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0903一个中医眼中的精神健康(三)08

 光明丫 2021-07-14

内心感受与外在知识

听众:我平时也观察,但是观察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我们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只能用猜测,最后得出的结果可能不一定正确。

李辛:我有一个问题,你平时会送礼物给朋友吗?

听众:会的,经常送。

李辛:你是以什么标准来确定送的礼物是否合适对方呢?

听众:我会评估她的喜好,找合适她的礼物。

李辛:你能描述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以什么样的标准来选择,还是根据一个专业的关于送礼的标准?

听众:没有一定的标准,主要是看朋友喜欢什么。

李辛:因为你的提问是关于一个标准,一个坐标系的问题。意味着我们心里有了一个疑问,最后会面对两个选择,一是自己通过观察思考解答,即便是不够完美和安全,还可能犯错;二是仰赖从小听到学到的各种各样的标准。比如现在连送礼都有各种送礼指南。然而,我们打听和学习得越多,可能会更迷惑。

几千年来,人类由主动的文化启蒙者和知识创造者,慢慢变成社会习俗和文化的被创造者。现代成熟的社会文化还在继续发展、细化。

我们像一台已经输入了所有特定程序和数据库的电脑,对如何生活,如何回应,已经有一套不假思索的条件反射。大部分时候都会出来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即使我们的“电脑”里没有答案,还可以扭头去问专家。现代生活方便之处确实很多,百度有无穷的答案可以参考,出门吃个饭可以先看各家店的评分。

但所有这些程序和数据库,仍然需要一个“中心处理器”,也就是属于我们的心。所以我要问你的标准来自哪里?是来自于知识体系还是来自你的心?

听众:心。

李辛:是的。在所有的事情当中,买菜、做饭、谈恋爱、带孩子……所有的事情,你们觉得是靠脑——我们学到的各种知识,还是靠内心的感受、体验更安全一点?

听众们:内心。

李辛:不是说有了内心感受就要摒弃外在知识,这两个可以同时存在。但如果我们忽略内心的感受,光靠外在的标准是非常危险的,是机器人。作为现代人来说,外在知识这部分现在特别容易获得,而且已经过多,而我们发展内心的感受这部分非常不足。

刚才我讲了休息的故事,其实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重要的是你要对自己的身心有所感觉。比如送礼物,我的经验是,自己比较安心舒适,而且感觉对方收到也比较舒服,送完以后我不会再有多余的想法,这就是合适的选择,无论这个礼物是大是小。因为我是自己在经验、学习整个过程,慢慢的就会在这个领域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方式、品味或创造力。

从传统观点来说,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我们有多余的想法,说明这件事情没有做得恰到好处,如果恰到好处,就不会有多余的想法,大家平时多留意,这是心的作用。如果我们的心越来越敏锐,慢慢的,外在的知识和标准会退到只是参考的从属地位,为我所用而不是变成“知障”。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内化这些知识。但必须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索、体验和耐心。需要时间,也要接受错误的可能,这是精神成长和成熟、全观和深入的过程。

 心为物役

关于社交礼仪或者卡耐基之类的处世哲学,这些都是外在标准。刚开始对我们是有用的,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如果我们善于训练自己的觉知,属于心的感知部分会越来越多和越来越丰富,心智会越来越成熟,内外会越来越合一。如果内外不合一,这中间的落差就会产生大量的不协调和程序冲突,这是心理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源头。

外面的标准永远都在告诉我们,需要这样,需要那样,放弃自己,过度去依从外在标准的时候,内外不合一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分离会越来越大。

那么,内和外如何合一呢?简单讲,“安心与否”是检验内外合一的一种状态。但我经常见到很多人说:这件事情我已经做得够好啦,该做的都做了,我可以安心了,他怎样是他的事情了。这就是不安心。安心不安心,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不需要去跟别人讲。当我们想要证明什么,解释什么的时候,其实已经不安心了。

比如我们刚开始学太极拳的时候,做某个动作是有很多想法,会担心自己的动作做得标不标准。这时我们的神气和意识范围就局限在自己身体的这些动作上了,是个过于聚焦、紧缩的状态;而我们在神气和意识放松的时候,周围的一切声音和变化,我们比较容易知道,在这些变化和做这些动作的同时,自己的心情变化,思想的变化,而且内在的身体、心情、思想、感觉和外在环境的一切,互相之间一直在交换影响着。这个觉知状态就比局限在身体和动作上要来的范围更大了。

神气的放松和意识的扩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经常有纠结,礼是轻了重了,刚才说出的话对方会不会往哪想,必须解释一下。这种情况经常出现的话,说明属于我们自己的内在原点还没有建立。这个部分只能由我们自己来建立,而且它和我们年纪、阅历、做过多少事、读过多少书并非总是对应,很多人看起来一直在读书、学习、做事……,但仍然没有建立自己独立观察思考的能力,也许从小就被过多的“正确答案和标准流程”限制了。

听众:四十不惑是每个人都会有吗,还是要自己主动调适后才能达到?

李辛:七、八十还惑的人也很多,我们只能从实践中学习时刻调适。重点是我们在做一切事情,在生活的每个小细节,比如选礼物、包礼物,面对困难和情绪的那些当下,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身心状态有没有觉知。

听众:送礼物是希望别人开心,恰如其分,让别人体会到我的诚意。

李辛:诚意是有不同水平的有效成分的,我们自以为的诚意也许纯度并不高。从心出发,独立思考,这是真诚的对待自己的开始,否则很容易流于世俗习惯里的所谓“诚意”,就像酒桌上我们满脸涨红、昏头昏脑、不知所云的举着酒杯,以先干为敬来表达诚意。这里的诚意更多的成分是来自社会习惯,跟别人学的。

内心越放松、越单纯,对方越能体会到我们的心意。先从体会自己的松和紧开始吧,你的注意力过于聚焦在具体问题上。

听众:我不知道自己是紧还是松?

李辛:过度聚焦也是一种紧,你的神态和表情都让我们看到你过多地关注了关于自己的几个点和外在的评价,我也有过这个阶段。这种情况的产生有几个原因,一是过于疲劳,睡眠不足;二是过度思维,运动不足;三是长期以来过于关注某几个点,忽略了周围环境与自己的全面互动。

我们从小被要求做一个好孩子,从三岁开始就要叫“阿姨好,叔叔好,婶婶好”,要这样不能那样,这些都是满足外在的标准,这样的教育虽然也有些好处,但也会有很难处理的后遗症。一直让小孩子这么“好”上一圈,基本就散乱掉了。

大人们打乱了小孩子正站在在他内心世界的原点向外面的世界静静地感受和体会的状态,过早把孩子从内在拔了出来而流于表面。如果我们从三岁开始到三十五岁一直在这种被拔苗助长的散乱状态,最后我们的中心在哪里?没有了。其实大人保持自己的觉知和稳定才是重要的,身教重于言传,况且,很多家长还没有足够的基础去言传。

以后,我们再跟别人招呼和交流的时候,要注意我们是全出去了,还是留了一点在里面。所谓全出去了就是忘掉了自己,全都聚焦在这件事情上,古人叫“心为物役”。我和杨老师打招呼:你好。杨老师对着我笑了笑,但是90%的他还是在自己那里。

但我们的媒体和娱乐节目喜欢宣扬这种忘我投入的状态,这个状态待久了有个副作用——散乱,失去定的能力。

主讲人/校对:李辛
文字校对:庞贝之石 蝶儿 甘草巴比
文字整理:Moon 鼗 蓝色玫瑰 三林 嘻嘻田 小唐 王银 进树 自邇山房 小懒 点儿 定 采三影顺风
编辑:光明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