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的兴衰:从安史之乱到宪宗中兴(十四)

 金色年华554 2018-08-16

       第十四讲 守卫河阳(上)


一、唐军易帅

       郭子仪撤到河阳(河阳在今河南焦作孟州)后,本想在此固守,没想到军心涣散,将士如惊弓之鸟,又逃到缺门(今河南洛阳新安县以西),之后诸将陆续归来,唐军又有了数万人马,郭子仪与众将商议接下来怎么办,将领们都建议放弃洛阳,退往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同时派部分兵力进入河东保卫蒲州(今山西运城永济市),以防敌军从蒲津桥渡过黄河攻入关中,朔方军都虞侯张用济不同意,他对郭子仪说:“蒲州和陕州如今饥馑,粮食没有着落,不如守卫河阳,如果敌军来攻,我军就拼尽全力据守。”

          郭子仪同意了张用济的意见,派都游弈使韩游率五百骑兵又赶到河阳城,张用济率五千步兵随后赶到,幸亏唐军行动比较迅速,唐军刚占据河阳城,史思明行军司马周挚就率兵赶到了,见唐军已经做好防守,只好无功而返,张用济派兵整修了河阳南城和北城。当时军队溃败,将士们连妻子都顾不上就四散而逃了,不久,段秀实带着将士们的妻子以及剩余辎重渡过黄河,在河清(在今河南焦作济源与孟州之间,古代河清县在黄河之北)之南待命,后来,镇西北庭行营代理节度使荔非元礼率军到达河清,这次惨败,诸将都上表向朝廷请罪,肃宗表现的非常大度,并没有惩罚战败将领们,只惩罚了擅自逃离洛阳的东都留守崔圆和河南尹苏震。

 

     河阳一带形势图 请横屏观看


          那天战斗后,史思明打听到唐军已经全部溃走,便收拾士兵,在邺城之南驻扎,现在他的目标就是要取代安庆绪当皇帝。而困守邺城濒临绝境的安庆绪终于熬到了这一天,先到郭子仪军营中把没来得及运走的六七万石粮食运到城中,他知道现在虽然自己名义上是皇帝,但没有什么势力,史思明早晚要篡位,与自己兵戎相见,于是安庆绪与孙孝哲,崔乾祐商议闭城据守,不接纳史思明,但是有将领见大势已去,劝安庆绪:“今日哪里还能再与史思明作对呢?”史思明此时也非常耐人琢磨,既不派人与安庆绪联络,也不去追击官军,每天只是犒赏将士,几天后,安庆绪手下高级官员张通儒和高尚见势不妙,劝安庆绪派他俩迎接史思明,并答谢相救之恩,安庆绪同意了,张通儒和高尚来到史思明军中,史思明流下眼泪,并赠送厚礼,没有表现出一丝跋扈,三天后,安庆绪还没有亲自到史思明军中,史思明就秘密让安太清劝说安庆绪,安庆绪此时窘迫,不知如何是好,就派安太清上表向史思明称臣,打算将皇位让给史思明,史思明收到章表后,还在装模作样的说:“何必要这样呢?”之后转身就将表给将士们看,将士们都大呼万岁,史思明见军心可用,就给安庆绪回信,信上说愿做兄弟之国,二人互相照应,共同抵抗朝廷,不希望安庆绪称臣。安庆绪看到回信后十分高兴,轻信了史思明,于是一直不愿意去史思明军营的安庆绪主动提出要亲自过去歃血盟誓,史思明同意了。

          安庆绪带三百骑兵来到史思明营中,史思明命士兵们穿好盔甲带好兵器迎接,史思明带着安庆绪以及他的几个弟弟到庭下,安庆绪向史思明下拜,说:“我辜负众心,失守了长安和洛阳,又被唐军包围了这么久,没想到大王您以太上皇(太上皇指安禄山)旧人的缘故不远千里来救我,让我死而复生,我无以报恩。”史思明突然大怒,训斥安庆绪:“丢失长安和洛阳,不必说了,可是你做为儿子,却为了皇位杀自己父亲,这才是天地不容的大罪,我为太上皇讨伐你,岂能受你的佞媚之言?”说完就命人把安庆绪擒住,连同他四个弟弟以及高尚,孙孝哲,崔乾祐一并杀死,先前高尚一直鼓动安禄山谋反,至此,自己也身首异处,自食其果。

          安庆绪死后,史思明授予张通儒、李庭望等人官爵,率军进入邺城,收编了安庆绪残余兵马,犒赏将士,然后派安太清率兵五千攻取怀州(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史思明本想乘胜向西追击官军,但考虑到后方不稳,只好先派其子史朝义守卫相州(即邺城,今河南安阳),自己率兵回到范阳。


          相州溃败后,肃宗没有处罚各位节度使,之后朝廷下令,在河南置陈郑亳节度使,以鲁炅出任,徐州刺史尚衡出任青密等七州节度使,兴平节度使李奂兼任豫许汝三州节度使,鲁炅因为先前兵败,所部士兵剽掠百姓十分厉害,一直害怕受到惩罚,还没上任就服毒自杀了,朝廷又任命李光弼部将李抱玉出任郑陈颍亳节度使。

          杀了安庆绪后,史思明自称大燕皇帝,任命其子史朝义为怀王,行军司马周挚为宰相,史思明是安史之乱中叛军第三个头目,史思明始料未及的是,以后他也要被刚刚封为怀王的儿子史朝义所杀,步安禄山后尘。

          六月,观军容使鱼朝恩厌恶郭子仪,趁此次失败,向肃宗诋毁郭子仪,肃宗也觉得,这么大的失败,郭子仪虽然没有受到严重惩罚,但朝廷也要有所处置,便将郭子仪召回长安,以李光弼代替郭子仪出任朔方节度使、兵马元帅。中使到郭子仪军中宣布朝廷旨意,将士们不愿让郭子仪离开,拦住中使请他向朝廷请命让郭子仪继续当节度使,郭子仪知道朝廷命令不能违抗,否则就成谋反了,他骗将士们说,要去为中使饯行,出营门后,郭子仪乘马疾驰而去,郭子仪虽然手握重兵,但向来完全拥护朝廷命令,忠于朝廷,这一点让他在日后得到了皇帝完全信任,最终功盖天下,寿终正寝,而同时期的名将李光弼、仆固怀恩最后都没有郭子仪幸运,平定叛乱后,李光弼功高自疑,郁郁而终,仆固怀恩则走向谋反的不归路,这些都是后话。

    

          李光弼希望以亲王遥领天下兵马元帅,自己为副帅行使元帅职权,肃宗便任命赵王李系为天下兵马元帅,李光弼为副元帅,李光弼成为平叛主将,风光无限,他将要在这短短的一年半时间里充分展示自己的军事才能。

          李光弼曾经也是朔方军将领,成为朔方节度使、兵马副元帅后,就率领河东军骑兵五百人驰入洛阳,夜晚,进入朔方军军营,李光弼向来治军严整,而朔方将士怀念郭子仪对待下属宽厚,对李光弼的严厉非常不适应。

          朔方军左厢兵马使张用济当时驻军河阳,李光弼召他到洛阳,张用济听闻李光弼趁夜直入朔方军大营,非常不满,对人说:“朔方军是官军,不是叛军,李光弼夜晚直入,他是有多么怀疑朔方军?”冲动之下,张用济与朔方军其他将领商议率领精锐士兵突袭洛阳,赶走李光弼,向朝廷请命让郭子仪回来继续担任节度使,张用济命令部下整队集结,准备出发,而朔方都知兵马使仆固怀恩头脑则十分清醒,他知道这样不仅行不通,还会连累郭子仪,他对张用济说:“邺城之战,郭公先率部退走,这么大的失败,朝廷总要找人负责,郭公当时是主帅之一,所以朝廷才罢其兵权,如果现在把李光弼赶走,向朝廷请命,这就是在要挟朝廷,是谋反?这可行吗?”

          仆固怀恩的话非常有理,而令人唏嘘不已的是,深明大义劝张用济不要做谋反傻事的仆固怀恩自己最终却谋反了,朔方军右武锋使康元宝也劝张用济,张用济才作罢,刚才的商议就当从未发生过。之后,不知道因为什么,李光弼可能知道了张用济打算到洛阳偷袭自己,便率兵向东撤到汜水(今河南郑州荥阳一带),召见张用济和仆固怀恩,张用济此时已经打消了驱逐李光弼的念头,单骑来见,李光弼责备张用济来晚,直接就把他杀了,命令部将辛京杲带领张用济所部将士。

          不久,仆固怀恩也来拜见李光弼了,李光弼刚刚与仆固怀恩说话,就有士兵来报告:“仆固怀恩麾下五百骑兵已到军营之外。”李光弼大惊,仆固怀恩走出去,假意训斥前来的骑兵:“和你们说过不要来,怎么不听命令又跟来了?”这番话其实是说给李光弼听的,李光弼刚杀了张用济,仆固怀恩也担心自己性命不保,就与部下耍了这个小计策,李光弼只好打圆场,说:“士兵跟随主将,是天经地义的,有什么可怪罪的呢?”然后用酒肉招待了仆固怀恩手下这五百骑兵。一场剑拔弩张的冲突在无形之中被化解了。

          李光弼出任朔方节度使后,其河东节度使一职由关内泽潞节度使王思礼接任,之后,朔方节度副使仆固怀恩进封大宁郡王,仆固怀恩勇冠三军,战功很大,所以朝廷以王爵赏赐他。

 

二、临危应变


                         
九月,史思明稳固了后方后,终于出兵了,其子史朝清留守范阳(今北京),河北叛军所属诸郡太守各带三千士兵跟随史思明向南进攻,叛军分为四路,令狐彰率兵五千从黎阳(今河南安阳浚县)渡过黄河攻打滑州(今河南安阳滑县),史思明从濮阳渡河,史朝义从白皋渡河,周挚从胡良渡河,四路大军相约于汴州(今河南开封)会师。

          李光弼正在巡视军营,突然听闻史思明率军杀来,汴州首当其冲,李光弼急忙赶到汴州,对汴滑节度使许叔冀说:“你为我守卫汴州十五天,到时候我一定会率兵来救援。”许叔冀答应了,没想到史思明来到汴州城下,许叔冀出战不胜,就丧失了信心,直接投降了。先前宰相张镐出任河南节度使时,和许叔冀曾经短暂共过事,张镐评价许叔冀此人狡猾多诈,临难必变,朝廷切不可将重任托付于他,现在,张镐的话应验了。

          拿下汴州后,史思明乘胜向郑州攻击前进,李光弼率部向西撤到洛阳,对东都留守韦陟说:“史思明乘胜而来,我军应按兵不出,洛阳不可守,您意下如何?”韦陟提出留下部分兵马守卫陕州(今河南三门峡),主力退守潼关,利用豫西走廊险要地形以挫敌锋。

          李光弼此时面临的局势与四年前封常清面临的几乎一模一样,四年前,安禄山大军势不可当,从汴州、荥阳向洛阳杀来,四年之后,史思明也率领大军乘胜向洛阳杀来,四年前,封常清就是和高仙芝撤到潼关,最后被杀的,李光弼当时只是朔方军中一位中级将领,一代名将封常清和高仙芝同一天被杀,这件事肯定深深震撼了李光弼,现在李光弼再也不能重蹈封常清覆辙了。

          李光弼思索良久,对韦陟说:“两军相争,贵进忌退,如果我军退守潼关,无故放弃五百里地,那么敌军气势势必会高涨,如今之计,不如率军进入河阳,守卫河阳三城,向北连接河内、泽潞,有利则进攻,不利就坚守,表里相应,使史思明有所忌惮,不敢越过洛阳西侵,这是猿臂之势。”

         日后看来,李光弼这个想法非常有效,战局也按着他的设想一步一步进行,如果四年之前封常清在慌乱之中能想到这个策略,可能就不会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了。韦陟赞同了李光弼的策略,没想到李光弼手下判官韦损提出了异议,他说:“东都洛阳是都城之一,皇帝宫殿也在这里,侍中为何不守?”韦损的话非常有道理,洛阳毕竟不是一般的城市,不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如果李光弼一点不抵抗就放弃洛阳,朝廷极有可能会怪罪下来,但现在是非常之时,经过邺城溃败,李光弼也没有太多兵力,如果他有很多兵马,洛阳当然要保卫,但现在形势紧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权衡利弊,只能放弃洛阳。

          李光弼对韦损说:“如果我军打算守卫洛阳,那么洛阳周围汜水,崿岭,龙门都应该留兵防守,你是兵马判官,能守住吗?”崿岭是偃师通往登封的交通要道,龙门在洛阳以南,是熊耳山和嵩山之间一个小口子,伊水从此地流进洛阳,所以龙门又名伊阙。韦损的异议很快就被否决,之后,李光弼请东都留守韦陟率留守官员入关,移牒河南尹李若幽率洛阳吏民出城避难,给史思明留下一座空城,又将油铁等战略物资运到河阳,李光弼亲自率五百骑兵殿后,夜晚全军进入河阳三城,此时李光弼只有二万士兵,军中粮草也只够十天,很快,史思明进入洛阳,发现洛阳已经成为空城,叛军什么也没得到,又怕李光弼在后偷袭,不敢继续向西进攻,就在白马寺南驻扎,在河阳南城前修筑了月城防备,李光弼暂时稳住了战局,坚守河阳三城牵制史思明不敢西进的目的达到了。

 

   让我们再看一下洛阳周围地形图 请横屏观看


 

          接下来会是一场大战,究竟李光弼是如何守卫河阳的呢?请看下集:守卫河阳(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