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尚和道士都吃素,为什么和尚肥头大耳,道士却骨瘦如柴?

 谦榕 2018-08-17

不论是在各种影视剧还是在现实中,和尚大多大腹便便,而道士却十分清瘦;此外,在寺庙和道观中供奉的仙人佛像也大都呈现这样的反差,比如弥勒佛、如来佛祖都是慈悲大肚的形象,而三清道士则显得清瘦。同样都是吃素,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反差呢?  
和尚和道士都吃素,为什么和尚肥头大耳,道士却骨瘦如柴?​追根溯源,大家都知道,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本土宗教,而是外来宗教,在西汉时期传入中国,其实佛教刚来中国那会,和尚形象还是骨瘦如柴,我们都知道的印度苦行僧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佛教讲究今生积德行善来世投胎轮回,这很符合中国古代的封建统治,于是历朝历代就对佛教大肆推崇。
和尚和道士都吃素,为什么和尚肥头大耳,道士却骨瘦如柴?​  到了唐宋时期佛教发展异常鼎盛,唐朝是一个以肥为美的朝代,在统治阶级的支持下,佛庙寺院香火鼎盛。那时的和尚饮食虽以素食为主,但素食中却有着高含量的淀粉和植物油,再加上和尚修行多是参禅打坐,吃的多长时间不运动,慢慢的也会长胖的。另外出家和尚都要剃度,从面相上看,没有头发就会显得脸大耳肥。在多重因素下,久而久之高僧形象皆有壮阔的体魄,佛教人物的雕像和画像体态也都是较为圆润的,从此以后和尚偏胖的形象就逐渐深入人心了。 
和尚和道士都吃素,为什么和尚肥头大耳,道士却骨瘦如柴?​ 而道士就不一样了,道士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讲究得道成仙、长生不死、济世救人,说的是今生。他们的修行以精神与身体为重,除了静坐悟道外还修习功法、外出历练,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加之道士更为注重养生静修,在饮食上会营养调配,有时候为了修行,时不时还要辟谷几天,这就导致道士基本上都是些瘦人了。 
和尚和道士都吃素,为什么和尚肥头大耳,道士却骨瘦如柴?​ 网上盛传一句话“乱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关门避祸。盛世道士归隐深山,和尚出门圈钱。”近年来,时常爆出花和尚喝酒吃肉开豪车找女人、寺院主持是巨贪等关于和尚的丑闻,使得胖和尚和瘦道士更加深入人心,那么对此各位朋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