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鲁迅: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子夜说文化习俗 2020-07-29

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为知名的大文豪之一,他创作的诸多小说作品时至今日,依然深受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喜爱。

《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名作,不仅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现实和人性,同时也为读者展现出了一副世态炎凉图。

在鲁迅创作的众多文学作品中,曾出现了很多被人们铭记的名言。比如,“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虽然语言看起来通俗易懂,但是却蕴含了很多人生哲理。即使现在拜读他的大作,也依然会让人精神抖擞。

为何“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鲁迅: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鲁迅的杂文可以称得上现代作家中的翘楚,自由、战斗、批判一览无余。可以说出自他笔下的杂文就像一部,囊括了世间百态的百科全书。

人们在阅读鲁迅的杂文时,都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尤其是《小杂感》中的一句话,更是特别耐人寻味。

鲁迅说: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

1927年鲁迅撰写的《小杂感》发表,在这部杂文中他曾说:"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而不憎道士。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熟知鲁迅的人都应该知道,他撰写的文章往往都蕴藏着很深刻的道理,这句话其实就会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

为何“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鲁迅: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从表面意思上进行理解,说的是人们往往总是特别憎恶和尚,但是却对道士没有憎恶之心。

关于道士与和尚其实都是宗教人物,但为什么爱一个又憎恨一个呢?鲁迅已经知道了很少有人懂,所以才会有“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第一、憎恶和尚的历史根源

相信大家都知道佛教并非本土宗教,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左右从天竺传入我国。但是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风靡,依然有这么多依然有众多信佛之人。

鲁迅在《小杂感》中之所以说“人往往憎和尚“,并不是说对和尚本身有怨恨,而是对这个外来宗教的教义有误解。

为何“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鲁迅: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佛教劝人向善固然没有错误,但是“杀身成仁“的说法,却与儒家思想格格不入。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人们在信奉宗教时,除了想要完成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最重要的还是希望自己能够长命百岁。由于对佛教教义理解并不够深刻,所以才会对佛教比较淡漠。

至于憎恶和尚的说法其实也并不准确,和尚作为佛教传统的一种载体,对佛教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佛教宣扬的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所以在众人看来,就是一种”吃人“的理念。所以才会对宣扬佛教的和尚产生憎恶心理。

为何“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鲁迅: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第二、不憎道士的缘由

相比较于佛教而言,道教是本土宗教之一,培养道教思想的载体是道士。

人们之所以不会对道士产生愤怒心理,或者说对道士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其中的原因就是道教是一种方法论,人们在理解道教的理念之后,就会对道士产生好感。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一个问题,那就是道教和道家并不是一回事。道家宣扬的是“无为而治“,但道教却主张自我修行独善其身,并且承认了万物皆有道的说法。

这一点其实与《道德经》中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出一辙。

为何“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鲁迅: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道士一般都是指代在道观中修行的人,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道家弟子。纵观华夏历史其实都有道教的影子,有一句话叫做“盛世和尚衰世道士“,其实就已经说明了和尚与道士的本质区别。

既然道士可以悬壶救世,那么人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憎恶道士呢!

如果从人性角度去分析可以得知,道士可现世救人于苦难,但和尚且只能念经参禅。从古至今国人都比较注重实用主义。

能够对自己有帮助的事情才能推崇,反之则会被人们遗忘或诟病。所以才会有“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的说法。

为何“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鲁迅: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结 语

鲁迅作为我国最具有战斗性格的大文豪,用手中的笔写出了人世间的丑恶。他希望通过这种对丑恶的批判,进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并警醒世人,一定要远离假丑恶并做回自己,因为不被左右的思想才更自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