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王宸 南山积翠图 王宸《南山积翠图》 此幅《南山积翠图》师法董源、巨然的笔意,而又有其家法承传。所以皴之有浓淡、繁简、湿燥等笔法,各宜合度。浓有分明,淡有骨力,繁能检静,简能沉着,湿具爽朗,燥具润泽。把山川景象真实的反映到绘画中来,正如南宋诗人陆游所说:“峰顶夕阳烟际水、分明六幅巨然山。” 画作近景刻画了松树,松枝翠绿,枝干姿态各异。画家刻意将松叶所用的墨色加以区分,墨色浓淡不同、虚实相生,使松树充满生机。而对近景山石的处理,他主要师法黄公望———用笔苍劲,多矾头,随意的长披麻皴疏松、秀雅。他在吸收古人之法时并不是一味地照搬,而是融会贯通,有自己的特点。 与近景相比,中景的山体更险要,重峦叠嶂,突出了山石奇险之势。作品虽未画人物,但近景及中景的房屋却暗示了人物的存在。整幅画面虽气势磅礴、山势险峻,却并不冷清。那屋舍似山林主人居住之所,又似游人休息之处;似画家凭栏独赏之所,又似文人品茗、畅谈之阁,具有浓郁的文人画意味。 远景中间,山峰如柱,是整个画面的气魄所在。山脉随景之推深而愈加陡峭,以浓墨绘就的苍松亦疏密有致。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画家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受画者大寿的美好祝愿。作品构图繁复、行笔缜密、墨色沉静,毫无躁气,给人一种清新、温润的感觉。 作者王宸简介 王宸(1720—1797)字子凝,一字紫凝,一作子冰,号蓬心,一作蓬薪,又号蓬樵 ,晚署老蓬仙、蓬樵老、潇湘翁、柳东居士、莲柳居士,自称蒙叟、玉虎山樵、退官衲子,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六世孙,王原祁曾孙。官衔有的说是乾隆二十五年举人,官永州太守,但也有一说是乾隆年进士,官居永州知府。 书法似颜真卿,多藏古碑刻。山水承家学,以元四家为宗,而深得黄公望法。枯毫重墨,气味荒古,脱略形似,仿王绂尤得神髓。王宸中年的画,乾皴中尚有润泽之趣。到了晚年则枯而且秀 ,山石都在形似间。著有《绘林伐材》、《蓬心诗钞》,卒年七十八岁。与王玖、王愫、王昱合称小四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