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年走遍全中国,他拍下了一代人的记忆,看哭了......

 大蚂蚁2009 2018-08-16



近代以来,拍摄中国的外国摄影师有不少,从布列松到马克·吕布,都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在他们之后,法国人阎雷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名字。



阎雷(Yann Layma),1962年生,法国著名人文地理摄影师。从14岁他就开始周游世界,16岁喜欢上了摄影,18岁成为了职业摄影师。他19岁的时候第一次到中国,之后他总共来过中国多少次,他自己也数不清。1984年,他获准自由进出巴黎爱丽舍宫,为当时的总统密特朗拍摄了一年政坛生活,成为法国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摄影师。


1985年,阎雷以自由摄影师的身份首次来到中国。那时候如果你在北京某一条大街或者胡同里,见到一位身上挂满徕卡相机,脚蹬一辆破自行车,脸上扣着防毒面具的“老外”在那里东张西望,时不时“摄”两下的,那八成就是阎雷。


初到北京

________


第一次到中国的阎雷,他见到了统一的着装形成的一种厚重的灰色调,没有任何对比,没有任何颜色。北京城简朴的灰色氛围,像索然无味的白开水一样。干燥的风吹得噼啪作响,到处都是煤球的气味......

1985,北京,胡同


但是这个城市又有一种“过时”的魅力:城市散发着斯巴达式的诗意,没有汽车的大街上演着一出自行车的芭蕾舞剧,古老胡同中进行着隐蔽的生活。

1985,北京,天安门广场


阎雷喜欢花时间在北京火车站逗留,像任何一个中国的车站一样,大厅里挤满了踟蹰的人们:穿卡其布军上衣的农民,萎靡不振地坐在建筑工地用的防水油布上,留平头的便衣警察,候车室里的城里人,穿开裆裤的小孩儿......

1985,北京,北京站


墙上刷的大字标语极具时代色彩,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那些口号吗,

现在逐渐变成了路边的广告牌。

1985,北京,长安街


北京的环路还没修到五环,

汽车还是稀罕物,

而自行车是“三转一响”的主力。


如今,看着满大街的共享单车,

也许这就是轮回?

1988,北京,长安街


曾经烫头就是时尚

婚纱照没有花团锦簇,

内心的喜悦都挂在脸上。

1985,北京,八达岭长城,新人在拍摄婚纱照


那时候还没有超市,711

他们有个统一的名字——供销社。


粮票还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

算账还得靠算盘,

三下五去二的闲暇时光,

老街坊们还能唠唠家常。

1986,北京,三里屯


相比现在寸土寸金的望京地区,

80年代的望京,还是一片广袤农村,

逢年过节的庙会不能少。

1986,北京,望京地区


提笼架鸟和胡同一样,

被看做是老北京的标签。

1986,北京


他还发现了一个出乎我意料的中国:夜幕下的紫禁城紫色城墙外,同性恋者在寻欢求爱;秘密的地下舞会上,年轻人开始学跳迪斯科......


颐和园成了年轻人喜欢去的地方

现在全是游客了

1986,北京,颐和园


大学宿舍里没有手机、电脑的牵绊,

读书也许是娱乐的一种方式。

还记得睡在你上铺的兄弟吗?

1987,北京,北京大学宿舍


喂喂喂?

你为什么不说话?

1987,北京,前门


谁家要是有台电视机,

相当于现在在家开了个电影院

而且还是免费的。

1995,北京,孔庙门前


在大街小巷的穿梭中,阎雷渐渐弄懂了北京光线的种种微妙和激烈之处:


那被太阳穿透的奶白色晨雾,让整个世界看上去像一幅雕刻作品;土黄色的春季沙尘暴从戈壁滩上吹来;深蓝色的天空仿佛预示着冬天即将来临;魔法般的清晨和夜晚的光线,给生活渲染了一抹温暖的对比。



走向全国

________


阎雷非常喜欢拍火车站,他也乘坐过中国的火车,自然少不了拍照。从大同到北京的列车上,有洒进车厢里的晨光,对着镜头害羞的姑娘......


这趟旅途对阎雷来说,

又是认识中国的一次机会。

1988,大同至北京的硬座车厢


1988,大同至北京的硬卧车厢


已经逐渐被淘汰掉的绿皮火车,

我们在阎雷的镜头里还能再看到。


伴随着火车启动时的蒸汽,

火车上的工人,

坚毅的目光是在向家人告别,

还是向同事示意?

1988,山西,大同


1988年阎雷在大同只拍了两个星期,这两个星期拍的特别成功,全世界都放了这些火车的照片。


在河南,

人们第一次见到汽车拉力赛

用万人空巷来形容也不过分。

1985,河南,首届京港汽车拉力赛


在沈阳,

共和国长子的光环下,

灰色的是发达的工业,

给予的光荣色彩。

1985,辽宁,沈阳


沈阳市郊苏家屯的一对父子,

确认过眼神,

是咱们屯里的人。

1988,辽宁,沈阳,苏家屯


平时很少见到外国人的市民

他们在观察阎雷

阎雷也在观察他们

1985,山东,潍坊


阎雷也敏锐的发现了一些渴望变革的欲望,

人们贪婪地着迷于所有的新兴事物。

在一座体育馆里,

中国一家股票交易所开门营业了。

1986,上海,民众在体育场内购买股票


西湖边热恋中的年轻人,

似乎在憧憬他们美好的未来。

1986,浙江,杭州,西湖


参加婚礼的人们

身怀绝技

不知道现在是不是已经失传了

1998,陕西,延安,婚礼


阎雷除了拍摄中国的大城市之外,1988年拍摄哈萨克族、89年拍摄侗族(阎雷是第一个拍摄中国的侗族的外国摄影家)。


后来他拍摄的云南哈尼族《山的雕刻家》系列,第一次将哈尼梯田介绍给世界,被欧洲媒体评为“1993年度新发现的世界七大人文景观之一”。

云南,哈尼族  阎雷摄


云南,哈尼族,梯田,阎雷摄


从1985年至今,他几乎走遍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一共拍摄了超过60万张关于中国的照片。看阎雷的照片就像在看一幅完整的关于中国30年变迁的风俗画,也是在一点一点地拾起那慢慢消失的记忆......


30年时间,容易让人们忘记了昨天的中国,不过阎雷将他们都记录了下来。


《昨天的中国》

也许每个中国家庭都值得收藏一本


无忌小店 《昨天的中国》 小程序

限时福利丨现在购买享7折优惠


________


编辑丨苏格拉没有底

参考文献丨《昨天的中国》阎雷自序,那日松序

图丨《昨天的中国》

*由后浪出版公司授权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