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间歇跑及亚索800的训练法

 xiaoshan4u 2018-08-17
间歇跑应从多少米练起? 曾华锋
马拉松高手佟强在给业余跑友制定的训练计划中,对200米间歇跑相当重视,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训练课,组数为5~6组;而专业马拉松教练则对我说,他们在训练间歇跑时,距离最短为1000米,1000米以下距离基本不练。这两者之间是矛盾的还是统一的?间歇跑到底应该从多少米开始练?
带着疑惑,我问佟强,我也偶尔练练100米、200米间歇跑,以培养无氧能力及体会大步跑的感觉,但那只是偶尔为之,并不是常规训练课。如果跑400米、800米、1000米、2000米、3000米、4000米、5000米间歇,对长距离的促进会否更有效?
对此,佟强回答道,之所以在训练计划里安排200米间歇跑,主要是为了提高速度素质,即针对业余训练中跑友协调性差、动作幅度小、脚下的步频慢而采有的训练手段。这是基础性的训练,没有基础,就谈不到专项的训练。
佟强认为,在业余马拉松训练中,多数跑友经常性的训练就是长距离的耐力跑,没有对技术和身体素质重视起来。要知道马拉松是以中长跑为基础,而且训练要多样性,各种段落的跑都对成绩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可想而知,如果连跑都跑不起来,那还怎么去练专项的段落。我们总不能把3000米和5000米还有10000米像跑马拉松全程一样的都去“颠”吧?
“从生化学的角度来讲,我们要通过训练不断地去增强三大代谢的能力,继而提高跑的专项的能力。佟强说,“训练是讲究系统性的,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循序渐进地提高,逐渐地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强度,适时地积极地恢复,保证训练的质量。”
佟强的解释,让我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多数业余跑友和我一样,都是半路出家,没怎么练过中短跑,而是直接从较长距离的慢跑入手,导致技术动作不够规范、动作幅度不够大、跑进速度不够快。100米、200米是跑步的基础,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大步流星“跑起来”,跑出速度,跑出美感!
而专业教练针对的则是训练有素的专业运动员,他们大多从1500米、3000米、5000米、10000米专项转型过来,已不需要进行最基础的训练,一般耐力和速度耐力才是训练重点。因此,即使是进行速度训练,距离也在1000米到5000米之间。同时,为了保持中短跑能力、增加冲刺能力和变速能力, 他们常采取越跑越快的训练方式,在长跑中训练了中短跑。
可见,两种训练方式并不冲突,因为它们针对的是不同的群体。一般而言,基础较差更应补上短跑训练这一课,主攻400米以下间歇跑;基础较好者,大多已经过短跑训练,要加强的是1000米以上长距离间歇跑。
“亚索800”怎么练?
亚索800的理论基础很好理解,以在操场跑10组800米的时间为准。
假设我可以用3分30秒完成每组800米,那么最终的马拉松成绩就是3小时30分。如果800米用2分40秒,马拉松就是2小时40分。我打算这次全程冲一下2小时37分,那么我要用2分37秒的速度来跑每组800米。每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和完成800米的时间相同。
在马拉松比赛前的2-3个月开始亚索800的训练,每周一次。第一周跑4组800,接下来的每周增加1组,直到10组。最后一次训练至少要放在赛前的10天,最好是赛前14-17天左右。
每周其他的时间,只要按照普通马拉松的训练方法练习即可,注意保证周末长距离的质量。别的时间多用轻松的速度来跑,每周安排出1-2天休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