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凝血因子V抑制物一例

 五福戛戛37 2018-08-16

今天接到一个88岁女性患者的血样,家属说以前测有多项凝血因子有问题。

离心后上机检测,出来的结果真是哀鸿遍野。

遇到这样多项因子低的,首先的做法就应该是进行不同稀释度的检测。

我直接做了个1/8的、1/16的、1/32的稀释检测。

多项因子缺乏表现的患者,多个稀释倍数进行稀释后检测,如果其余的因子都大幅升高,只有某个因子变化不大时,就考虑是这个因子的抑制物。这个患者只有V因子变化不大,所以我们检测她的V因子抑制物,结果还是挺高的73BU。

最后的报告单就是这样了。

请忽略字体。

因为V因子的抑制物是即刻反应性的,所以在机器上进行检测的时候,会影响其他因子的检测结果。

例如VIII因子,不稀释检测,只有1.1%,而稀释16倍后,结果是123.3%。

就是因为检测VIII因子的试剂是缺乏VIII因子的,混合患者血浆后,如果患者的VIII因子低,别的没问题,会导致凝固时间延长,从而得出一个比较低的VIII因子结果。

这个患者的VIII因子不低,混合乏凝血因子VIII血浆后,应该得到一个正常的凝固时间;但是由于这个患者有高的V因子抑制物,把检测VIII因子的试剂中的V因子给消除了,导致凝固时间延长,从而得到一个低的VIII因子结果。

但是稀释倍数越高,V因子抑制物对检测的影响越小,就能得到一个相对客观的VIII因子活性结果。

其他的因子也是同样的道理。

因为V因子是在共同通道上的,可以同时影响PT和APTT,所以会导致全部的因子低。

下次遇到类似的患者,记得稀释了换个角度看看哈。

换角度看到的就不只是前面的乌云和工程车,还能看到后面的诗和远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