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瘀体质易患癌,你中了吗?

 ztlwdyx 2018-08-16

瘀则不畅,中医认为百病生于瘀,血瘀会导致各类肺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及脑梗、心梗、中风、老年痴呆、脑萎缩、脂肪肝、肿瘤、三高、妇科、男科、五官科等疾病,可以说“”为万恶之源。




怎么判断身体是否血瘀?

判断血瘀古代主要靠“望诊”。望面、望口唇、舌头、手掌、指甲。


1、面色什么样的面色说明体内可能有血瘀?面色晦暗。人体的经脉气血都要上行于面部,如果发生血瘀,气血不能畅达到面部,那么面部就会呈现晦暗颜色。

 

2、口唇如何通过口唇颜色发现血瘀?口唇部位粘膜比较薄,容易反映出人体瘀血的状况。正常口唇是红润的,颜色鲜亮,如果发乌、发暗、无光泽,那就说明体内有血瘀。


沈老师往期治疗诊断


3、舌象什么样的舌象说明体内有瘀阻?舌头自然卷起,抵住上腭,正常舌底的两条静脉是粗细均匀、没有分支、没有怒张的,颜色为浅青色。瘀阻后静脉会发生怒张,有瘀点,有分支,另外发生血瘀后,舌体呈紫暗色,严重的有瘀斑,这就很可能患上了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


4、指甲指甲也能反映出体内血瘀情况。正常情况下指甲是红润有光泽的,血瘀后指甲青紫,用另外一只手按压指甲而突然松开时如果血液回流比较慢,那也说明有血瘀情况。


 沈老师往期患者治疗诊断


5、手掌什么样的手掌提示体内有血瘀?正常情况下手掌是白里透着粉红的,发生血瘀后手掌呈现紫暗色、深红色。



血瘀体质是怎样形成的?

1、七情不调:长期抑郁,爱钻牛角尖,容易伤及肝脏,肝脏长期不舒展,疏泄功能失调,进而气滞血瘀。


2、长期服药:加重肝脏的负担,肝脏长期受累。


3、痤疮:常见难以透脓的暗紫小丘疹或结节为主。痤疮之后的暗疮印(色素沉着)很难消散。


4、久病不愈:久治不愈,容易使血瘀在微循环系统得到发展,逐渐促生血瘀体质。


5、受到较严重的创伤:受创伤后,体内会留有难以彻底消融的瘀血,体质就此发生变化,从而促生血虚体质。


6、工作生活环境寒冷:血脉遇寒则凝,长期在寒冷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易生阳虚体质,这种体质一般都间杂瘀血。



血瘀体质的症状

1、形体征兆:面色晦暗、皮肤粗糙,还常出现淤斑,并容易牙龈出血。


2、性格表现:性格一般比较内敛,容易烦恼与健忘。



3、易发疾病:易患脑卒中、胸痹、三高、妇科疾病、各类癌症以及心脑血管等疾病。


4、淤青: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经常出现膝盖或者胳膊上无缘无故地出现一块淤青。


5、衰老:血淤体质不能正常供应血液,身体因得不到新鲜血液的滋养,导致了新陈代谢逐渐缓慢,各个器官也慢慢老化,自然也就出现了衰老的迹象。



正确调理血瘀体质

1、精神调养

血瘀体质之人经常容易心烦、急躁、健忘,也可表现为忧郁、苦闷、多疑,同气郁状态相似,均可导致孤独的不良心态。

在精神调养中,应当培养乐观、欢乐、积极、开朗的情绪状态,精神愉快则气血顺畅,营卫调和,有益于血瘀体质的改善。


2、运动养生

多运动,心肺功能被唤起非常有助于消散淤血。但是中老年血瘀质的人不宜参加剧烈、爆发、竞技的运动。


3、经络调理

经络是体内气恋运行的通道,穴位是气血汇聚之处,针刺和按摩穴位可以活血通络。如沈三针刺血疗法,排出体内瘀血,去瘀生新,长期坚持亦可改善血瘀体质: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土豪请随意


活血化瘀自行按摩的穴位有膈俞、血海、合谷:



4、饮食调养

瘀血体质的人不宜吃收涩、寒凉、冰冻的东西。可常食桑堪、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海参、平鱼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均有补血养血的作用。



黄帝内经》瘀血学说

关于瘀血的病理,在《黄帝内经》以下几个篇章里有讲述:


《素问·调经论》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灵枢·邪客》曰:“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


《灵枢·贼风》曰:“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


从以上篇章告诉我们淤血留在体内对健康危害极大,许多疑难病、慢性病都与患者体内存在瘀血有直接关系。凡血液运行不畅,或体内离经之血未能消散,都称为瘀血,比如“气结则血凝”、“跌打红肿未破皮”等等。瘀血是病理产物之一,又成为一种致病因素,其成因大致可概括为五点:

(1)气滞则血行不畅;

(2)气虚则血运无力;

(3)阳虚血寒而凝滞;

(4)外伤脉络,血不归经;

(5)寒、热、痰、湿等邪气阻络,血液或凝涩或壅塞而形成瘀血。


瘀血是失去了气的血,是没有生命力的血,是废用的血。《素问·调经论》曰:“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经脉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当血不在经脉中循行就是离经之血,因为已经丧失了血液的生理功能。



瘀血表现在人体身上,就是在经脉所过皮肤周围,有一些颜色很深甚至发黑的类似静脉血管的小弯曲,但这些瘀络并不是静脉血管,因为它是离经之血,瘀在那里的,如用针刺之,会流出来很黑很稠的血液状液体。


《灵枢·血络论》曰:“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泻之万全也。”这里说的就是我们的刺血疗法,如果刺血方法得当,疗效非常惊人,往往数年顽疾愈于顷刻之间,而且远期疗效非常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