也就躺枪六祖了…… |
|
来自: 海鹰21iy19j5rw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