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先生说:“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背后是什么道理?

 泰荣林黑皮 2021-12-20
鲁迅,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和革命家。

他本是一个富家子弟,正是无忧无虑专享学业的年纪却家道中落。

此后,他的生活一波三折,磨难颇多,因此对人对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救人救世,始终贯穿于鲁迅生命始终。

在父亲病重期间因遭遇庸医乱开药,他对中华传统医术反感,但他长大后却立誓学医,治病救人。

在觉察到学医无法救中国后,他弃医从文,转而利用手中的一支笔杆,骂遍世间不平事。

他的文学作品紧跟时事,透露着对乱世的不满,对军阀、剥削者、侵略者的鄙夷,还有对陷落于困窘中的普通大众的恨铁不成钢之心。

图片

/

1

/

1927年,鲁迅发表了《而已集·小杂感》一文,并在文章中写出了:“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这句话。

看起来晦涩难懂,如果对鲁迅及其文章,或者说对那个时代不了解的人,根本无法理解其深刻的内涵。

从这句话的表面意思上去分析,可以得知大众对和尚、尼姑,也就是代表佛教的僧侣们十分憎恶。由此衍生出的憎恶情绪,也发泄到了回教徒、耶稣教徒的身上,但却唯独不憎恶我国的本土宗教道教,这种说法实在让人太费解了。

为何鲁迅要把和尚等和道士在一起对比?言语中甚至“踩一捧一”,好似透露出对和尚等的诸多不满。

但实际上,鲁迅并不讨厌和尚,他生命中的第一位老师甚至就是和尚。

在他的文学作品《我的第一个师父》中,鲁迅笔下的和尚师父善变通,又有些狡黠和可爱,鲁迅是较为亲近这位师父的。

鲁迅对道士也无什么态度,他甚至是个无神论者,不信鬼神、不信宗教。因此,若要说他厌恶和尚,对道士有好感,却是站不住脚。

这或许要从佛道在中国的起源讲起。

02

/

2

/

到了中国两汉时期,佛教开始出现在中国。

据后汉书记载,当时的皇帝东汉明帝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身形高大的金色天神飞向远处。

醒来后他询问臣下,得出结果,原是他界神明,于是请人请来佛祖。因此,从一开始,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就获得掌权者的极力推行。

有趣的是,佛教经典也特意记下这一过程:

“昔孝明皇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群臣,此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之曰佛……”

图片

相比较于佛教在中国的开局顺利,道教的传播却一波三折。

“道教”和“道家”通常被混为一谈,虽然也有区别,但这里就不加以详细区分。

春秋时期,老子所著《老子》(《道德经》)被认为是确立道家学说的正统。

而早在三皇五帝时期的黄帝,早已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被认为是道家学派的起源。

随后,道家学说经过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传播开来。

但,道学得以传承,却始终难以发扬。其“天人合一”、“无为而治”思想不利于维护统治,被当时中央集权掌权人所不喜。

图片

因此,道教相比较与佛教,规模上始终难以企及,产业、口碑更是难以对比,甚至拥趸者数量也远远不足。

但为何如此推崇佛家的民众却反过来厌恨它?与佛、道教义与思想有关,也与人的自私性、劣根性有关。

/

3

/

人们一向是只信好的,不信坏的。相信命运,却也相信一切皆可改变。

因此会出现一种可笑的现象,当人左眼跳时,会嘟囔着“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但一旦右眼跳,那又立马拿科学出来说事,什么机体睡眠不足等等,总不会再和“右眼跳灾”扯上一点关系。

倘若心中存有嫌疑,又会继续有“拍手心3下,厄运退散”等说法。

所谓对待佛教和道教也是如此,坏的不信,只信好的。

那么,在维护自身利益方面,总的来说,却是道教居多。

首先,佛教认为,修来世。今世因,来世果。这一思想不符合人民的追求。

不管平日里再如何祈祷,但人总是把自己前世、今生与来世分的清清楚楚。

前世做的恶关我今世何事?自出生以来“我”始终恪守礼节、谦卑忍让、与人为善,当修今世因果,而不至于使所谓的前世拖累现在。

图片

民国时期和尚

相比之下,道教的“活在当下,享乐现世”则更符合民众需求。

不管是道教传承中的长寿丹药,使人身体安康、长命百岁;还是道家所谓的“点石成金”使人财务富足;亦或者玄乎的符咒等,可以轻易使人达成自己目标,免去奔波和劳累。都符合民众追求当下、追求享乐的普世需求。

/

4

/

中国人憎和尚的原因还有一个是,和尚的存在影响了他们的利益。可以具体分为两个方面。

寺庙寺中的免赋税性、敛财性和聚众性。

相比较道士的闲云野鹤、各成一派,佛教具备更强的纪律性和规整性,佛家弟子在古代享有的权力也少有势力可以企及。

最重要的一点是,入佛门者,可以免去赋税和徭役。因此,那些出名的寺庙会特意大肆购置田地,储备食物以待后期。

尤其是在乱世,生活朝不保夕之际,寺庙则成为许多贫困人家的选择,想要以此逃脱赋税和徭役。

但事情总要有人来做,这个人去做了和尚,那本来应该他交的税相当于分摊到其他人头上。

于是统治者会加重赋税,引起民众不满,更多人投入佛门。一时间,国家陷入恶性循环之中,而佛门则借此势力越来越大。

佛教传承讲究脱离红尘,他们对于掌权者是谁毫不在意,即使国家危难,但佛自在心间,他怜悯所有生命,因此放任一切失去。

总的来说,若在盛世还好,万民追捧,香油钱赚得满满的。

若是乱世,他们诸事不管,且收纳民众(尤其是青壮年)的举动不利于其他人的利益。

因此,和尚的存在已触及中国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他们追捧他,却不妨碍受苦时埋怨他。

相比较佛教,道教的思想则有“兼济天下”之意。

“道士下山”也是他们的传统之一,当国家危难、民族存亡,道士必不会苟存,而是选择与民众共进退。

当乱世结束,国泰民安,那些道士却又转身就走,不留一片云彩,继续陶醉于山野之中。

另一方面,相较于和尚们的聚众生活和严明纪律,道士则不喜规模更大,他们通常一座道馆,

相较佛门只要有了“放下三千愁丝,皈依佛门”之心就会被收入门内,道士收弟子讲究更多,根骨、悟性甚至师徒缘分等,设障颇多。

道教的离散型和小规模性以及“救世”心理与追求现世超脱,注定其不会成为统治者警惕的对象,也使得其既不会被民众熟知,却又被其信任。

说到底,不过还是人的自私性作祟,亲近那些不伤害自己的、可以给自己带来利益的势力,远离那些可能损害个人利益的势力。几个人就能撑起一家师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